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5.13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氨吹脱系统、膜生物反应器、纳滤系统、反渗透装置和中水池,所述纳滤系统的浓滤液出口与调节池连接。该系统采用“氨吹脱+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的污水处理工艺,该系统在技术、环保、工程建设、运行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剩余污泥少、无臭气污染、处理工艺流程简单、管理环节少、工程建设投资、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以及对水质、水量变化的强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氨吹脱系统、膜生物反应器、纳滤系统、反渗透装置和中水池,所述纳滤系统的浓滤液出口与调节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吹脱系统包括吹脱塔、吸收塔、硫酸池、回收池、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与吹脱塔底部的进风口连接,吹脱塔顶部的氨气出口连接吸收塔底部的氨气进口,吸收塔顶部的硫酸进口与硫酸池底部的硫酸出口连接,吸收塔的底部溶液出口连接到回收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系统包括并联的一级纳滤装置和二级纳滤装置,一级纳滤装置和二级纳滤装置之间还设有串联管道。
说明书
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纳滤、反渗透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大适宜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采用生物法处理。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生物转盘和滴滤池、MBR膜生物反应器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氨吹脱+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污水处理工艺的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氨吹脱系统、膜生物反应器、纳滤系统、反渗透装置和中水池,所述纳滤系统的浓滤液出口与调节池连接。
所述氨吹脱系统包括吹脱塔、吸收塔、硫酸池、回收池、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与吹脱塔底部的进风口连接,吹脱塔顶部的氨气出口连接吸收塔底部的氨气进口,吸收塔顶部的硫酸进口与硫酸池底部的硫酸出口连接,吸收塔的底部溶液出口连接到回收池。
所述的纳滤系统包括并联的一级纳滤装置和二级纳滤装置,一级纳滤装置和二级纳滤装置之间还设有串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采用“氨吹脱+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的污水处理工艺,该系统在技术、环保、工程建设、运行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出水水质稳定、处理效率高、剩余污泥少、无臭气污染、处理工艺流程简单、管理环节少、工程建设投资、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以及对水质、水量变化的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