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4.01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0
摘要
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进水池(1)通过进水泵(2)与缺氧池(3)相连;缺氧池(3)连接混合液回流管,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纤维生态草,并通过底部闸板与好氧池(4)连接;好氧池(4)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纤维生态草,与空压机(5)和空气流量计(6)连接;好氧池(4)为串联的2个以上好氧池,末端好氧池连接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通过混合液回流泵(8)与缺氧池(3)的混合液回流管相连;好氧池(4)与出水池(7)连接。该装置采用碳纤维生态草为微生物载体,能够显著降低COD和氮类污染物含量,在抗击进水冲击负荷和污泥减量方面效果显著。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水质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进水 泵(2)、缺氧池(3)、好氧池(4)、空压机(5)、空气流量计(6)、出水池 (7)和混合液回流泵(8);进水池(1)通过进水泵(2)与缺氧池(3)相 连;缺氧池(3)连接混合液回流管,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纤维生态草,并通 过底部闸板与好氧池(4)连接;好氧池(4)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纤维生态 草,与空压机(5)和空气流量计(6)连接;好氧池(4)为串联的2个以上 好氧池,末端好氧池连接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通过混合液回流泵 (8)与缺氧池(3)的混合液回流管相连;好氧池(4)与出水池(7)连接。
说明书
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 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河湖水体富营养化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氮、磷是富营 养化的主要元素,为此国家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地表水标准。最新的《国 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IV类水体排放标准为 CODCr≤30mg/L;NH3-N≤1.5mg/L。由于河湖沿岸的污水排放使地表 水体污染愈加严重,保持河湖水质达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通 过在现有的生物处理装置中布置碳纤维生态草(碳纤维束)作为微生 物载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装置具有抗冲击负荷、改善去除 COD和脱氮效果、减少污泥产量等优势。
目前,碳纤维生态草与生物处理装置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我国很 少,也没有足够的科技成果支撑工程应用,科技成果的支撑不足影响 碳纤维生态草的推广应用。由于现阶段我国河湖水体的污染问题越来 越严重,迫切需要开展碳纤维生态草这类环保、节能、高效的污水处 理装置以及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水体污染控制领域提供实 用、高效、节能新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是通过向生 物反应器内布置碳纤维生态草来改善河湖水生化处理效果的工艺。
碳纤维生态草河湖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池1、进水泵2、缺氧 池3、好氧池4:串联至少2个池、空压机5、空气流量计6、出水池 7和混合液回流泵8。其特征在于:进水池1通过进水泵2与缺氧池 3相连。缺氧池3连接混合液回流管,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纤维生态 草,并通过底部闸板与好氧池4连接。好氧池4内部自上而下布置碳 纤维生态草,与空压机5和空气流量计6连接;好氧池4串联2个以 上好氧池,末端好氧池连接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通过混合 液回流泵8与缺氧池3的混合液回流管相连。好氧池4与出水池7连 接。
经该法处理过的河湖水,其悬浮物、生化需氧量、氮的浓度都比 较低,且所需的占地面积相对常规活性污泥法较小。该装置可以大大 减小生物反应器的容积,显著降低去除COD以及脱氮所需的占地面 积。适宜将碳纤维生态草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且由于不 需设置污泥处理装置,可以大大降低了基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