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6.08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IPC分类号C02F1/461; B01J27/055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用于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的FeSO4/C-Cu催化剂制备方法。采用FeSO4/C-Cu电化学水解催化剂对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进行后处理,催化剂制备是:将FeSO4粉末经搅拌水浴溶解,待FeSO4粉末完全溶解后,加入挤条活性炭和的NaCO3粉末,搅拌后,抽滤洗涤,以Ba(NO3)2溶液判定洗涤终点,当不产生白色沉淀时,烘焙,升温固化,加入Cu碎刨花,混合均匀。催化剂填装于催化水解反应池,连接生化池,即可进行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的后处理。经本方法后处理后的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COD、色度均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FeSO4/C-Cu催化剂,其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可回收再利用,且不带入二次污染等优点,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用处理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苯胺和硝基苯生化废水后处理的FeSO4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是:将100-500g的FeSO4粉末经搅拌水浴溶解,待FeSO4粉末完全溶解后,加入200-800g挤条活性炭和20-200g的NaCO3粉末,搅拌3-8小时后,抽滤洗涤,以Ba(NO3)2溶液判定洗涤终点,当不产生白色沉淀时,在50-200℃下烘焙,待完全烘干后,升温至100-400℃,
固化2-6小时,最后加入50-300gCu碎刨花,混合均匀,即制得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300克FeSO4粉末置于3L蒸馏水中,搅拌水浴溶解,待FeSO4粉末完全溶解后,加入500g挤条活性炭,再加入100gNaCO3粉末,搅拌6小时,将物料抽滤洗涤,以AgNO3溶液判定洗涤终点,当不产生白色沉淀时,取出物料于105℃下烘焙10小时,待完全烘干后,升高温度至270℃固化4小时,最后加入200gCu碎刨花,混合均匀,即得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填装于10L催化水解反应池水解池,填加量为1kg,并连接到生化池,进行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的后处理,苯胺、硝基苯生化处理废水的进水速为每10L停留20小时。
说明书
用于苯胺和硝基苯生化废水后处理的FeSO4催化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FeSO4/C-Cu电化学催化水解作用,使色度和COD不达标的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FeSO4催化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苯胺、硝基苯工业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氧化法、生化法。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苯胺、硝基苯废水常常会遇到二次污染或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另外还有γ-辐照处理法、超声波处理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等,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在实际处理中还未大规模使用。
该类废水的处理研究开始向低能耗、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处理方法或工艺的方向发展。某公司采用台湾长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台湾专利的HSB菌种进行生化处理,是采用HSB(High Soution Bacteria)技术发展的一种对苯胺和硝基苯类处理有效的方法,但存在生化处理后排放水色度、COD高于国家排放标准,且难以降解。FeSO4/C-Cu电化学催化水解法针对排放水进行再处理,有效的解决了排放水不达标问题。
关于此类废水的后处理报道较少。同济大学、镇江市水业总公司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0910197532.8介绍:一种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催化铁内电解与悬浮填料生物膜一体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催化铁内电解滤料;第二步,设置常规的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内投加悬浮填料;第三步,将催化铁内电解滤料放置于生物反应池内曝气系统的上方的适当位置,催化铁内电解滤料装置在水流垂直方向放置;第四步,污水进入上述放置了催化铁内电解滤料和悬浮填料的生物反应池内处理;第五步,将来自于生物反应池的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别排放。本发明能够将催化铁内电解技术与生物法有机耦合处理难生物降解工业废水、可减少毒性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强生化处理效果。
北京大学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0810113140.4介绍:本发明主要通过固定化微生物-厌氧生物滤池(I-AF)和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处理;其中:废水经过调节池均质后,投加聚合铁或聚合铝混凝反应,进入沉淀池去除废水中悬浮物(SS);该出水进入三级I-AF反应器和四级I-BAF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详细方法步骤见说明书。本发明优点是生物处理采用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提高了微生物的抗毒性,实现了对高浓度硝基苯、苯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效生物去除,降低了处理成本,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上述两项专利对硝基苯、苯胺废水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作为前处理,对于高浓度入水的处理效果一般,并不能有效减轻生物处理的压力,尤其不能保证排放水色度、COD的达标,而本发明为生化水后处理,能有效解决上述发明存在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苯胺、硝基苯废水生化处理弊端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用于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后处理的新型FeSO4/C-Cu电化学水解催化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用于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后处理的FeSO4/C-Cu催化剂制备方法是:将100-500g的FeSO4粉末经搅拌水浴溶解,待FeSO4粉末完全溶解后,加入200-800g挤条活性炭和20-200g的NaCO3粉末,搅拌3-8小时后,抽滤洗涤,以Ba(NO3)2溶液判定洗涤终点,当不产生白色沉淀时,在50-200℃下烘焙,待完全烘干后,升温至100-400℃固化2-6,最后加入50-300gCu碎刨花,混合均匀,即制得催化剂。
一般地,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将300克FeSO4粉末置于3L蒸馏水中,搅拌水浴溶解,待FeSO4粉末完全溶解后,加入500g挤条活性炭,再加入100gNaCO3粉末,搅拌6小时,将物料抽滤洗涤,以Ba(NO3)2溶液判定洗涤终点,当不产生白色沉淀时,取出物料于105℃下烘焙10小时,待完全烘干后,升高温度至270℃固化4小时,最后加入200gCu碎刨花,混合均匀待用。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FeSO4/C-Cu电化学水解催化剂,对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进行后处理,即将上述制备的FeSO4/C-Cu电化学水解催化剂填装于10L催化水解反应池,填加量为1kg,并连接到生化池,即可进行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的后处理。
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处理后的苯胺、硝基苯生化废水,COD、色度均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FeSO4/C-Cu催化剂,其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可回收再利用,且不带入二次污染等优点,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用处理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