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

发布时间:2018-12-17 17:27: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7.02.12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反应器包括有池体、填料、进水管、出水管及通风管等。池体内充填基质填料,并设置通风管,填料上种植植物。反应器每个运行周期包括进水-反应-出水和排空闲置四个阶段,序批式运行,周期重复循环。进水管从上部接入,在反应阶段通过通风管的设置强化了系统底部的复氧,有利于硝化效能的提高。反应完成后由底部出水管排出;随后湿地进入排空闲置阶段,在排空闲置期,反应器完成强化复氧作用,促进了系统硝化效能提高,并有利于污泥的氧化分解,改善反应器的堵塞。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效能高、脱氮效果好、不易堵塞、占地少、无能耗、投资及运行费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有池体、填料、进水管和出 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充填基质填料,池体上部设进水管,下部设出 水管;池体的基质填料中分布有通风管,填料上种植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 于:通风管具有多组,每组由通风立管和水平通风管相互连接组成,通风立 管伸向空中,水平通风管分布在基质填料中。

  说明书

  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污水 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于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报道。现有的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表面流、地下潜流和垂直流等形式,均为连续 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效能低,占地大,特别是由于系统中DO浓度 低,使得硝化效能低而影响脱氮效能;并且存在布水系统复杂及布水不均匀 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间歇 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提高处理效能,减少占地,解决布水均匀性问 题,并可改善湿地系统的淤堵问题,使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池体、填料、通风管、进水管和出 水管等。池体内充基质填料,填料上种植植物,池体上部有进水管,下部有 出水管,池体的基质填料中分布有通风管,通风管可以设置多组,每组由通 风立管和水平通风管相互连接组成,通风立管伸出水面,水平通风管分布在 填料中。

  本反应器采用序批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包括:进水-反应-出水和排 空闲置四个阶段,每阶段按序批方式运行,周期重复循环。间歇进出水, 各阶段的处理过程如下:

  进水:将污水经进水管从池体上部流进池体;

  反应:污水与池体内填料上的微生物和植物充分接触反应,同时通过经 通风管输入的空气,强化系统底部的复氧;

  出水:反应完成后,污水由池体底部的出水管排出;

  排空闲置:使排空污水的系统进入排空闲置期,依靠大气的自然复氧和 通风管通入的空气的强化复氧作用恢复微生物的活性后,再进入下一周期循 环。

  上述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强化自然复氧能力,反应器处理效能高,脱氮能力强。

  反应器采用序批式运行,在反应阶段通过通风管的设置(利用内外温差) 强化了系统底部的复氧;同时,在排空闲置期,由于污水排空,反应器的自 然复氧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硝化菌的活性,有利于系统脱氮效能的提高。

  ②改善了反应器的堵塞。

  在反应器的排空闲置期,对填料上的微生物构建了充分的好氧环境,可 促进污泥自身的氧化分解,防止反应器的堵塞。

  ③简化了布水系统,布水均匀。

  由于反应器按间歇式运行,进水方式为间歇进出水,不存在配水均匀性 问题,无需设置复杂的布水管道系统,出水通过出水管和闸阀从湿地系统底 部排出,无需设置复杂的出水收集系统。

  ④占地少、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本反应器强化了系统的复氧效能,使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大大提高,可增 加池深,有利于减少占地,降低土建投资;反应器无能耗运行,运行费用低; 管理方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