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2.02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综合污水经人工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质;然后进搅拌调节池,通过搅拌使废水均质均量;混匀的污水进入缺氧池,污水中的回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经缺氧池后的污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去除BOD5及部分氨氮经;好氧生化处理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经二沉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达标排放。本发明操作、管理极为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保护了生态环境。操作、管理极为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保护了生态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综合污水经人工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质,然后进搅拌调节池,通过搅拌使废水均质均量;
(2)、混匀的污水进入缺氧池,污水中的回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3)、经缺氧池后的污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去除BOD5及部分氨氮经;
(4)、好氧生化处理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经二沉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调节池包括有调节池和设置于调节池内的水下搅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调节池混匀的污水再通过潜污泵提升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设置有弹性填料和搅拌装置,且缺氧池中DO≤0.5 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一部分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另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另一部分打入污泥浓缩池,然后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回流至搅拌调节池,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污泥定期消毒后抽吸外运处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调料选用Φ150型、70米/方的立体弹性调料。
说明书
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度假休闲生活领域废水的处理,具体是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温泉旅游度假村是集旅游,餐饮,会议, 度假,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起点,高档次的绿色生态旅游项目,能一次性容纳 300 人以上的就餐会议能力,所以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相当大。按国家标准计算宾馆住宿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 吨/人.天。按此标准及300 人以上规模,温泉旅游度假村每天至少有300 多吨的生活污水需要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操作、管理极为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保护了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温泉旅游度假村综合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综合污水经人工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杂质,然后进搅拌调节池,通过搅拌使废水均质均量;
(2)、混匀的污水进入缺氧池,污水中的回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3)、经缺氧池后的污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去除BOD5及部分氨氮经;
(4)、好氧生化处理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经二沉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达标排放。
所述的搅拌调节池包括有调节池和设置于调节池内的水下搅拌装置。
所述的搅拌调节池混匀的污水再通过潜污泵提升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设置有弹性填料和搅拌装置,且缺氧池中DO≤0.5 mg/l。
所述的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一部分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另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中。
所述的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另一部分打入污泥浓缩池,然后污泥浓缩池中的上清液回流至搅拌调节池,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污泥定期消毒后抽吸外运处置。
所述的弹性调料选用Φ150型、70米/方的立体弹性调料。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出水稳定;
(2)、本发明的处理工艺流程短,运行管理简单;
(3)、本发明的缺氧池处理可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变成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开环开链、从而能提高BOD5/CODcr比值,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能;
(4)、本发明的缺氧池处理工艺还可同时完成反硝化,硝态氮中的氧能使污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使缺氧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污水中的BOD5去除率远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
(5)、本发明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充氧是在填料下直接曝气,气泡通过填料再次破裂提高了充氧效率,故其动力消耗要比活性污泥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