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7.15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00; C08J11/08; C08L67/04; C12N1/00; C09K101/00; C09K17/00; C02F3/28; C02F3/02; C02F3/30; C02F1/78; C05G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包括:将污水依次进行厌氧水解反应、好氧反应、反硝化反应,在上述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污泥;将反硝化反应后水体进一步处理成达国家规定中水标准的中水,中水使用后返回继续进行厌氧水解反应,以及将其产生的活性污泥,制取可降解塑料、微生物蛋白、肥料、土壤改良剂、建筑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变成能循环利用的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厂零排放的生态产业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污水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水解反应,然后引入曝气池进行 好氧反应;
步骤2,将经过好氧反应处理后的水体,引入反硝化反应池进行反硝 化反应;
步骤3,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进一步处理成达到国家规定的 中水水质标准的中水,所述中水在使用后进入城市污水排水管网系统、又 返回到所述厌氧池中以继续执行所述步骤1,
其中,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3时产生活性污泥,将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成为肥料、建筑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可降解塑料,以及对萃取可降 解塑料后的剩余残渣进行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和土 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酸法水解/碱法水解提取微生物蛋白,以及对 提取微生物蛋白后的剩余残渣进行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 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可降解塑料、酸法水解/碱法水 解提取微生物蛋白,以及对提取微生物蛋白后的剩余残渣进行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将所述活性污泥直接经重金属稳定化处理后,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 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中使用硫化氢、硫化钡、硫化钠、硫化钙中的 一种或多种作为稳定剂,以使所述重金属转变成遇水不溶性的重金属硫化 物,或使用硅酸钠所述稳定剂,以使所述重金属转变成硅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
在以碱法水解提取微生物蛋白的情形下,对于以碱法水解提取微生物 蛋白时所形成的重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加热脱水后形成水不溶性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材料包括蛋白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 和综合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
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依次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膜法脱 盐、消毒灭菌,使得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或者,
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依次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消毒灭 菌,使得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用膜法、超声波法、微波法、超临界氧化法、高级化 学氧化法中的任一种代替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 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反应采用载纳米二氧化钛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 和综合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厌氧水解反应时,水中的溶解 氧DO≤1.5mg/L;在进行所述好氧反应处理时,水中的溶解氧DO≥ 3.0mg/L;在进行所述反硝化反应时,水中的溶解氧DO≤2.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 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曝气池、反硝化反应池中均采用悬浮 滤料、卵石、各种砂石料、活性悬浮颗粒污泥、活性污泥、各种塑料制品 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微生物载体,所述微生物载体的用量为1-10%(体积 百分含量)。
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 水处理厂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十二五”规划将要求县级镇、尤其是重点镇建立污水处理厂。目前 全国范围内的县级镇有三万多个,重点镇有一万多个。污水量会随着人口 总量的增加而增加。按照一般预测,中国人口要在2020年至2025年间达 到顶峰,污水量也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最高峰,这个量非常巨大。全国目 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100多座,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 处理厂仅约1/3,不少污水处理厂出现污水未经处理偷排现象,发挥不了建 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尤其我国每天产生含水量80%的湿污泥7.5万 吨,产量巨大且处理费用高,污泥的处理处置普遍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造 成的二次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出现污泥未经稳定化处理,采用购地露天堆 放或农用。致使病原菌、恶臭、重金属等污染环境严重。
虽然有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厂,将一部分处理后出水,采用絮凝法或膜 法深度处理至中水回用;但是由于投资高,不宜推广。
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法,采用机械脱水后,将含水率为80%左右的污 泥,土地填埋或堆肥;或厌氧消化和好养消化后作农肥。而污泥中的重金 属只能部分被稳定化,长期农用仍存在重金属的积累或二次污染问题;又 由于处理后出水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污水处理 厂既不能达到污水和污泥的零排放,又出现不少城镇污水处理厂处于即使 建得起,也养不起的困境。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 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艺,使污水和污泥成为能够循环利用的 资源,形成污水处理厂零排放的生态产业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污泥的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工 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污水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水解反应,然后 引入曝气池进行好氧反应;步骤2,将经过好氧反应处理后的水体,引入 反硝化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反应;步骤3,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进 一步处理成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在使用后进入城市 污水排水管网系统、又返回厌氧池中以继续执行步骤1,其中,执行上述 步骤1至步骤3时产生活性污泥,将活性污泥处理成为肥料、建筑材料和 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可降解塑料、以及对 萃取可降解塑料后的剩余残渣进行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 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酸法 水解/碱法水解提取微生物蛋白,以及对提取微生物蛋白后的剩余残渣进行 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者,将所述活性污泥依次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可降解塑料、酸法水解/碱法 水解提取微生物蛋白,以及对提取微生物蛋白后的剩余残渣进行重金属稳 定化处理,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和土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 将所述活性污泥直接经重金属稳定化处理后,以制取肥料、建筑材料和土 壤改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重金属稳定化处理中使用硫化氢、硫化钡、硫化钠、硫化钙 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稳定剂,以使重金属转变成遇水不溶性的重金属硫化 物,或使用硅酸钠所述稳定剂,以使重金属转变成硅酸盐。
优选地,在以碱法水解提取微生物蛋白的情形下,对于以碱法水解提 取微生物蛋白时所形成的重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加热脱水后形成水不溶性 氧化物。
优选地,建筑材料包括蛋白塑料。
优选地,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依次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 膜法脱盐、消毒灭菌,使得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或者,将 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依次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消毒灭菌,使 得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
优选地,用膜法、超声波法、微波法、超临界氧化法、高级化学氧化 法中的任一种代替臭氧催化氧化反应。
优选地,臭氧催化氧化反应采用载纳米二氧化钛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
优选地,在进行厌氧水解反应时,水中的溶解氧DO≤1.5mg/L;在进 行好氧反应处理时,水中的溶解氧DO≥3.0mg/L;在进行反硝化反应时, 水中的溶解氧DO≤2.0mg/L。
优选地,厌氧池、曝气池、反硝化反应池中均采用悬浮滤料、卵石、 各种砂石料、活性悬浮颗粒污泥、活性污泥、各种塑料制品中的一种或多 种作为微生物载体,微生物载体的用量为1-10%(体积百分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曝气池的前端的水体进行厌氧水解反 应,然后再依次进行好氧处理和反硝化反应处理,将经反硝化反应处理后 的水体进一步处理成达到国家规定的中水水质标准的中水,本发明能够产 生符合国家规定的中水以循环利用,而且本发明还将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 塑料、微生物蛋白、农用复合肥、土壤改良剂等,从而使得污水污泥成为 能够循环利用的资源,形成了一个零排放的生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