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

发布时间:2018-5-26 10:44:3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12.28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领域,尤是一种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包括,废水三通、连接软管、溢流管口、去杂斜管、斜管接口、浊度阀、活动机盖、活动过滤网盘、网盘支承、机体、压力感知泵、供水接口、再生水阀、直排管、活性碳滤层、碳滤层支承、粗沙石滤层、排污管口、排污阀、棕片及网布、沙石层支架、贮水仓、再生水导管、臭氧输出管及臭氧发生器;生活废水,通过浊度阀识别、溢流管口去油,去杂斜管、活动过滤网盘、活性碳滤层、粗沙石滤层、棕片及网布过滤及臭氧消毒八道处理,存贮于贮水仓中,由具自动作业功能压力感知泵,供作非饮用水及卫生洁具之需;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不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可减少家庭日常开支。

 

  权利要求书

  1.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包括,废水三通(1)、连接软管(2)、溢流管口(3)、去杂斜管(4)、斜管接口(5)、浊度阀(6)、活动机盖(7)、活动过滤网盘(8)、网盘支承(9)、机体(10)、压力感知泵(11)、供水接口(12)、再生水阀(13)、直排管(14)、活性碳滤层(15)、碳滤层支承(16)、粗沙石滤层(17)、排污管口(18)、排污阀(19)、棕片及网布(20)、沙石层支架(21)、贮水仓(22)、再生水导管(23)、臭氧输出管(24)及臭氧发生器(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三通(1),呈三通结构,位于活动机盖(7)上方的中心;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上口,与接收家庭洗脸盆及洗涤槽的废水管相连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中口,通过连接软管(2),与直排管(14)相连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下口,通过浊度阀(6),与活动机盖(7)相连接;所述的浊度阀(6),串接于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与位于活动机盖(7)中心的接口间;所述的浊度阀(6),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一次处理,浊度阀(6)具有水质自动识别及分流功能,对无再生前途的废水,通过连接软管(2)、直排管(14),直接排入下水道中;对有再生前途的废水,浊度阀(6)自动开启,接入废水再生器的机体(10)中的去杂斜管(4)中,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二次处理;所述的去杂斜管(4),呈喇叭状的结构,位于废水三通(1)的下方,去杂斜管(4)的上端,通过斜管接口(5)与废水三通(1)相连接;去杂斜管(4)的下端,悬挂并伸入于溢流管口(3)中;所述的去杂斜管(4)下端接近溢流管口(3)的两侧及底面,设有不少于三条网状的条形孔;夹带在水体中的杂物,在水流的作用下,经由去杂斜管(4)、溢流管口(3)冲入直排管(14)中;完成冲刷杂物作业后的水流,通过网状的条形孔,泻入位于机体(10)内侧中上部的活动过滤网盘(8)中;由活动过滤网盘(8),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三次处理;所述的活动过滤网盘(8),采用不锈钢骨架镶以50目塑料网布制成,其几何尺寸与机体(10)的内径一致;所述的活动过滤网盘(8),搁置在位于机体(10)内侧中上部网盘支承(9)上;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对生活废水实现第四次处理;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装载于注塑成型的网盒中,以便于移动及清洗;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置于粗沙石滤层(17)之上,搁置在位于机体(10)内侧的碳滤层支承(16)上;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五次处理;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位于沙石层支架(21)之上;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与沙石层支架(21)之间,设有棕片及网布(20);所述的棕片及网布(20),对生活废水实现第六次处理;所述的臭氧发生器(25),位于机体(10)另一侧下方专设的内凹处;所述的臭氧发生器(25)所发生的臭氧,通过臭氧输出管(24),向贮水仓(22)中的水体供气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废水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排管(14),位于机体(10)的一侧,直排管(14)的上部,呈三通结构;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上口,与连接软管(2)相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中口,与溢流管口(3)相接通;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下部,与排污管口(18)相接通;所述的溢流管口(3),位于机体(10)一侧的上方;所述的溢流管口(3),具有控制安全水位及排放废水中漂浮物、浮油的功能;所述的溢流管口(3)高度,不超过家庭洗涤用具排水口的高度;所述的排污阀(19)及排污管口(18),位于机体(10)一侧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废水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入机体(10)中的生活废水,通过浊度阀(6)识别、溢流管口(3)去油,去杂斜管(4)、活动过滤网盘(8)、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过滤及臭氧消毒八道处理,存贮于贮水仓(22)中;所述的贮水仓(22),位于机体(10)的下方,是由所述的沙石层支架(21)呈“Π”架构的空间,形成贮水仓(22)的;所述的再生水导管(23),呈“L”状走向,再生水导管(23)的下管口,穿过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及沙石层支架(21),插入贮水仓(22)中;所述的呈“L”状再生水导管(23)上部,横出于机体(10)另一侧的中上部;所述的横出机体(10)管路上,设有再生水阀(13)、供水接口(12)及压力感知泵(11);所述的压力感知泵(11),具有自动作业的功能,当感知输出端的压力≤1大气压时,压力感知泵(11)自动启动,当感知到输出端的压力≥2个大气压时,压力感知泵(11)自动停机;所述的供水接口(12)与生活水器具的进水系统相连接。

  说明书

  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

  背景技术

  卫生洁具新标准对于节水型便器平均用水量有了明确规定:小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过3升;坐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过6升;蹲便器平均用水量不超过8升。资料显示,人均每天的大、小便次数为1+8次,也就是说,按新标准计算,人均每天用于冲刷卫生洁具的水量在50升左右,按三口之家计,加上擦地用水,年用量为近80吨以上,按全国1/2人口使用卫生洁具计,用于大、小便冲刷的、经水厂处理的宝贵饮水水资源高达560亿吨!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此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本发明之目的是合理使用水资源,把生活废水经科学处理二次利用节水方法,向社会公开一种生活废水再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领域,尤是一种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包括,废水三通(1)、连接软管(2)、溢流管口(3)、去杂斜管(4)、斜管接口(5)、浊度阀(6)、活动机盖(7)、活动过滤网盘(8)、网盘支承(9)、机体(10)、压力感知泵(11)、供水接口(12)、再生水阀(13)、直排管(14)、活性碳滤层(15)、碳滤层支承(16)、粗沙石滤层(17)、排污管口(18)、排污阀(19)、棕片及网布(20)、沙石层支架(21)、贮水仓(22)、再生水导管(23)、臭氧输出管(24)及臭氧发生器(25);生活废水,通过浊度阀(6)识别、溢流管口(3)去油,去杂斜管(4)、活动过滤网盘(8)、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过滤及臭氧消毒八道处理,存贮于贮水仓(22)中;由具自动作业功能压力感知泵,供作非饮用水及卫生洁具之需;生活废水再生器不但大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且对家庭的日常开支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科技含量高。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具有自动识别及分流废水的功能,由于无需手工操作,扩大了使用的范围,进入生活废水再生机的废水,通过浊度阀(6)识别、溢流管口(3)去油,去杂斜管(4)、活动过滤网盘(8)、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过滤及臭氧消毒的八步处理措施,使再生水附合日常洗涤用水的卫生要求。

  体积小巧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本发明生活废水再生器,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可与水家用水器具配伍,且安装十分方便。

  清洗快捷维护方便。本发明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采用活动盖、活动过滤网盘及活动碳滤层模式,为日常清洗及维护带来了方便。

  节省家庭开支。常规的家庭冲厕及擦地的用水,都是采用经水厂处理的宝贵饮水水资源,年用量户均在80立方米,若采用废水再生器后,就可节省家庭开支100元/年。

  合理利用水资源。本发明生活废水再生器,节水功能明显,若列为强制实施的节能国策,合理利用水资源事半功倍。若为房产开发商所采纳,也是一抢眼的亮点,所以市场前景极其看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是这样实现的。

  全自动生活废水再生机,包括,废水三通(1)、连接软管(2)、溢流管口(3)、去杂斜管(4)、斜管接口(5)、浊度阀(6)、活动机盖(7)、活动过滤网盘(8)、网盘支承(9)、机体(10)、压力感知泵(11)、供水接口(12)、再生水阀(13)、直排管(14)、活性碳滤层(15)、碳滤层支承(16)、粗沙石滤层(17)、排污管口(18)、排污阀(19)、棕片及网布(20)、沙石层支架(21)、贮水仓(22)、再生水导管(23)、臭氧输出管(24)及臭氧发生器(25)。[0012] 所述的废水三通(1),呈三通结构,位于活动机盖(7)上方的中心;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上口,与接收家庭洗脸盆及洗涤槽的废水管相连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中口,通过连接软管(2),与直排管(14)相连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的下口,通过浊度阀(6),与活动机盖(7)相连接;所述的浊度阀(6),串接于呈三通结构的废水三通(1)与位于活动机盖(7)中心的接口间;所述的浊度阀(6),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一次处理,浊度阀(6)具有水质自动识别及分流功能,对无再生前途的废水,通过连接软管(2)、直排管(14),直接排入下水道中;对有再生前途的废水,浊度阀(6)自动开启,接入废水再生器的机体(10)中的去杂斜管(4)中,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二次处理;所述的去杂斜管(4),呈喇叭状的结构,位于废水三通(1)的下方,去杂斜管(4)的上端,通过斜管接口(5)与废水三通(1)相连接;去杂斜管(4)的下端,悬挂并伸入于溢流管口(3)中;所述的去杂斜管(4)下端接近溢流管口(3)的两侧及底面,设有不少于三条网状的条形孔;夹带在水体中的杂物,在水流的作用下,经由去杂斜管(4)、溢流管口(3)冲入直排管(14)中;完成冲刷杂物作业后的水流,通过网状的条形孔,泻入位于机体(10)内侧中上部的活动过滤网盘(8)中;由活动过滤网盘(8),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三次处理;所述的活动过滤网盘(8),采用不锈钢骨架镶以50目塑料网布制成,其几何尺寸与机体(10)的内径一致;所述的活动过滤网盘(8),搁置在位于机体(10)内侧中上部网盘支承(9)上;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对生活废水实现第四次处理;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装载于注塑成型的网盒中,以便于移动及清洗;所述的活性碳滤层(15),置于粗沙石滤层(17)之上,搁置在位于机体(10)内侧的碳滤层支承(16)上;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对生活废水实现第五次处理;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位于沙石层支架(21)之上;所述的粗沙石滤层(17)与沙石层支架(21)之间,设有棕片及网布(20);所述的棕片及网布(20),对生活废水实现第六次处理;所述的臭氧发生器(25),位于机体(10)另一侧下方专设的内凹处;所述的臭氧发生器(25)所发生的臭氧,通过臭氧输出管(24),向贮水仓(22)中的水体供气消毒。

  所述的直排管(14),位于机体(10)的一侧,直排管(14)的上部,呈三通结构;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上口,与连接软管(2)相接;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中口,与溢流管口(3)相接通;所述的呈三通结构的直排管(14)的下部,与排污管口(18)相接通;所述的溢流管口(3),位于机体(10)一侧的上方;所述的溢流管口(3),具有控制安全水位及排放废水中漂浮物、浮油的功能;所述的溢流管口(3)高度,不超过家庭洗涤用具排水口的高度;所述的排污阀(19)及排污管口(18),位于机体(10)一侧的下部。 [0014] 所述的进入机体(10)中的生活废水,通过浊度阀(6)识别、溢流管口(3)去油,去杂斜管(4)、活动过滤网盘(8)、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过滤及臭氧消毒八道处理,存贮于贮水仓(22)中;所述的贮水仓(22),位于机体(10)的下方,是由所述的沙石层支架(21)呈“Π”架构的空间,形成贮水仓(22)的;所述的再生水导管(23),呈“L”状走向,再生水导管(23)的下管口,穿过活性碳滤层(15)、粗沙石滤层(17)、棕片及网布(20)及沙石层支架(21),插入贮水仓(22)中;所述的呈“L”状再生水导管(23)上部,横出于机体(10)另一侧的中上部;所述的横出机体(10)管路上,设有再生水阀(13)、供水接口(12)及压力感知泵(11);所述的压力感知泵(11),具有自动作业的功能,当感知输出端的压力≤1大气压时,压力感知泵(11)自动启动,当感知到输出端的压力≥2个大气压时,压力感知泵(11)自动停机;所述的供水接口(12)与生活水器具的进水系统相连接。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