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3.15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IPC分类号F28D7/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热量回收机,通过使加热的废水从上至下以Z字形流动,而干净的冷水则从下至上以Z字形流动,从而进行热交换;在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堆积的通过横向焊接方形导管而构成的热交换板的底面形成有诸如空气排出孔的空气排出结构,使得热交换板的底面不会形成空气层,从而提高了热交换率;在热交换板底面以一定间隔焊接有增强框架,能够防止热交换板的下垂现象,从而提高了生产性和耐久性;在本体侧壁上形成有开关板,从而不仅容易检修内部状态,而且无需分解本体,即可彻底清除残渣;在本体顶棚和侧壁上设置有铁制增强材料和保温材料,因此避免了废水热量损失,而且提高了废水热量回收机的耐久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废水热量回收机,该废水热量回收机是,将通过横向焊接方形 导管(2a)和短管(2b)而构成的热交换板(2)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堆 积,在热交换板(2)两侧结合有隔板(3)(3’)和连接部件(4)(4’),使 短管(2b)和隔板(3)(3’)之间形成的废水下落孔(5)形成于每一层的 相对一侧,从而使热交换板(2)之间流过的废水向下以Z字形流动,通过 连接部件(4)(4’)使每两层相互错开地连接热交换板(2)的两端部,从 而使热交换板(2)内流过的清水向上以Z字形流动,与废水进行热交换; 其中,在热交换管(2)的短管(2b)底面形成有作为空气排出结构的多个 空气排出孔(10)。
2. 一种废水热量回收机,该废水热量回收机是,将通过横向焊接方形 导管(2a)和短管(2b)而构成的热交换板(2)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堆 积,在热交换板(2)两侧结合有隔板(3)(3’)和连接部件(4)(4’),使 短管(2b)和隔板(3)(3’)之间形成的废水下落孔(5)形成于每一层的 相对一侧,从而使热交换板(2)之间流过的废水向下以Z字形流动,通过 连接部件(4)(4’)使每两层相互错开地连接热交换板(2)的两端部,从 而使热交换板(2)内流过的清水向上以Z字形流动,与废水进行热交换; 其中,在热交换管(2)的短管(2b)底面形成有作为空气排出结构的凹槽 (11)。
3. 一种废水热量回收机,该废水 热量回收机是,将通过横向焊接方形 导管(2a)和短管(2b)而构成的热交换板(2)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堆 积,在热交换板(2)两侧结合有隔板(3)(3’)和连接部件(4)(4’),使 短管(2b)和隔板(3)(3’)之间形成的废水下落孔(5)形成于每一层的 相对一侧,从而使热交换板(2)之间流过的废水向下以Z字形流动,通过 连接部件(4)(4’)使每两层相互错开地连接热交换板(2)的两端部,从 而使热交换板(2)内流过的清水向上以Z字形流动,与废水进行热交换; 其特征是,在废水热量回收机(1)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关板(16)。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水热量回收机,其特征是, 所述热交换板(2)的底面形成有增强框架(14)。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水热量回收机,其特征是, 所述废水热量回收机(1)的顶棚(12)和侧壁(18)上设置有铁制增强材 料(17)(19)和保温材料(20)。
6. 一种废水热量回收机,该废水热量回收机是,将通过横向焊接方形 导管(2a)和短管(2b)而构成的热交换板(2)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堆 积,在热交换板(2)两侧结合有隔板(3)(3’)和连接部件(4)(4’),使 短管(2b)和隔板(3)(3’)之间形成的废水下落孔(5)形成于每一层的 相对一侧,从而使热交换板(2)之间流过的废水向下以Z字形流动,通过 连接部件(4)(4’)使每两层相互错开地连接热交换板(2)的两端部,从 而使热交换板(2)内流过的清水向上以Z字形流动,与废水进行热交换; 其中,在热交换管(2)的短管(2b)底面形成有作为空气排出结构的多个 空气排出孔(10),并在废水热量回收机(1)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关板(16)。
说明书
废水热量回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加热的废水和干净的冷水之间相互进行热交换的废水热 量回收机。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在韩国实用新型申请第256619号中提出了将由多个方形导 管横向焊接而构成的热交换板沿上下方向以一定间隔进行堆积,使加热的废 水在热交换板之间从上至下以Z字形流过,同时使干净的冷水在热交换板的 方形导管内从下至上以Z字形流过,从而相互进行热交换的废水热量交换 机。
上述以往的废水热量回收机,在相同体机内使废水和清水的接触面积最 大化,从而具有废水热量回收率很高的优点,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废 水热量回收率会下降,生产率也会降低,且不易进行内部清理,耐久性也较 差。
一般来说,废水内部具有很多气泡,废水在热交换板之间流动时,废水 内的气泡会上升而汇聚,如果没有切实的气泡排出手段,从废水中上升的气 泡将逐渐汇聚于热交换板底面,从而在热交换板底面和废水之间形成空气 层,这样在热交换板底面和流过其下方的废水之间由于气泡而形成空气层的 话,形成的空气层将会防碍在热交换板内部流动的清水和在热交换板底面流 动的废水之间的热交换过程,从而大大降低热交换率(最大降低到40%)。
如果不进行慎重的空气排出处理,将导致废水热量的损失。
此外,热交换板是通过横向焊接金属导管而制成的,当内部流过高压清 水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中央部分将向下弯曲,如果中央部分向下弯曲, 将会防碍废水在热交换板之间流动,不仅降低生产率,而且热交换板的下垂 现象还会损坏构成热交换板的方形导管的焊点(部分焊接),缩短废水热量 交换机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废水中含有很多渣子,因此流过废水的废水热量回收机需要 随时进行内部清理,内部清理方法主要是中断废水热量回收机的工作,将清 水投入废水流入口,在流过废水的空间内流过清水,完成清理,但这种方法 无法彻底排出内部积压的残渣,废水热量回收机内部时常或多或少地堆积着 残渣,影响废水顺利流动,因此降低了生产性,而且当残渣越积越多时,就 不得不分解废水热量回收机,进行清理。
但是,废水热量回收机由于内部压力,大部分内外结构均通过焊接、铆 钉等方法进行坚固结合,因此不易进行分解,分解清理也相当困难,而且在 分解之前无法确认内部残渣的堆积程度。
废水热量回收机内部由清水和废水形成了相当的高压(7~10Kg/cm2), 为了确保对这种高压的耐压效果和外观的美观性,以往的废水热量回收机的 顶棚由铁板制成,形状不是平面,而是圆弧形。
但是,即使顶棚成圆弧形,由于内部的高压,也会出现焊点破损或铁板 自身隆起而破裂的情形,因此缩短了废水热量回收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组成热交换板的多个方形导管中,在为形成 废水下落孔而具有较短结构的方形导管底面,形成了诸如空气排出孔等空气 排出结构,使废水内的气泡能够以Z字形上升,并排出到外部,从而将废水 热量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并确保热交换板和废水之间不会形成空气层,因 此显著提高了热交换率。
在热交换板底面横向焊接增强框架,以防止热交换板下垂现象,从而避 免了随使用时间加长而出现的生产性降低现象,提高了耐久性。这里,增强 框架多少会向热交换板底面下方凸出,但由于增强框架的凸出程度较小,且 防碍废水流动的残渣大部分沉在底部流动,而不会浮在上面,因此由于增强 框架的凸出造成的生产性下降程度是很微小的。增强框架的凸出问题可以通 过稍微加高热交换板之间的间隔而得以解决。
在废水热量回收机的本体一侧形成开关板,并通过螺钉等固定,使其容 易拆卸,从而能够分离开关板,经常检查内部状态。在用清水清理内部时, 可以在清理后分离开关板,从开关板形成的开口部伸入清理工具,从而彻底 清除未被清水除去的残留残渣。
废水热量回收机的顶棚采用平面状,而不是圆弧形,使铁制增强材料的 施工变得容易。在容易施工的平面顶棚上纵横焊接多个铁制增强材料,以加 固顶棚。在侧壁的外表面,只沿垂直方向以一定间隔焊接铁制增强材料进行 加固,使其能够长久承受内部高压。而且由于铁制增强材料凸出于废水热量 回收机的外面,不仅加固了本体,而且使保温材料的设置变得容易,因此可 以通过在废水热量回收机的顶棚和侧壁设置保温材料,将废水热量损失量减 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