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9-2 20:33: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2.02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IPC分类号C02F9/04; C01D7/07; C07C51/42; C07C303/44; C07C57/07; C07C30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然后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再次,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210℃,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最后在残液槽中通入CO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

  2)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

  3)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210℃,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

  4)残液槽中通入CO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水 COD为 50000~300000mg/L, pH 值为3~12,废水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NaOH、Na2CO3和老化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调节剂,当原水PH值低于6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碱;当原水PH值高于8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控粘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阻聚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废水过滤时流速为6m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和梯级裂解舱的温度梯级变化为:100~120℃,120~140℃,140~160℃,160~210℃;压强梯级变化为:0.5MPa,0.8MPa,1MPa,1.2MPa。

  说明书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化工、造纸、农药、医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产生的超高浓度、有毒有害、高粘度、易聚合的有机废水,此类废水特点:污染物浓度极高(例如COD 50000~300000mg/L)、质量浓度5~30%,流动性差)、成份复杂,且各污染物物理化性状差异很大,有毒有害、难降解、易聚合,导致现有常用多级厌氧好氧生化法、萃取法、湿式氧化法、吸附—蒸发处理法、膜处理法、焚烧法等都很难处理,更谈不上资源化回收利用。目前常用处理方法有:

  萃取回收法,萃取法有两种。一种是多段逆流间歇萃取法;另一种是连续萃取法,所用设备有填料塔、筛板塔和离心萃取机等。萃取法的主要缺点是:1. COD浓度高于5000 mg/L就不适合;2. 各种萃取剂的萃取对象专一,价格较贵,污染物不同,萃取剂也不同,萃取剂投加约为0.5﹕1~1﹕1,投加量大、分离不能彻底、残留萃取剂,对液相造成外加的污染物;3. 萃取剂的再生困难。

  湿式氧化法,湿式氧化反应需要较高反应温度和较大氧分压的条件下进行,运行成本高,属破坏性处理,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其次,此法一般适用于浓度4-6%左右污水,浓度过高会影响氧化进行;其三,反应后固液分离,分离液仍需生物降解处理,国内已有因难以正常运行而被迫停产的生产性装置。

  多级厌氧-好氧生化法,需要大量生活污水稀释及预处理(如水解等),厌氧、好氧菌难以驯化与培养,泥龄极长,处理效果极差,占地面积大,难以达标排放。

  吸附—蒸发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101428926吸附-蒸发集成间苯三酚废水无废排放处理方法。吸附法所用树脂不通用,不同废水选择树脂难度大,树脂再生成本高,特别是特高浓度、高粘度废水污染物分子量大、粘度大、容易堵塞树脂,基本无处理能力。

  膜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101139151聚氯乙烯工艺废水脱盐及浓缩方法,采用多级反渗透脱盐,浓缩水三效真空蒸发。中国专利CN1850635、CN101117258高碱性、高盐、高有机物含量环氧树脂废水处理方法,采用:中和、膜滤—40~70℃膜蒸馏脱水浓缩—多效蒸发浓缩至饱和或过饱和—膜过滤、结晶。同样由于此类废水所含污染物分子量大,粘度大,质量浓度高,膜根本无法处理。

  焚烧处理法,例如中国专利CN101825285A含盐有机废水焚烧处理、中国专利CN1300719高浓度有机废水焚烧裂解治理方法。焚烧处理通常只适用于高热值及质量浓度极高废水,但大部分高浓度、高粘度废水,其热值并不一定都很高,而且含水量较高,焚烧处理消耗燃料多,运行成本高,经济性极差;焚烧处理使得有机物碳化,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再则燃烧有机废水还会产生二恶英二次污染。

  综上各种处理方法,均属于破坏性处理的范畴,处理效果差,不能资源化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有机废水治理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水排入进料仓,投加PH值调节剂,将PH值调制6-8,防止形成难处理离子积累的酸碱调节剂;

  2)将调整过的废水排入梯级反应舱,先投加控粘剂,再投加阻聚剂,以便确保在反应、裂解回收的过程中、保持流态与化工原料的化学成分不变,进行初步沉淀,净水排入回用水池,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

  3)滤液排入梯级裂解舱后,排入蒸汽,通过蒸汽控制温度在100~210℃,使得甲基磺酸钠与丙烯酸钠和净水分离,回收甲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净水回收回用水池,滤渣排入残液槽;

  4)残液槽中通入CO2,CO2和残渣中的NaOH经过置换反应后,完全置换成Na2CO3,Na2CO3加以回收,所剩残渣压滤排出。

  其中,步骤1所述的有机废水 COD为 50000~300000mg/L, pH 值为3~12,废水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钠、甲基磺酸钠、NaOH、Na2CO3、老化树脂及其他微量污染物。

  其中,步骤1所述的调节剂,当原水PH值低于6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碱;当原水PH值高于8时,调节剂使用工业废酸。

  其中,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控粘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其中,步骤2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内的滤水和投加的阻聚剂的质量比是40000:1。

  其中,废水过滤时流速为6m3/h。

  其中,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梯级反应舱和梯级裂解舱的温度梯级变化为:100~120℃,120~140℃,140~160℃,160~210℃;压强梯级变化为:0.5MPa,0.8MPa,1MPa,1.2MPa。

  其中,阻聚剂一般使用对苯二酚、对苯醌、甲基氢醌和对羟基苯甲醚;控粘剂一般使用聚氯乙烯。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流程短,可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