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9 14:46: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4.12.22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IPC分类号E21B41/00

  摘要

  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置,它涉及油田油水井作业操作平台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分体操作台2固定在操作台支柱1的外壁上,分体操作台2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台5相对固定而成,每个半圆台5的一端设有井口流程缺口8,在井口流程缺口8一侧的半圆台5上固定有背钳桩11。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操作台固定在操作台支柱的外壁上,降低了操作台的高度,不但是上、下操作台方便,而且也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操作台采用分体结构,减小了体积,利于安装、拆卸和运输;在操作台上安装了背钳桩,当油管起出和下入时,用于卡管子用的管子钳的钳把可靠在背钳桩上,可节省许多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置,它由操作台支柱(1)、 分体操作台(2)、污油污水回收装置(3)、污油污水管(4)、背钳桩(11)组成;污 油污水管(4)的一端与污油污水回收装置(3)相连接,污油污水管(4)的另一端与 分体操作台(2)相连接,分体操作台(2)固定在操作台支柱(1)的外壁上,其特征 在于分体操作台(2)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台(5)相对固定而成,每个半圆台(5)的一 端设有井口流程缺口(8),在井口流程缺口(8)一侧的半圆台(5)上固定有背钳桩 (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 置,其特征在于半圆台(5)由半圆形内筒(6)、加固铁筋(7)、漏斗形板(15)、小 漏斗板(17)、紧固夹板(14)、污油污水出口管(10)、边板(12)、固定角板(13)、 格网踏板托架(18)、格网踏板(19)组成;漏斗形板(15)的内端与半圆形内筒(6) 外壁的下部一侧固定连接,小漏斗板(17)固定在半圆形内筒(6)外壁下部的另一 侧上,漏斗形板(15)和小漏斗板(17)相邻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漏斗形板(15)的 上侧形成大漏斗仓(9),小漏斗板(17)的上侧形成小漏斗仓(16),大漏斗仓(9) 和小漏斗仓(16)相连通,小漏斗板(17)外壁的下侧固定有污油污水出口管(10), 格网踏板托架(18)的一端与漏斗形板(15)的外端固定连接,格网踏板托架(18) 的另一端与半圆形内筒(6)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靠近半圆形内筒(6)的两根格 网踏板托架(18)之间固定有加固铁筋(7),格网踏板(19)固定在加固铁筋(7)外侧 的格网踏板托架(18)上,边板(12)固定在井口流程缺口(8)一侧的漏斗形板(15) 上,边板(12)与背钳桩(11)固定连接,固定角板(13)固定在井口流程缺口(8)另 一侧的漏斗形板(15)上,紧固夹板(14)固定在半圆形内筒(6)外侧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 置,其特征在于操作台支柱(1)由上法兰盘(20)、圆柱筒(21)、下法兰盘(22)组 成,上法兰盘(20)的下端与圆柱筒(21)的上端固定连接,下法兰盘(22)的上端 与圆柱筒(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上法兰盘(20)和下法兰盘(22)上分别开有螺栓 孔(25),圆柱筒(21)外侧的下法兰盘(22)的上端开有环形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 置,其特征在于污油污水回收装置(3)由箱体(40)、上吊钩(37)、下拖钩(38)、 横隔板(42)左纵隔板(43)、右纵隔板(44)组成;箱体(40)内的底部形成回收水池 (31),回收水池(31)上端的箱体内固定有横隔板(42),横隔板(42)上部左侧的箱 体(40)内固定有左纵隔板(43),横隔板(42)上部右侧的箱体(40)内固定有右纵隔 板(44),左纵隔板(43)左侧与箱体(40)的内壁之间形成泵房(33),左纵隔板(43) 与右纵隔板(44)之间的箱体(40)内形成作业工具房(34),右纵隔板(44)右侧与箱 体(40)的内壁之间形成操作台放置箱(35),上吊钩(37)固定在箱体(40)上部的左 右两侧上,下拖钩(38)固定在箱体(40)左右两侧下部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 置,其特征在于在污油污水出口管(10)与污油污水管(4)之间增加有操作台接水 池(50),操作台接水池(50)的一端与污油污水出口管(10)相连接,操作台接水 池(50)的另一端与污油污水管(4)相连接。

  说明书

  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水井作业操作平台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由本人申请的,公开号为CN1532371A,发明名称为“组合式油水井作业 平台”的发明专利,在将井内返出的油和水集中回收、保护油水井周边环境、 节约资源、给作业工人提供良好操作条件方面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但在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平台还存在以下缺点:(1)该平台较高,起油管和下油管比 较费力,如果失脚从平台上掉下容易摔伤;(2)平台过于整体化,不利拆卸和 安装;(3)平台功能过于单一,当井内油管起出和下入时,管子钳只能由工人 手持,无外力可以依靠,往往用不上劲,使劳动强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作业操作台及与其相连的污油污水回 收装置,操作台具有高度适中、不用梯子、起出油管和下入油管操作比较方 便、便于拆卸和安装、油管起下时管子钳有依靠、减轻劳动强度的特点。本 实用新型由操作台支柱1、分体操作台2、污油污水回收装置3、污油污水管 4、背钳桩11组成;污油污水管4的一端与污油污水回收装置3相连接,污 油污水管4的另一端与分体操作台2相连接,分体操作台2固定在操作台支 柱1的外壁上,分体操作台2由两个对称的半圆台5相对固定而成,每个半 圆台5的一端设有井口流程缺口8,在井口流程缺口8一侧的半圆台5上固定 有背钳桩11。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操作台固定在操 作台支柱的外壁上,降低了操作台的高度,不但上、下操作台方便,而且也 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操作台采用分体结构,减小了体积,利于安装、拆卸和 运输;在操作台上安装了背钳桩,当油管起出和下入时,用于卡管子用的管 子钳的钳把可靠在背钳桩上,可节省许多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保留 了已有技术的回收污油污水、保护油井周围环境,节约能源的优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