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2.05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6; C02F103/28; C02F1/24; C02F1/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细格栅、自动格栅、集水井、反切式细格栅、调节池、旋流反应器、气浮机、污泥浓缩池以及离心脱水机,它还包括一事故池,事故池具有两个入口,这两个入口分别与反切式细格栅的出水口以及离心脱水机的出水口连接;事故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入口连接,事故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本实用新型有一事故池,设备出现故障时,事故池可用于贮存废水,避免因设备故障使废水无地方贮存而造成停产的可能,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事故池可利用部分容积用做预沉池,利用离心脱水机离心出来的废水含有少量的絮凝剂和混凝剂进行预沉淀,节省了絮凝剂和混凝剂。
权利要求书
1.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细格栅、自动格栅、集水井、反切式细格栅、调节池、旋流反应器、气浮机、污泥浓缩池以及离心脱水机,所述反切式细格栅过滤的纤维进入纤维回收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事故池,所述事故池具有两个入口,这两个入口分别与反切式细格栅的出水口以及离心脱水机的出水口连接;事故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入口连接,事故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第二管道混合器和第三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连接于调节池和旋流反应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连接于旋流反应器和气浮机之间,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连接于污泥浓缩池和离心脱水机之间,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管道混合器上均连接有加药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为加压溶气气浮机。
说明书
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工业,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处理白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但我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5%,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森林蓄积量的3.2%,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我国木材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也迫使造纸行业必须调整原料结构。在我国长期、大比重依赖国际市场进口商品浆已是不可避免的战略选择,商品浆造纸也是我国今后造纸行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接踵而来的是废水的治理问题。
纸浆造纸白水的处理传统方式有物化加生化方法、膜过滤法、沉淀法、气浮法等,物化加生化和膜过滤法投资成本高运行管理难度大,沉淀法适合比重较大的固形物。而现有的气浮法缺失事故处理机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废水没有地方存储而造成停产。现有的气浮处理装置具有离心脱水机,该离心脱水机会产生污泥和过滤液,现有技术通常是直接将过滤液排放,而过滤液中通常含有较多的PAM和PAC,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PAM和PAC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细格栅、自动格栅、集水井、反切式细格栅、调节池、旋流反应器、气浮机、污泥浓缩池以及离心脱水机,所述反切式细格栅过滤的纤维进入纤维回收池内,所述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事故池,所述事故池具有两个入口,这两个入口分别与反切式细格栅的出水口以及离心脱水机的出水口连接;事故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入口连接,事故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商品浆造纸白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第二管道混合器和第三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连接于调节池和旋流反应器之间,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连接于旋流反应器和气浮机之间,所述第三管道混合器连接于污泥浓缩池和离心脱水机之间,且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管道混合器上均连接有加药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浮机为加压溶气气浮机。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有一事故池,设备出现故障时,事故池可用于贮存废水,避免因设备故障使废水无地方贮存而造成停产的可能,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事故池可利用部分容积用做预沉池,利用离心脱水机离心出来的过滤液含有少量的絮凝剂和混凝剂进行预沉淀,节省了絮凝剂和混凝剂。
2、本实用新型有一旋流反应器,由于其管道进出口都在罐壁切线方向,使液体和絮凝剂在罐内旋转并充分混合,混合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本实用新型根据纸浆纤维呈负电性,在加入(A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之前加入(PAC)聚合氯化铝作为阳离子促进剂,使APAM在Al--3+----的作用下与纤维上的负离子以配位键形式吸附在纤维上产生增强、助留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脱水机前加入(CPAM)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CPAM的阳离子与纤维上的阴离子形成离子键,酰胺基与纤维上的羟基形成氢键,有效增强了助留和助滤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