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

发布时间:2018-9-2 10:48: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2.05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IPC分类号F04C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包括电机(10)及减速器(20),在减速器前级的单螺杆泵(30),单螺杆泵包括具有双头螺旋空腔的橡胶定子(35)和在定子孔内与其啮合的不锈钢单头螺旋螺杆转子(34),在靠单螺杆泵的泵进料端(31)的一侧端与减速器相联接,且在泵进料端上设有补水管线接口,补水管线接口外接补水系统。在输入轴带动单头螺旋螺杆转子绕定子作行星回转时,定子和单头螺旋螺杆转子间啮合形成匀速轴向运动的密封腔(36)。在泵出口处压力达到稳定至额定压力,出口压力表显示压力稳定后关闭补水系统,泵得以稳定运行,有效克服高于入口介质液体平面的污水泵启动时易发生干磨现象损坏设备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包括电机(10)及减速器(20),在减速器(20)前级的单螺杆泵(30),单螺杆泵(30)包括具有双头螺旋空腔的橡胶定子(35)和在定子孔内与其啮合的不锈钢单头螺旋螺杆转子(34),其特征在于:在靠单螺杆泵(30)的泵进料端(31)的一侧端与减速器(20)相联接,且在泵进料端(31)上设有补水管线接口(33),补水管线接口(33)外接补水系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带动单头螺旋螺杆转子(34)绕定子(35)作行星回转时,定子(35)和单头螺旋螺杆转子(34)间啮合形成匀速轴向运动的密封腔(3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系统包括与补水管线接口(33)连接的调节控制阀(362),与调节控制阀(362)连接的工业水管线(36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螺杆泵(30)包括泵出料端(32),在泵出料端(32)次级上设有出口压力表(37)。

  说明书

  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泵,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橡胶生产装置中的污水输送泵。

  背景技术

  通常在橡胶生产装置中对后处理单元污水输送泵采用为单螺杆泵,泵运转形式为间歇运转,启停频繁;并且通常还将污水泵的泵体一般设在进料污水池的液体平面以上,这样导致输送泵在启动时灌泵困难,容易经常出现输送泵的启动过程中因泵内液体无法充满,从而引起泵内不锈钢转子与橡胶定子干磨损坏设备现象的发生,进而导致降低了输送泵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橡胶生产装置中输送泵在启动时灌泵困难,容易经常出现输送泵的启动过程中因泵内液体无法充满,从而引起泵内不锈钢转子与橡胶定子干磨损坏设备现象的发生,进而导致降低了输送泵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输送泵改进结构,包括电机及减速器,在减速器前级的单螺杆泵,单螺杆泵包括具有双头螺旋空腔的橡胶定子和在定子孔内与其啮合的不锈钢单头螺旋螺杆转子,其特征在于:在靠单螺杆泵的泵进料端的一侧端与减速器相联接,且在泵进料端上设有补水管线接口,补水管线接口外接补水系统。通过补水系统接入泵进料端,可使得在泵启动过程中始终有压力为0.5MPa的工业水,作为泵启动过程中的补水,直至污水池内污水被连续吸入泵腔内;在泵出口处压力达到稳定至额定压力,出口压力表显示压力稳定后,关闭补水系统,泵得以稳定运行。从而有效克服了高于入口介质液体平面的污水泵启动时易发生干磨现象损坏设备的缺点。

  作为优选,在输入轴带动单头螺旋螺杆转子绕定子作行星回转时,定子和单头螺旋螺杆转子间啮合形成匀速轴向运动的密封腔。有效通过轴向运动的密封腔实现介质向前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水系统包括与补水管线接口连接的调节控制阀,与调节控制阀连接的工业水管线。控制阀可补水系统中的补水和停止补水进行控制,在泵启动时开启补水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单螺杆泵包括泵出料端,在泵出料端次级上设有出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37显示压力稳定后关闭补水线手动控制阀,泵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补水系统接入泵进料端,可使得在泵启动过程中始终有压力为0.5MPa的工业水,作为泵启动过程中的补水,直至污水池内污水被连续吸入泵腔内;在泵出口处压力达到稳定至额定压力,出口压力表显示压力稳定后,关闭补水系统,泵得以稳定运行。从而有效克服了高于入口介质液体平面的污水泵启动时易发生干磨现象损坏设备的缺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