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

发布时间:2018-9-5 17:28: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0.20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IPC分类号C02F5/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有机膦酸类阻垢缓蚀剂,PBTC,KW-923,铜缓蚀剂,去离子生产用水,该缓蚀阻垢剂以高效分散剂KW-923为基础,配合其他有机磷羧酸类和铜缓蚀剂等组分,通过与水中碳酸钙、磷酸钙等无机结垢微晶体及有机微颗粒的吸附、螯合作用,能有效阻止碳酸钙、磷酸钙晶体以及有机物颗粒形成沉积垢,并有效抑制碳钢、铜的腐蚀速率,达到良好的阻垢、缓蚀效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其中PBTC为1,2,4-三羧酸-2-膦酸基丁烷,KW-923是生产废水制中水 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专用高效分散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 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膦酸类阻垢缓蚀剂为ATMP、HEDP、水解聚 马来酸酐中的一种,其中ATMP为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EDP为羟基亚乙基 二膦酸。

  说明书

  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蚀阻垢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 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

  背景技术

  中水回用有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是纯绿色环保的先进技术,但企业 排放废水因来源复杂和处理工艺不同,造成处理后水质各不相同,水质恶劣, 因生产废水处理后中水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给循环水系统带来很恶劣的影 响,稍有不慎,将严重影响循环水处理效果,进而严重影响生产系统的运行, 造成停产或设备损害,严重制约了中水回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

  行业内的缓蚀阻垢剂不能解决工业废水在处理成中水过程中,水质不稳 定,杂质离子众多等问题,且不能有效控制了因循环水系统水中的微量物质, 如磷酸根、钙镁离子、碱度、氯离子、以及各种菌群和藻类等造成的严重结 垢和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性能的生产 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 垢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其中PBTC为1,2,4-三羧酸-2-膦酸基丁烷,KW-923是生产废水制中水 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专用高效分散剂。

  优选,所述的有机膦酸类阻垢缓蚀剂为ATMP、HEDP、水解聚马来酸 酐中的一种,其中ATMP为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EDP为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所述ATMP、PBTC为市售产品,本发明提及的ATMP、PBTC的投加 均是指用含量为50%的水溶液。

  所述KW-923可采购于天津科维津宏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所述KW-923 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各原料的投加量均指的是重量份数:

  1)原料配制与投加

  a.打底液配制与投加:首先将30~36份去离子生产用水和5~7.5份异丙 醇依次通过真空泵吸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液面位于搅拌的最低液面以 上,然后从反应釜入口处加入8~12份顺丁烯二酸酐,开启搅拌,常温下搅 拌至固体原料充分溶解;

  b.1号单体溶液配制:将3~4份丙烯酸甲酯和6~9份丙烯酸通过真空 泵分别吸入1号高位槽中,吸完两种原料后,再抽真空3~8分钟,使两种原 料混合均匀,形成1号单体溶液;

  c.2号单体溶液配制:将3~7份AMPS和15~18份去离子生产用水放 入称料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且混合均匀后形成2号单体溶液,用真空泵将 2号单体溶液吸入2号高位槽中;其中AMPS指的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 酸;

  d.引发剂溶液的配制:将2.5~3.0份引发剂和15~18份去离子生产用水 加入到称料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且混合均匀后,形成引发剂溶液,用真空 泵将引发剂溶液吸入到3号高位槽中;

  2)共聚反应

  a.开启反应釜的搅拌器,关闭冷凝器下分流阀门,反应釜夹套内通入 1~2kg/cm2蒸气,将反应釜内打底液加热到70℃,开启3号高位槽的底阀, 将3号高位槽中的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快速滴加到反应釜中,在滴加的同 时监控物料温度,保持引发剂溶液的滴加速度与打底液温度的平稳,加完3 号高位槽中的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后,关闭3号高位槽的底阀;

  b.将反应釜内温度升到80~85℃,然后停止加热,将夹套中蒸气冷凝水 全部放出,同步开启1号高位槽、2号高位槽和3号高位槽的底阀,将1号 单体溶液、2号单体溶液和剩余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滴入反应釜中,保持 滴加速度稳定,1号单体溶液和2号单体溶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 剩余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晚于1号单体溶液和2号单体溶液5分钟完成, 且在整个滴加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95℃;

  c.1号单体溶液、2号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成后,打开冷 凝器下分流阀门,加大夹套内蒸气流量,使反应釜内温度为90~100℃,蒸出 12~15份异丙醇水溶液;

  d.c步骤的蒸馏结束后,反应釜的夹套内通入冷却水,使反应釜内的温 度降到60℃以下,补加12~15份去离子生产用水,停止搅拌和冷却,此时, 反应釜内共聚反应完成,生成料液;

  e.反应釜内共聚反应生成的料液经不锈钢过滤网、脱脂棉两层过滤后, 进行称量和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该药剂以高效分散剂KW-923为基础,配合其他 有机磷羧酸类和铜缓蚀剂等组分,通过与水中碳酸钙、磷酸钙等无机结垢微 晶体及有机微颗粒的吸附、螯合作用,能有效阻止碳酸钙、磷酸钙晶体以及 有机物颗粒形成沉积垢,并有效抑制碳钢、铜的腐蚀速率,达到良好的阻垢、 缓蚀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ATMP为100kg;PBTC为100kg;KW-923为460kg;铜缓蚀剂10kg; 去离子水340kg,将以上原料搅拌均匀即可,搅拌时可适当加温,以50℃以 下为宜,搅拌均匀后出料温度应在40℃以下。

  实施例二

  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ATMP为60kg;HEDP为60kg;KW-923为300kg;铜缓蚀剂0.5kg; 去离子水300kg,将以上原料搅拌均匀即可,搅拌时可适当加温,以50℃以 下为宜,搅拌均匀后出料温度应在40℃以下。

  实施例三

  生产废水制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剂,由以下原料组成:

  ATMP为120kg;水解聚马来酸酐为120kg;KW-923为490kg;铜缓蚀 剂13kg;去离子水460kg,将以上原料搅拌均匀即可,搅拌时可适当加温, 以50℃以下为宜,搅拌均匀后出料温度应在40℃以下。

  以上所述三个实施例中,所指的KW-92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制与投加

  a.打底液配制与投加:首先将300kg去离子生产用水和75kg异丙醇依 次通过真空泵吸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液面位于搅拌的最低液面以上,然 后从反应釜入口处加入115kg顺丁烯二酸酐,开启搅拌,常温下搅拌至固体 原料充分溶解;

  b.1号单体溶液配制:将32kg丙烯酸甲酯和66kg丙烯酸通过真空泵分 别吸入1号高位槽中,吸完两种原料后,再抽真空5分钟,使两种原料混合 均匀,形成1号单体溶液;

  c.2号单体溶液配制:将43kgAMPS和150kg去离子生产用水放入称 料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且混合均匀后形成2号单体溶液,用真空泵将2号 单体溶液吸入2号高位槽中;其中AMPS指的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d.引发剂溶液的配制:将26kg过硫酸铵和150kg去离子生产用水加入 到称料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且混合均匀后,形成引发剂溶液,用真空泵将 引发剂溶液吸入到3号高位槽中;

  2)共聚反应

  a.开启反应釜的搅拌器,关闭冷凝器下分流阀门,反应釜夹套内通入 1~2kg/cm2蒸气,将反应釜内打底液加热到70℃,开启3号高位槽的底阀, 将3号高位槽中的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快速滴加到反应釜中,在滴加的同 时监控物料温度,保持引发剂溶液的滴加速度与打底液温度的平稳,加完3 号高位槽中的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后,关闭3号高位槽的底阀;

  b.将反应釜内温度升到80~85℃,然后停止加热,将夹套中蒸气冷凝水 全部放出,同步开启1号高位槽、2号高位槽和3号高位槽的底阀,将1号 单体溶液、2号单体溶液和剩余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滴入反应釜中,保持 滴加速度稳定,1号单体溶液和2号单体溶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 剩余二分之一的引发剂溶液晚于1号单体溶液和2号单体溶液5分钟完成, 且在整个滴加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95℃;

  c.1号单体溶液、2号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全部滴加完成后,打开冷 凝器下分流阀门,加大夹套内蒸气流量,使反应釜内温度为90~100℃,蒸出 120kg异丙醇水溶液;

  d.c步骤的蒸馏结束后,反应釜的夹套内通入冷却水,使反应釜内的温 度降到60℃以下,补加120kg去离子生产用水,停止搅拌和冷却,此时,反 应釜内共聚反应完成,生成料液;

  e.反应釜内共聚反应生成的料液经不锈钢过滤网、脱脂棉两层过滤后, 进行称量和包装。

  所得产品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水溶液,如分析后产品有效含 量过高可以增加去离子生产用水的量,调整为30%后使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 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