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6.15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进水,格栅,隔油,集水,调节,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清水池,出水。本发明通过增加的隔油工艺对废水作进一步的预处理,稳定水质,有利于保证净化过程的有效运行,减少处理时间,又由于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少,净化效果好,时间短,便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包括:
(a)进水:导入洗涤剂的废水;
(b)格栅:将洗涤剂废水导入机械格栅,栅条间隙为5-7mm,以除去水中尺寸较大的杂物;
(c)隔油:将格栅后的废水导入隔油池,有效容积为150-160 m3,以去除直径0.1毫米以上的油珠,停留时间为0.5-0.9h;
(d)集水:将经隔油处理后的水导入集水井汇集,有效容积为1000 m3,停留时间为3-5h;
(e)调节:将集水井中的废水导入有效容积为800-950m3的调节池,采用氢氧化钠对调节池进行酸碱调节,调节时间为8-13h;
(f)沉淀:将经调节池调节后的废水导入有效容积为1500-1600 m3的沉淀池,添加的聚合氯化铝含量为3-5g/L,停留时间为10-12h;
(g)水解酸化:将沉淀后的清水导入水解酸化池,池内有效容积为600-800 m3,停留时间为4-6h;
(h)接触氧化:将经水解酸化后的水导入接触氧化池,对水作进一步净化,池内有效容积为600-700 m3,采用蜂窝填料,孔径为25-30mm,停留时间为8-10h;
(i)沉淀:将经接触氧化后的水导入沉淀池沉淀,有效容积为900-1000 m3,表面负荷为2-4 m3/(m2·h),沉淀时间为12-13h;
(j)清水:将沉淀后的清水导入清水池,由清水池进一步沉淀;
(k)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集水井设有提升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涤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调节池其内部设有搅拌机。
说明书
一种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工艺,尤其是一种洗涤剂废水的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洗涤剂就是其中之一,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洗涤衣物而只需加入洗涤剂洗涤衣物即可,大大提高了洗衣效率。因此,洗涤剂广泛使用,而洗涤剂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高浓度油类、脂肪酸、磷酸盐等成为了水环境的重要杀手之一。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洗涤剂废水的净化工艺,目前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为吸附法,即采用活性炭,吸附树脂等物质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方法工艺简单,净化效果好,但是投资相对较大,净化条件具限制性,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操作简单,净化效果明显且成本低廉的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洗涤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包括:
(a)进水:导入洗涤剂的废水;
(b)格栅:将洗涤剂废水导入机械格栅,栅条间隙为5-7mm,以除去水中尺寸较大的杂物;
(c)隔油:将格栅后的废水导入隔油池,有效容积为150-160 m3,以去除直径0.1毫米以上的油珠,停留时间为0.5-0.9h;
(d)集水:将经隔油处理后的水导入集水井汇集,有效容积为1000 m3,停留时间为3-5h;
(e)调节:将集水井中的废水导入有效容积为800-950m3的调节池,采用氢氧化钠对调节池进行酸碱调节,调节时间为8-13h;
(f)沉淀:将经调节池调节后的废水导入有效容积为1500-1600 m3的沉淀池,添加的聚合氯化铝含量为3-5g/L,停留时间为10-12h;
(g)水解酸化:将沉淀后的清水导入水解酸化池,池内有效容积为600-800 m3,停留时间为4-6h;
(h)接触氧化:将经水解酸化后的水导入接触氧化池,对水作进一步净化,池内有效容积为600-700 m3,采用蜂窝填料,孔径为25-30mm,停留时间为8-10h;
(i)沉淀:将经接触氧化后的水导入沉淀池沉淀,有效容积为900-1000 m3,表面负荷为2-4 m3/(m2·h),沉淀时间为12-13h;
(j)清水:将沉淀后的清水导入清水池,由清水池进一步沉淀;
(k)出水。
所述步骤(d)中的集水井设有提升泵。
所述步骤(e)中所调节池其内部设有搅拌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增加的隔油工艺对废水作进一步的预处理,稳定水质,有利于保证净化过程的有效运行,减少处理时间,又由于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少,净化效果好,时间短,便于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