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1.07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平流气浮池;平流气浮池的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活性污泥,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MBR膜生物反应器下方安装有曝气头;出水管的一端穿过中空纤维膜安装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排水装置。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垃圾渗滤液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在其内部形成微纳米气泡,使水中细小悬浮物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明显降低了因渗滤液复杂组分间的增效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引起的毒性,系统出水可生化性增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通过管道(2)连接有平流气浮池(3);平流气浮池(3)的中部设有排水管(4),排水管(4)连接有MBR膜生物反应器(5);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5)内设有活性污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5)的内部设有中空纤维膜(7);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5)的下方安装有曝气头(6);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管(8)的一端穿过中空纤维膜(6)安装在MBR膜生物反应器(5)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排水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平流气浮池(3)内设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高度不低于平流气浮池(3)高度的三分之二。
说明书
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分填埋、焚烧发电和中转站三种,其中以中转站渗滤液浓度最高,因为从收集-集中-运出停留时间仅有1~2天,厌氧-发酵降解时间最短。目前多数的垃圾中转站并没有对垃圾渗滤液采取处理措施,多数都是直接排至污水管网,甚至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产生浓度很大,对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一定的冲击。渗滤液中主要控制的污染指标是:COD(BOD)有机物、NH3-N氨氮、TN总氮、SS悬浮物、pH酸碱度等。还要考虑重金属离子和磷,会严重污染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垃圾渗滤液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垃圾不像国外某些城市那样经过严格的分类和筛选,所以国内外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有差异。其中铁浓度可高达2050mg/L,铅的浓度可达12.3 mg/L,锌的浓度可达130mg/L,钙的浓度可达4300 mg/L[3],而且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也很高,高氨氮浓度是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重要水质特征之一,随着垃圾填埋年数而增加,可以高达1700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N的70%~80%。综上所述,渗滤液虽然可生化性甚好,但其成份复杂,不仅浓度高,还会有诸多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单靠传统生化-物化方法不能处理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正因为如此,许多地方不能达标排放而成为一项棘手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城镇垃圾周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平流气浮池;平流气浮池的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内设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下方为中空纤维膜;出水管的一端穿过中空纤维膜安装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内部,另一端连接排水装置。所述平流气浮池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不低于平流气浮池高度的三分之二。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垃圾渗滤液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在其内部形成微纳米气泡,使水中细小悬浮物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气浮池中间水进入MBR膜生物反应器,达到降低有机物含量的效果。本发明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综合处理,处理效果好。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本发明的处理系统运用物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受水质、水量变化影响小,且出水水质稳定,减少垃圾渗滤液的粘稠性,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显降低了因渗滤液复杂组分间的增效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引起的毒性,系统出水可生化性增强。本发明的处理系统的适宜大规模开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