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

发布时间:2018-8-22 16:54:0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8.12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IPC分类号C02F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其工艺包括步骤:一、加水搅拌稀释,二、超声波破乳,三、固液分离,四、油水分离;其设备包括含油污泥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供电设备,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加水稀释的搅拌机、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超声破乳设备、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的离心机和用于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的超滤系统,以及用于存放含油污泥的油泥储放池、用于存放泥分的泥池、用于存放含油污水的离心储液槽、用于存放油分的浓缩池和用于存放水分的滤液池。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成本低,处理速度快,对油、泥、水的分离彻底,能使含油污泥得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水搅拌稀释:油罐中的含油污泥经离心泵(5)存放于油 泥储放池(9)中,经螺杆泵(10)进入搅拌机(12)上方的漏斗(11) 中,经漏斗(11)进入搅拌机(12),搅拌机(12)对含油污泥进行加水 稀释;

  步骤二、超声波破乳:搅拌稀释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一直列泵(13)进 入超声破乳设备(14),超声破乳设备(14)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

  步骤三、固液分离:破乳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二直列泵(15)进入离心 机(16),离心机(16)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泥分和含油 污水,泥分排入泥池(17),含油污水进入离心储液槽(18)等待油水分 离;

  步骤四、油水分离:离心储液槽(18)中的含油污水经第一高压泵(19) 进入超滤系统(20),超滤系统(20)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得 到油分和水分,并将油分排入浓缩池(21)中,将水分排入滤液池(22) 中,滤液池(22)中的水分一部分经第二高压泵(24)进入漏斗(11)中, 经漏斗(11)进入搅拌机(12)并供搅拌机(12)对含油污泥进行稀释, 另一部分经反洗泵(23)进入超滤系统(20)进行清洗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二中超声破乳设备(14)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集成在 所述超声破乳设备(14)上的温控面板(14-1)对破乳处理温度进行实时 显示。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和用于对含油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控制的自动控制 系统,以及为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供电的供电设备(34), 所述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加水稀释的搅拌机(12)、 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超声破乳设备(14)、用于对含油污泥进 行固液分离处理的离心机(16)和用于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的超 滤系统(20),以及用于存放含油污泥的油泥储放池(9)、用于存放泥 分的泥池(17)、用于存放含油污水的离心储液槽(18)、用于存放油分 的浓缩池(21)和用于存放水分的滤液池(22),所述搅拌机(12)上设 置有漏斗(11);所述油泥储放池(9)通过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1) 和设置在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1)上的离心泵(5)与油罐连接,所 述油泥储放池(9)通过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2)和设置在第二含油 污泥输送管路(4-2)上的螺杆泵(10)与漏斗(11)连接,所述搅拌机 (12)通过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3)和设置在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 路(4-3)上的第一直列泵(13)与超声破乳设备(14)连接,所述超声 破乳设备(14)通过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4)和设置在第四含油污 泥输送管路(4-4)上的第二直列泵(15)与离心机(16)连接,所述离 心机(16)的泥分出口通过泥分输送管路(6)与泥池(17)连接,所述 离心机(16)的含油污水出口通过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1)与离心 储液槽(18)连接,所述离心储液槽(18)通过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2) 和设置在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2)上的第一高压泵(19)与超滤系 统(20)连接,所述超滤系统(20)的油分出口通过油分输送管路(8) 与浓缩池(21)连接,所述超滤系统(20)的水分出口通过第一水分输送 管路(29-1)与滤液池(2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滤液池(22)的第一出 水口通过第二水分输送管路(29-2)和设置在第二水分输送管路(29-2) 上的第二高压泵(24)与漏斗(11)连接,所述滤液池(22)的第二出水 口通过第三水分输送管路(29-3)和设置在第三水分输送管路(29-3)上 的反洗泵(23)与超滤系统(20)连接;所述搅拌机(12)、超声破乳设 备(14)、离心机(16)、超滤系统(20)、离心泵(5)、螺杆泵(10)、 第一直列泵(13)、第二直列泵(15)、第一高压泵(19)、第二高压泵 (24)和反洗泵(23)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车辆(26)和 安装在装载车辆(26)上的车载含油污泥处理箱(27),所述自动控制系 统设置在自动控制柜(28)内,所述含油污泥处理系统、自动控制柜(28) 和供电设备(34)均设置在车载含油污泥处理箱(27)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含油污泥处理 箱(27)内设置有消防器材(25)。

  6.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油 污泥输送管路(4-1)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1)中的 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计(30-1)、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1) 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一流量计(31-1)和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泥 输送管路(4-1)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一电动阀(32-1),所 述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 (4-2)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二压力计(30-2)、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泥 输送管路(4-2)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二流量计(31-2)和用 于对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2)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二电 动阀(32-2),所述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3)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 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3)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三压力计(30-3)、用 于对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3)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三流 量计(31-3)和用于对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3)中的含油污泥流量 进行调节的第三电动阀(32-3),所述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4)上 设置有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4)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四压 力计(30-4)、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4)中的含油污泥流量 进行检测的第四流量计(31-4)和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4-4) 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四电动阀(32-4),所述第一含油污水输 送管路(7-1)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1)中的含油污 水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五流量计(31-5)和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路 (7-1)中的含油污水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五电动阀(32-5),所述第二含 油污水输送管路(7-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2)中 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五压力计(30-5)、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 (7-2)中的含油污水流量进行检测的第六流量计(31-6)和用于对第二 含油污水输送管路(7-2)中含油污水流量进行调节的第六电动阀(32-6), 所述第二水分输送管路(29-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29-2) 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六压力计(30-6)、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29-2) 中的水分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七流量计(31-7)和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 (29-2)中的水分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七电动阀(32-7),所述第三水分输 送管路(29-3)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水分输送管路(29-3)中的压力进行 检测的第七压力计(30-7);所述第一压力计(30-1)、第二压力计(30-2)、 第三压力计(30-3)、第四压力计(30-4)、第五压力计(30-5)、第六 压力计(30-6)、第七压力计(30-7)、第一流量计(31-1)、第二流量 计(31-2)、第三流量计(31-3)、第四流量计(31-4)、第五流量计(31-5)、 第六流量计(31-6)、第七流量计(31-7)、第一电动阀(32-1)、第二 电动阀(32-2)、第三电动阀(32-3)、第四电动阀(32-4)、第五电动 阀(32-5)、第六电动阀(32-6)和第七电动阀(32-7)均与所述自动控 制系统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为立式储罐(1)、 卧式储罐(2)和汽车油罐车(3)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放池(9)内 设置有用于对储放池(9)中含油污泥的液位进行检测的储放池液位计 (33-1),所述离心储液槽(18)内设置有用于对离心储液槽(18)中含 油污水的液位进行检测的离心储液槽液位计(33-2),所述浓缩池(21) 内设置有用于对浓缩池(21)中油分的液位进行检测的浓缩池液位计 (33-3),所述滤液池(22)内设置有用于对滤液池(22)中水分的液位 进行检测的滤液池液位计(33-4);所述储放池液位计(33-1)、离心储 液槽液位计(33-2)、浓缩池液位计(33-3)和滤液池液位计(33-4)均 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设备(34)包 括柴油发电机组(34-1)和与柴油发电机组(34-1)相接的变压器(34-2),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为系统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28-4)和控 制器模块(28-1),以及与控制器模块(28-1)相接的数据存储器(28-2) 和操控面板(28-3),所述电源模块(28-4)与变压器(34-2)相接,所 述第一压力计(30-1)、第二压力计(30-2)、第三压力计(30-3)、第 四压力计(30-4)、第五压力计(30-5)、第六压力计(30-6)、第七压 力计(30-7)、第一流量计(31-1)、第二流量计(31-2)、第三流量计 (31-3)、第四流量计(31-4)、第五流量计(31-5)、第六流量计(31-6)、 第七流量计(31-7)、储放池液位计(33-1)、离心储液槽液位计(33-2)、 浓缩池液位计(33-3)和滤液池液位计(33-4)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28-1)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搅拌机(12)、超声破乳设备(14)、离心机(16)、 超滤系统(20)、离心泵(5)、螺杆泵(10)、第一直列泵(13)、第 二直列泵(15)、第一高压泵(19)、第二高压泵(24)、反洗泵(23)、 第一电动阀(32-1)、第二电动阀(32-2)、第三电动阀(32-3)、第四 电动阀(32-4)、第五电动阀(32-5)、第六电动阀(32-6)和第七电动 阀(32-7)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28-1)的输出端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乳 设备(14)为KQ3200DE台式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所述KQ 3200DE台式数控 超声波清洗器上集成有用于对破乳处理温度进行实时显示的温控面板 (14-1)。

  10.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 (20)为德国Mann+Hummel公司生产的Klar系列超滤系统。

  说明书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含油污水处理和油罐清理中会产生含油固 体废物,被称之为含油污泥,一般含油率10%~50%,含水率约40%~90%, 具有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等特点。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 源,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 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 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含油污泥的大量产生,对环境的潜 在影响越来越大,所产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中的含油废 物类。由于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 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各国都对其实施严格的管 理。因此,国内外很多油田和环保公司都积极开发含油污泥处理新技术并 应用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油田 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中国石油各油田目前基本没有实 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现阶段的处理方式以简易填埋与简易焚烧为主, 或采用脱水后堆放干化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 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处理,不仅严重污染 环境,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

  对含油污泥处理常用的处置方法包括土地填埋、永久贮存、贮留地贮 存、土地耕作、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脱水方法常采用焚烧法、生物 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化学破乳法。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一般是利 用含油污泥铺路、制砖、制作蜂窝煤等。国外还有含油污泥低温热解技术, 以及采用溶剂和低频声波分离油泥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但占用大量耕 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造成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油田含油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 视,有的油田已开始用一些简单的压滤设备处理污泥,以减少污泥对环境 的污染程度。国内有的研究设计单位也已开始研究污泥的处理技术和处理 设备。油泥处理常用的设备包括脱水装置、过滤装置、加压装置、焚烧装 置等几种,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设备生产效率比较低,有的设备产 生的渣滓难以处理,因此在推广上有比较大的困难。例如,大庆油田从英 国引进一套含油污泥处理设备,但是购置6年来,利用率一直很低;加之 整套设备价格昂贵(仅一台15m3/h处理量的离心机售价就高达15万欧元), 该设备也未能在国内推广使用。因此必须对油泥的处理设备进行系统的研 究,以适应油田的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 种简便有效,运行成本低,属于纯物理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引入二 次污染,处理时间相比其它方式要短,处理速度较快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 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水搅拌稀释:油罐中的含油污泥经离心泵存放于油泥储放 池中,经螺杆泵进入搅拌机上方的漏斗中,经漏斗进入搅拌机,搅拌机对 含油污泥进行加水稀释;

  步骤二、超声波破乳:搅拌稀释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一直列泵进入超声 破乳设备,超声破乳设备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

  步骤三、固液分离:破乳后的含油污泥经第二直列泵进入离心机,离 心机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泥分和含油污水,泥分排入泥池, 含油污水进入离心储液槽等待油水分离;

  步骤四、油水分离:离心储液槽中的含油污水经第一高压泵进入超滤 系统,超滤系统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得到油分和水分,并将油 分排入浓缩池中,将水分排入滤液池中,滤液池中的水分一部分经第二高 压泵进入漏斗中,经漏斗进入搅拌机并供搅拌机对含油污泥进行稀释,另 一部分经反洗泵进入超滤系统进行清洗操作。

  上述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超声破乳设备 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集成在所述超声破乳设备上的温 控面板对破乳处理温度进行实时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节水、高效、整体移动性强、占地面 积小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强的扩展性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其特 征在于:包括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和用于对含油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控制的自 动控制系统,以及为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供电的供电设备, 所述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加水稀释的搅拌机、用于 对含油污泥进行破乳处理的超声破乳设备、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处理的离心机和用于对含油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的超滤系统,以及用于 存放含油污泥的油泥储放池、用于存放泥分的泥池、用于存放含油污水的 离心储液槽、用于存放油分的浓缩池和用于存放水分的滤液池,所述搅拌 机上设置有漏斗;所述油泥储放池通过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 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上的离心泵与油罐连接,所述油泥储放池通过第二含 油污泥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上的螺杆泵与漏斗连接, 所述搅拌机通过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 上的第一直列泵与超声破乳设备连接,所述超声破乳设备通过第四含油污 泥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上的第二直列泵与离心机连 接,所述离心机的泥分出口通过泥分输送管路与泥池连接,所述离心机的 含油污水出口通过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与离心储液槽连接,所述离心储 液槽通过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上的第 一高压泵与超滤系统连接,所述超滤系统的油分出口通过油分输送管路与 浓缩池连接,所述超滤系统的水分出口通过第一水分输送管路与滤液池的 进水口连接,所述滤液池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分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 二水分输送管路上的第二高压泵与漏斗连接,所述滤液池的第二出水口通 过第三水分输送管路和设置在第三水分输送管路上的反洗泵与超滤系统 连接;所述搅拌机、超声破乳设备、离心机、超滤系统、离心泵、螺杆泵、 第一直列泵、第二直列泵、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和反洗泵均与所述自 动控制系统连接。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车辆和安装在装载车辆上的车载 含油污泥处理箱,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在自动控制柜内,所述含油污泥 处理系统、自动控制柜和供电设备均设置在车载含油污泥处理箱内。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含油污泥处理箱内设置有消防器 材。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 对第一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计、用于对第一含 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一流量计和用于对第一 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含 油污泥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检 测的第二压力计、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 测的第二流量计和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 调节的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三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含油 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三压力计、用于对第三含油污泥输送 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三流量计和用于对第三含油污泥输 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三电动阀,所述第四含油污泥输送 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四压 力计、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检测的第四流 量计和用于对第四含油污泥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泥流量进行调节的第四 电动阀,所述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水输送管 路中的含油污水流量进行检测的第五流量计和用于对第一含油污水输送 管路中的含油污水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五电动阀,所述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 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行检测的第五压力 计、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中的含油污水流量进行检测的第六流量 计和用于对第二含油污水输送管路中含油污水流量进行调节的第六电动 阀,所述第二水分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中的压力进 行检测的第六压力计、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中的水分流量进行检测的 第七流量计和用于对第二水分输送管路中的水分流量进行调节的第七电 动阀,所述第三水分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水分输送管路中的压力 进行检测的第七压力计;所述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三压力计、第 四压力计、第五压力计、第六压力计、第七压力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 量计、第三流量计、第四流量计、第五流量计、第六流量计、第七流量计、 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第五电动阀、第六 电动阀和第七电动阀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为立式储罐、卧式储罐和汽车油 罐车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放池内设置有用于对储放池中含油污泥的液 位进行检测的储放池液位计,所述离心储液槽内设置有用于对离心储液槽 中含油污水的液位进行检测的离心储液槽液位计,所述浓缩池内设置有用 于对浓缩池中油分的液位进行检测的浓缩池液位计,所述滤液池内设置有 用于对滤液池中水分的液位进行检测的滤液池液位计;所述储放池液位 计、离心储液槽液位计、浓缩池液位计和滤液池液位计均与所述自动控制 系统连接。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设备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和与柴油 发电机组相接的变压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为系统中各用电模块供电 的电源模块和控制器模块,以及与控制器模块相接的数据存储器和操控面 板,所述电源模块与变压器相接,所述第一压力计、第二压力计、第三压 力计、第四压力计、第五压力计、第六压力计、第七压力计、第一流量计、 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第四流量计、第五流量计、第六流量计、第七 流量计、储放池液位计、离心储液槽液位计、浓缩池液位计和滤液池液位 计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搅拌机、超声破乳设备、离心 机、超滤系统、离心泵、螺杆泵、第一直列泵、第二直列泵、第一高压泵、 第二高压泵、反洗泵、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 阀、第五电动阀、第六电动阀和第七电动阀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 连接。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乳设备为KQ3200DE台式数控 超声波清洗器,所述KQ3200DE台式数控超声波清洗器上集成有用于对破 乳处理温度进行实时显示的温控面板。

  上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为德国Mann+Hummel公司生 产的Klar系列超滤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化纯物理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及配套设备, 整体处理工艺简便有效,运行成本低,属于纯物理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 剂,不引入二次污染,处理时间相比其它方式要短,处理速度较快;对油、 泥、水的分离比较彻底,可直接回收再利用。

  2、本发明采用超声波乳设备处理含油污泥,破乳速度快,提高了被 处理乳状液的破乳程度,可显著降低作业的劳动强度,减少化学溶剂的用 量,利于含油污泥的进一步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

  3、本发明中采用离心机对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具有滤料水 分低,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没有辅助设备,系统简单和适应物料浓 度变化范围大等优点。

  4、本发明中的超滤系统采用德国Mann+Hummel公司生产的Klar系列 超滤系统,膜通量大,运行寿命长,油水分离彻底。

  5、本发明为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具备节水、高效、整体移动 性强、占地面积小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还可根据需要更换设备或 改变处理条件,用于处理产生的各种污水,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满足 不同作业条件下的需求。

  6、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能高效地处理含油污泥,从 中提取原油,并且大大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使含油污泥得到资源 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现成本低,含油污泥 处理速度快,对油、泥、水的分离彻底,能使含油污泥得到资源化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