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过滤结构

发布时间:2018-9-5 14:28:1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12.12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IPC分类号B01D36/04; E02B5/08; E02B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本实用新型浑水通过引水渠大量过滤清水结构,为了提高清水过滤能力,及时清除淤泥,达到自动化水平,在过滤带上安装电动反冲管,反冲清洗滤料中的泥浆淤积。在沉淀区的两头,冲泥闸与冲水闸上安装电动闸门,便于管理自动操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 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 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 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两侧设置隔离渗透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沟和浑水河道之间,设置浑水冲水渠,所述浑水引水渠的 进水口和沉淀区的进水口与浑水冲水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设置引水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 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设置冲水闸,所述沉淀区的放水口设置冲泥 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在浑水河道上位于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的下流设置翻板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内设置反冲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

  说明书

  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过滤成清水的结构的技术领域, 尤指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的河流,一般河水都比较浑浊,尤其是黄河及其支流。这些地区 气候干旱,工农业生产、城市环境需要大量的水,但这些地区缺水,更缺的是 清水。目前工厂化生产清水,投入大,产出小,解决不了工农业生产,城市环 境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河流湖泊旁,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用渗透、过滤、沉淀方法,过滤出大量的清水的过滤结构,并且施工 简单,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包括依次设 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 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 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

  优选的,所述过滤带两侧设置隔离渗透墙。

  优选的,在清水沟和浑水河道之间,设置浑水冲水渠,所述浑水引水渠的 进水口和沉淀区的进水口与浑水冲水渠连通。

  优选的,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设置引水闸。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设置冲水闸,所述沉淀区的放水口设置冲泥 闸。

  优选的,在浑水河道上位于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的下流设置翻板坝。

  优选的,所述过滤带内设置反冲管。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浑水通过引水渠大量过滤清 水结构,为了提高清水过滤能力,及时清除淤泥,达到自动化水平,在过滤带 上安装电动反冲管,反冲清洗滤料中的泥浆淤积。在沉淀区的两头,冲泥闸与 冲水闸上安装电动闸门,便于管理自动操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