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9-1 20:35: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2.08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IPC分类号B01D33/21; 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板模组、所述过滤板模组包括金属陶瓷过滤板和用于固定金属陶瓷过滤板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过滤后的水体的储水腔,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一端与储水腔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座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陶瓷过滤板和基座组成模块化结构,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过滤需求自由装配不同量级的过滤模组,提高了水处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采用板状陶瓷作为过滤板,充分利用其吸水性强的特点,实现了在低压力下过滤水的功能,使陶瓷过滤片的过滤效能可以发挥到最大限度,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使用该水处理装置还可极大地减少水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板模组、所述过滤板模组包括金属陶瓷过滤板和用于固定金属陶瓷过滤板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过滤后的水体的储水腔,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一端与储水腔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座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包括两个端面、两个侧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底面,所述陶瓷基板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端面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储水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金属陶瓷过滤板端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在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在底面开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储水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数量为两块,分别相对设置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两个端面位置,两个基座在边缘位置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之间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数量至少为1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呈线性排列。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水泵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接口连接排气孔,第二接口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第三接口通过第二开关阀与水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连接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互锁。

  10.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的底面喷涂有纳米陶瓷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膜上有通过腐蚀形成的孔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线性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一对相对边与矩形所在平面与陶瓷基板底面的交线相互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通孔的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底面,另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分隔为多个通道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陶瓷基板的端面位置,加强肋的数量大于等于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的两侧分别与通孔靠近陶瓷基板两个底面的内壁相连,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膜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凸多边形。

  说明书

  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陶瓷过滤设备往往是在封闭的壳体内设置陶瓷过滤片来对含有微小固体的液体进行过滤,由于每台过滤设备在出厂时其尺寸和结构已经固定,所以用户不能增加或减少设备中的陶瓷过滤片,这导致当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对过滤水需求量有所增加),只能通过增加设备来达到要求,这不仅导致成本的急剧增加,同时多台设备占用的大量空间也会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现有设备中陶瓷过滤片都设置壳体中,用户必须打开壳体才能对内部的过滤片进行更换和维修,这给设备使用过程带来很多不便,用户的体验度并不好。

  同时,目前的真空过滤机中的陶瓷过滤板大都是扇形结构,如申请日为2005年10月8日,申请号为200520129104.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过滤板包括陶瓷片和涂覆在陶瓷片表面的过滤涂层,其中陶瓷片的表面还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储水通道,该储水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过滤板工作时,将储水通道内部抽成真空,待过滤的水渗过过滤涂层进入储水通道即完成过滤,就储水通道的设置来看,现有技术中的储水通道都设置于陶瓷板内部,且储水通道之间相互交错或者通过共同的引出通道进行连通,同时在陶瓷板的底面或侧面上设置一个用于引出过滤水的引流孔。不过以上形状的过滤板和储水通道存在的不足在于:1、储水通道在扇形过滤板内呈放射状分布,所以在靠近扇面收缩端处其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在远离扇面收缩端时储水通道分布非常稀疏,这导致部分过滤涂层并没有发挥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过滤板板材的浪费;2、每条输水通道内的水流必须汇聚后经过引流孔导出,使得经过过滤的水体不能迅速被排出,限制了陶瓷过滤板在单位时间内的过滤水总量。

  此外,现代污水处理过程通常分为三级处理过程,其中一级处理(物理处理)将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再把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导入初次沉淀池;二级处理则包括让初次沉降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该阶段通常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次沉降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三级处理则包括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的处理过程,二次沉 降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不过该方法的问题在于,上述每个处理过程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处理池,而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来说,这样的处理池占地极大,已经越来越多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逐渐成为水处理行业的瓶颈,但是业内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过滤效率高,可方便地组成各种过滤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板模组、所述过滤板模组包括金属陶瓷过滤板和用于固定金属陶瓷过滤板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过滤后的水体的储水腔,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一端与储水腔连通,另一端贯穿基座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包括两个端面、两个侧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底面,所述陶瓷基板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端面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储水腔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金属陶瓷过滤板端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在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

  再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在底面开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储水腔连通。

  还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数量为两块,分别相对设置于金属陶瓷过滤板的两个端面位置,两个基座在边缘位置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之间活动连接。

  还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数量至少为1块。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金属陶瓷过滤板呈线性排列。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水泵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接口连接排气孔,第二接口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第三接口通过第二开关阀与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与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连接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互锁。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陶瓷基板的底面喷涂有纳米陶瓷膜。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陶瓷膜上有通过腐蚀形成的孔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线性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一对相对边与矩形所在平面与陶瓷基板底面的交线相互平行。

  还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基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通孔的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底面,另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侧面。

  还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分隔为多个通道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陶瓷基板的端面位置,加强肋的数量大于等于1。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加强肋的两侧分别与通孔靠近陶瓷基板两个底面的内壁相连,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陶瓷膜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凸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金属陶瓷过滤板和基座组成模块化结构,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过滤需求自由装配不同量级的过滤模组,提高了水处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采用板状陶瓷作为过滤板,充分利用其吸水性强的特点,实现了在低压力下过滤水的功能,使陶瓷过滤片的过滤效能可以发挥到最大限度,还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在金属陶瓷过滤板内设置有与过滤板的端面贯通的通孔,使经过滤而进入通孔的水体可以及时排出,避免其存积在通孔内部影响过滤板的水通量;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过滤效率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利用该装置进行水处理,可以将传统工艺中的生物反应池和二次沉降池合为一体,极大地减少了水处理过程中的土地占用面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