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硫化钠尾矿废水再利用工艺

发布时间:2018-9-5 17:30: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0.20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硫化钠尾矿废水的再利用工艺,采用由硫酸铜和硫酸铝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废水处理剂,用于处理含硫化钠尾矿废水,该处理剂无毒、价格低廉,作用快,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能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水资源,该处理剂适用于含硫化钠尾矿废水,具有广泛实用性,可实现较低成本条件下尾矿回水的返回使用,实现了对选矿厂尾矿废水的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硫化钠尾矿废水的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由硫酸铜和硫酸铝组

  成的混合物作为废水处理剂,将处理剂按添加量500-1500g/t添加到废水中,搅拌3-5min,即得处理后尾矿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硫酸铜:硫酸铝按重量比1-2:1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含硫化钠尾矿废水为未处理的含硫化钠尾矿废水。

  说明书

  含硫化钠尾矿废水的再利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化钠尾矿废水的再利用工艺,属于矿物加工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选矿厂尾矿废水堆积在尾矿坝中,使水资源更加拮据的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及土地灌溉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尾矿废水的治理以及再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当前处理选厂废水往往仅考虑悬浮物或pH值等,但在原矿别选过程中使用大量硫化钠,别选后所产生的废水因环保、缺水等问题又必须返回选厂流程中使用时,则往往因硫化钠过量而影响到选厂回收率的提高。

  通常处理选矿厂尾矿废水,使用的是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这类絮凝剂通过桥联作用,将悬浮物絮凝成絮团,故只对悬浮物起到加速沉降的作用,不能消除硫化钠的影响,也不能降低废水的pH值。用此类药剂处理的废水返回流程中使用时,将对本应回收的硫化物(如黄铜矿等矿物)产生抑制作用,达不到废水返回使用的目的。而且使用时需配制成水溶液,添加到废水中时,不易控制其浓度,故使用上也不甚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含硫化钠废水返回选厂使用时,废水中的硫化钠对选厂处理的硫化铜矿物,特别是黄铜矿具有抑制作用,导致选厂铜回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含硫化钠尾矿废水的再利用工艺,用于处理选矿厂排出的含硫化钠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尾矿水返回选矿厂选别流程中循环再利用。

  通常处理选矿厂尾矿废水,使用的是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这类絮凝剂只对悬浮物起作用,且使用不如硫酸铝方便。本方法在设计时既考虑到沉淀悬浮物,又考虑到了消除硫化钠对矿石中的硫化矿的抑制作用,因而采用由硫酸铜和硫酸铝组成的混合药剂作为废水处理剂,并按添加量500-1500g/t添加选矿厂排出的含硫化钠废水,搅拌3-5min,即得处理后废水,采用此混合物比通常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剂有更胜一筹的效果。

  本处理剂中铜离子与废水中的硫化钠反应,生成的硫化铜在流程中还能与其他铜矿物一起得到回收,而硫酸铝则能达到沉淀废水中悬浮物的目的,处理后的废水返回流程中使用时,剩余的硫酸铝还具有选择性絮凝作用。

  该处理剂包括硫酸铜和硫酸铝,为来源极广泛、价廉的无机药剂,其配比为重量比1-2:1,具体使用时,可根据废水中悬浮物和硫化钠含量的多少而定,用量范围为500-1500g/t之间。

  含硫化钠尾矿废水处理剂应用方法极其简单:由于该药剂速溶于水,作用快,向含硫化钠废水中添加废水处理剂,具体用量视此类废水中所含硫化钠的浓度高低而定,由于选厂尾矿排除的废水中的硫化钠残余量与选厂实际使用硫化钠的量有关,不同的选厂又与处理的矿石性质有关,故本药剂的具体使用量就只能根据具体选厂废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处理后废水即可立即返回选厂流程中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中采用的处理药剂来源广泛、无毒、价格低廉;

  2.处理药剂为速溶剂,作用快,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3.采用本工艺处理废水降低尾矿废水的PH值,消除液体中的残余硫化钠和悬浮物,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水资源。

  该含硫化钠尾矿废水处理剂经济上可行,具有广泛实用性,可实现较低成本条件下尾矿回水的返回使用,实现了对选矿厂尾矿废水的循环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