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8.08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IPC分类号C02F103/32; C02F3/32
摘要
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进水回流缓冲;2)净化处理;3)下渗的污水汇集在处理池最下方的集水层,经过过水孔进入出水缓冲池;4)回流与压盐;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构建的装置,包括人工湿地本体,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一侧设置进水缓冲池、另一侧设置出水缓冲池,进水缓冲池与出水缓冲池之间的人工湿地本体上设置处理池,所述的处理池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集水层、填充多层人工湿地介质的处理层、分布在处理层表面的布水管和压盐管、以及栽种在人工湿地介质中的抗盐植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介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该装置无需连续、均匀进水;解决了分散式污水水量水质的波动冲击问题。
权利要求书
1.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1)进水回流缓冲:设置进水缓冲池,污水经进水管进入进水 缓冲池的同时,也接纳处理后回流污水,二股水混合后经布水管布入 处理层;
(2)净化处理:污水下渗,与处理池上方的处理层中的人工湿 地介质、抗盐植物根系充分接触并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污水 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物质被填料吸附、根系吸收、根际微生物降解、 转化;
(3)下渗的污水汇集在处理池最下方的集水层,经过过水孔进 入出水缓冲池;
(4)回流与压盐:启动回流泵前,把所有阀门打开,调节外排 水管、第一回流支管以及回流管上的控制阀的开启程度,分别调节回 流管和压盐管的流量,回流管的流量不小于5倍的平均处理流量;压 盐管流量视返盐量和污水盐浓度而定;处理后清水经回流/排水泵泵 出,采用控制阀控制,部分水回流进入进水缓冲池,部分经压盐管布 于人工湿地介质表面,起到压盐作用,部分清水排入纳污水体或综合 利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构建的装置,包括人工湿地本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一侧设置进水缓冲池、另一侧设置 出水缓冲池,进水缓冲池与出水缓冲池之间的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上 设置处理池,所述的处理池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集水层、填充多层人 工湿地介质的处理层、分布在处理层表面的布水管和压盐管、以及栽 种在人工湿地介质中的抗盐植物,所述的布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的进 水缓冲池相连,所述的压盐管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一端伸入进水缓冲 池的回流管连通,所述的集水层经过水孔与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连通; 所述的进水缓冲池通过进水管与外接的水源连通;所述的回流管通过 第二回流支管与所述的回流/排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回流/排水 泵的进水口通过回流水泵进水管与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连通,所述的回 流管的末端接外排水管;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设置与外界连通的自流排 水管或排水管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排水管、 所述的第一回流支管、所述的第二回流支管以及所述的回流管上均设 置控制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层和所 述的处理层之间设置介质防漏编织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介 质从下至上分别由碎石、石灰石、煤渣、粗砂与细砂分层填充成多层 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层由直 径Φ50-60mm卵石组成,厚度约20-30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的流 量大于等于5倍的平均处理流量。
说明书
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 尤其是适用于农村小规模的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利用当地资源的小型家庭式或小规模 传统食品加工业,如:萝卜、白菜、雪菜、笋、肉等的腌渍加工。这 一产业既保存了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也为当地农村居民带来了可观的 收入。在某些地区还形成了特色产业,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副产业。 然而,在这类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产污水,尤其是含 盐污水,难以处理。主要问题是,这类加工点分散,单个加工点水量 很小,日产水量都在0.5m3以下,常规的生化处理系统难以胜任。同 时,这类废水与天然含盐废水不同,其有机污染含量高,可达数千甚 至上万mg/L的COD。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法如常规生化法、多效蒸 发、电渗析、膜处理等,无论在投资上还是在运行上,由于资金和操 作技术人员的缺乏,都无法实施。人工湿地是近来在我国广泛应用的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由于腌渍废水含有盐 分且有机物远高于生活污水,水量波动也大于生活污水,因此,常规 人工湿地无法用于这类废水的处理。因此,寻求低成本、易操作、抗 污水波动冲击、可处理含盐污水处理技术,对于改善环境、满足社会 与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加工产业规模小、分散、经济条 件与文化背景多样的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 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农村分散腌渍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定量盐分 废水处理中水量小、水质水量及盐分变化大、人工湿地介质返盐等问 题,并针对现有常规技术投资费用高、需专人运行维护、能耗较高等 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消耗小、管理方便、可控制表面介质返盐、 缓冲水质水量和盐分变化大的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 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腌渍食品加工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1)进水回流缓冲:设置进水缓冲池,污水经进水管进入进水 缓冲池的同时,也接纳处理后回流污水,二股水混合后经布水管布入 处理室;
(2)净化处理:污水下渗,与处理池上方的处理室中的人工湿 地介质、抗盐植物根系充分接触并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污水 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物质被填料吸附、根系吸收、根际微生物降解、 转化;
(3)下渗的污水汇集在处理池最下方的集水室,经过过水孔进 入出水缓冲池;
(4)回流与压盐:启动回流泵前,把所有阀门打开,调节外排 水管、第一回流支管以及回流管上的控制阀的开启程度,分别调节回 流管和压盐管的流量,回流管的流量不小于5倍的平均处理流量;压 盐管流量视返盐量和污水盐浓度而定;处理后清水经回流/排水泵泵 出,采用控制阀控制,部分水回流进入进水缓冲池,部分经压盐管布 于人工湿地介质表面,起到压盐作用,部分清水排入纳污水体或综合 利用。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构建的装置,包括人工湿地本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一侧设置进水缓冲池、另一侧设置出水缓 冲池,进水缓冲池与出水缓冲池之间的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上设置处 理池,所述的处理池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集水层、填充多层人工湿地 介质的处理层、分布在处理层表面的布水管和压盐管、以及栽种在人 工湿地介质中的抗盐植物,所述的布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的进水缓冲 池相连,所述的压盐管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一端伸入进水缓冲池的回 流管连通,所述的集水层经过水孔与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连通;所述的 进水缓冲池通过进水管与外接的水源连通;所述的回流管通过第二回 流支管与所述的回流/排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回流/排水泵的进 水口通过回流水泵进水管与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连通,所述的回流管的 末端接外排水管;所述的出水缓冲池设置与外界连通的自流排水管或 排水管孔。
所述的外排水管、所述的第一回流支管、所述的第二回流支管以 及所述的回流管上均设置控制阀。
所述的集水室和所述的处理室之间设置介质防漏编织层。
所述的人工湿地介质从下至上分别由碎石、石灰石、煤渣、粗砂 与细砂分层填充成多层结构。
所述的集水室由直径Φ50-60mm卵石组成,厚度约20-30cm。
所述的回流管的流量大于等于5倍的平均处理流量。
所述的抗盐植物采用水生抗盐植物,抗盐植物的种植密度因植物 个体株型、大小而定,并且优选生长快、根系发达植物。
对于含盐废水,当蒸发量大时,水随毛细管向上移动到表层,水 被蒸发后,盐仍留在水中,表面盐的浓度可以成倍增加甚至析出盐结 晶,影响甚至使植物无法存活,来自压盐管的清水,由于没有受到蒸 发浓缩,可以压制毛细现象,防止盐积累过高,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核心在于利用缓冲池与回流清水,在抗盐植物的与 介质的作用下,保持湿地处理系统较少受污水中盐分的影响,以及减 缓污水水量、水质、盐分波动的冲击,使人工湿地稳定地保持较高的 生物活性,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植物根系、根际微生物、介质、介质 生物膜等共同作用下,得以吸附、逐步降解和转化,最终实现污水的 高效净化。本发明除回流泵外可在无动力运行条件下,可以实现对污 水中COD、NH3-N、TP等污染物质的高效去除,其去除率分别可以 达到70-80%、70-80%、80-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了水生抗盐植物为人工湿地植物, 可采用海岸滩涂植物,但不可采用旱生耐盐植物,因为本方法为人工 湿地法,介质为水饱和状态,旱生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无法生存; 水生抗盐植物的采用使得人工湿地具有常规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一 样的性能,但能耐受较高盐分的能力,植物选择聚盐性植物则对盐分 有部分去除作用;2、介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从而有效降低整个 污水处理装置的成本费用和基建投资;运行可无动力、无人值守。装 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3、本人工湿地为潜流型人工湿地,介质表 面会因毛细管现象产生盐分在表面积累导致表层盐浓度过高植物无 法生存的问题,本设计设有回流压盐布水管,部分经处理后清水返回 介质表面,防止盐分在表层积累;4、本方法设计了清水回流管、进 水缓冲池,部分处理后清水回流至进水缓冲池,与进水混合,起到稀 释、缓冲进水浓度与进水水质的波动,减轻了人工湿地的瞬时冲击, 解决了分散式、小水量污水水量与水质的波动冲击问题;5、回流缓 冲的设置,可使该装置无需连续、均匀进水,甚至可停水数日而不影 响其处理效果,也不影响人工湿地的植物、微物生活性,因此,其对 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广,尤其适用于水量变化大的含盐污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