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30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IPC分类号C02F1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需要调理的污泥的调理罐、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数个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可分别对应控制所述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和所述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向所述调理罐复合加注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的控制系统以及对所述调理罐中的污泥进行搅拌且分别对所述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内的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的搅拌系统。在进行污泥调理的整个过程中,控制系统完全根据预设程序的设定进行全面控制,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多种不同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同时或以任何先后顺序进行复合加注,其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可降低成本高,操作也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书
1.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需要调理的污泥的调理罐、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数个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可分别对应控制所述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和所述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向所述调理罐复合加注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的控制系统以及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调理罐中的污泥进行搅拌且分别对所述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内的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的搅拌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对所述调理罐内的污泥液面进行检测并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设于所述调理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罐设有可供污泥进入所述调理罐内的进泥管以及可供调理后的污泥排出所述调理罐外的出泥管,所述进泥管连接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进泥泵,其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泥管的进泥阀门,所述出泥管连接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出泥泵,其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出泥管的出泥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包括用于容纳液态调理剂的液态调理剂罐、分别连通所述调理罐和所述液态调理剂罐且可供液态调理剂进入所述调理罐内的进剂管,以及连通所述液态调理剂罐且可供外部液态调理剂进入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的加剂管,所述进剂管的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进剂泵以及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进剂管的进剂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包括连通所述调理罐且用于容纳固态调理剂的喂料器、连通所述喂料器且用于往所述喂料器内加注固态调理剂的料斗以及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将所述喂料器内的固态调理剂加注至所述调理罐内的第一动力 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置于所述调理罐内且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调理罐内的污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组件以及置于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且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的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组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存入外部设定的预设程序的上位机以及由所述上位机控制的下位机,所述下位机分别电性连接于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以及搅拌系统。
说明书
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污泥量的急剧增长,污泥颗粒细小,亲水性极强、含水率高达95%~99%,因此,要对污泥进行处理,就必须先对污泥进行脱水。污泥中的水分一般分为四种存在形式:空隙水70%、毛细水20%、吸附水及污泥颗粒内部水10%,一般的机械脱水难以将污泥中的毛细水、吸附水及污泥颗粒的内部水去除。
目前,在进行污泥脱水前,必须先对污泥进行物理、化学调理,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便于后续处理。传统技术中,采用单一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调理,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高达80%左右,给污泥卫生填埋、焚烧等后续处置带来了困难。
污泥化学调理剂根据它们作用机理的不同,一般包括以下类型:一、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最为常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吸附架桥的作用,将污泥小颗粒连接成大颗粒,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二、无机盐高价阳离子混凝剂,该混凝剂水解形成的高价阳离子与污泥颗粒上的负电荷相互吸引并电性中和,起到直接压缩污泥颗粒表面水层(双电层)厚度的作用;三、助凝剂,其本身一般不起混凝作用,而在于调节污泥的pH值,供给污泥以多孔网状骨架,改善污泥颗粒结构,破坏污泥胶体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增强絮体强度;四、表面活性剂,其增溶作用和分散作用改变了污泥絮体的大小和亲疏水性,使部分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其疏水结构的缔合作用破坏污泥絮 体的胶体状松散结构,使污泥表面疏水化,毛细结合水和表面吸附水都得以脱除,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五、氧化剂,通过氧化剂与污泥絮体的作用,破坏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亲水结构,使部分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单一的污泥化学调理剂往往难以达到污泥深度脱水的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脱水处理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采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将调理剂复配使用,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而在复合调理体系中,各调理剂的投加量、投加顺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操作参数对调理的最终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以包含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步骤的复合调理技术为例,酸碱度在搅拌反应时间上必须进行精确控制,若碱性固体粉料加入过快,污泥体系将提前从酸性过渡到碱性,胞外聚合物溶解不彻底,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程度不够理想;若碱性固体粉料加入过慢,或混合不均匀,胞外聚合物溶解的同时,微生物在酸溶作用下相互分散,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能差,不利于水分脱除。
现有技术中,污泥脱水调理设备中,用于污泥脱水的调理剂还是需要人工操作加药,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其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成本高,其整体管理和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泥脱水调理设备无法自动操作调理剂、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以及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污泥脱水自动复合调理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需要调理的污泥的调理罐、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数个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可分别对应控制所述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和所述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向所述调理罐复合加注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的控制系统以及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调理罐中的污泥进行搅拌且分别对所述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内的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的搅拌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对所述调理罐内的污泥液面进行检测并控制所述控制系统启动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设于所述调理罐。
进一步地,所述调理罐设有可供污泥进入所述调理罐内的进泥管以及可供调理后的污泥排出所述调理罐外的出泥管,所述进泥管连接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进泥泵,其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泥管的进泥阀门,所述出泥管连接有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出泥泵,其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出泥管的出泥阀门。
进一步地,各所述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包括用于容纳液态调理剂的液态调理剂罐、分别连通所述调理罐和所述液态调理剂罐且可供液态调理剂进入所述调理罐内的进剂管,以及连通所述液态调理剂罐且可供外部液态调理剂进入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的加剂管,所述进剂管的管路上设有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运行的进剂泵以及可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关闭或打开所述进剂管的进剂阀门。
进一步地,各所述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包括连通所述调理罐且用于容纳固态调理剂的喂料器、连通所述喂料器且用于往所述喂料器内加注固态调理剂的料斗以及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将所述喂料器内的固态调理剂加注至所述调理罐内的第一动力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置于所述调理罐内且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调理罐内的污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组件以及置于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且可由所述控制系统驱动对所述液态调理剂罐内的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存入外部设定的预设程序的上位机以及由所述上位机控制的下位机,所述下位机分别电性连接于液态调理剂加药系统、固态调理剂加药系统以及搅拌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对污泥的处理需要,预先编制好预定 程序,并将预设程序存至控制系统中,并分别在数个液态调理剂加药装置和数个固态调理剂加药装置中加注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并将需要进行调理的污泥加注到调理罐中,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搅拌系统会对污泥和液态调理剂进行搅拌处理,并根据预设程序,将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加注到污泥中,搅拌系统再次对加注了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的污泥进行搅拌,最后,调理好的污泥排出调理罐外,以进行下一步的脱水操作,在该整个过程中,控制系统完全根据预设程序的设定进行全面控制,实现自动操作液态调理剂和固态调理剂的加注,其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高,可降低成本高,操作也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