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2.20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调节;(2)氧化反应;(3)好养处理;(4)絮凝沉淀;(5)制循环再用水。氧化试剂能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通过加入PAM絮凝沉降,深度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SS)小于60mg/L,色度小于40倍,COD小于100mg/L,纳米级Ti0和用80-90目的粉末煤质活性炭组成的载体填料的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氧利用率高,净化性能优异,能够保证出水水质,可缓解淡水资源的紧缺局面,是一种节水绿色环保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预调节:将有机废水通入调节池,进行自然冷却,水力停留8-10h;
(2)氧化反应:加入硫酸调节pH 至3-4,再加入氧化试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25-35min,深度降解;
(3)好养处理:将氧化处理的出水通入好氧生化池,池内投加微生物,水力停留时间为18-20h;
(4)絮凝沉淀:将好养处理的出水引入斜板沉淀池,加入6-7ppm 的PAM,絮凝沉降5min,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5)制循环再用水:将絮凝沉降后的过滤液经纳米级Ti0和用80-90目的粉末煤质活性炭组成的载体处理,加入0.5-0.7%的由10mg/L的有机膦羧酸与2-3mg/L硫酸锌复配的水质稳定剂,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氧化试剂为0.4-0.5g/L 的硫酸亚铁和1.2-1.4ml/L 的双氧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说明书
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控制力度日益加大的形势下,为提高废水循环使用,缓解用水紧张的局面,保证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化妆品废水的回用处理已经成为该领域发展的趋势。
化妆品废水含有大量悬浮物和各种污染物,具有较高的COD、BOD、SS和LAS等特点。单纯采用物化处理很难达标排放, 但若只采用生化处理,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且综合废水中油脂、LAS比较高,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化妆品废水应采用以生化处理为主, 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本公司多年同类型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是切实可行和成熟的技术。
最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沟及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在各种废水处理方法中,接触氧化法是比较适合本工程的处理方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属于生物膜法的一种, 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好氧处理技术。该法的生物载体主要是池内装置的生物填料。
考虑到化妆品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属于大分子难降解化合物,废水然后进入好氧池,好氧池采用接触氧化法,在好氧池中去除绝大部分有机物,好氧池混合液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进入清水池可达标排放。为了确保最后出水在进水水质超出设计上限时也能达标排放,在二沉池和清水池间增加活性碳吸附塔,活性碳能吸附部分的悬浮物,降低SS。
氧化技术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可达到改变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并进一步改善出水水质的目的,但具有设备投资大、臭氧利用率低、操作费用高等特点,工业化存在一定难度。氧化能力强,能在短时间内将废水中有毒有害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或使其发生氧化偶合,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氧化剂的加量和反应条件等参数实现对污染物的深度降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处理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作为化妆品废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化妆品废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预调节:将有机废水通入调节池,进行自然冷却,水力停留8-10h;
(2)氧化反应:加入硫酸调节pH 至3-4,再加入氧化试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25-35min,深度降解;
(3)好养处理:将氧化处理的出水通入好氧生化池,池内投加微生物,水力停留时间为18-20h;
(4)絮凝沉淀:将好养处理的出水引入斜板沉淀池,加入6-7ppm 的PAM,絮凝沉降5min,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5)制循环再用水:将絮凝沉降后的过滤液经纳米级Ti0和用80-90目的粉末煤质活性炭组成的载体处理,加入0.5-0.7%的由10mg/L的有机膦羧酸与2-3mg/L硫酸锌复配的水质稳定剂,循环利用。
上述步骤(2)中的氧化试剂为0.4-0.5g/L 的硫酸亚铁和1.2-1.4ml/L 的双氧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氧化试剂能在短时间内将化妆品废水中残留的有毒有害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通过加入PAM 絮凝沉降,深度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SS) 小于60mg/L,色度小于40倍,COD 小于100mg/L。
2、纳米级Ti0和用80-90目的粉末煤质活性炭组成的载体填料的比表面积大,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氧利用率高, 净化性能优异,能够保证出水水质,可缓解淡水资源的紧缺局面,是一种节水绿色环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