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23 11:00: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25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IPC分类号C02F1/4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处理池体,所述水处理池体内竖设有磁性吸附墙,所述磁性吸附墙中心具有过水孔,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背面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正面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简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处理池体,所述水处理池体内竖设有磁性吸附墙,所述磁性吸附墙中心具有过水孔,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背面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正面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第三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墙包括前、后壁板和设在前、后壁板之间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正、负极电连接线伸出磁性吸附墙外,前、后壁板中心具有相互连接的内凹陷,所述内凹陷形成所述的过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呈喇叭状,靠近进水口侧的前壁板口径大。

  说明书

  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内河污水治理成为当下环境改善中的重点,然而目前内河污水处理的效率较低,效果有限,而采用磁化絮凝的净化设备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目前实现磁性絮凝物吸附沉淀的设备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该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简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处理池体,所述水处理池体内竖设有磁性吸附墙,所述磁性吸附墙中心具有过水孔,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背面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设在水处理池体内且位于磁性吸附墙正面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带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的位置连接有第三管道。

  进一步的,上述磁性吸附墙包括前、后壁板和设在前、后壁板之间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正、负极电连接线伸出磁性吸附墙外,前、后壁板中心具有相互连接的内凹陷,所述内凹陷形成所述的过水孔。

  进一步的,上述过水孔呈喇叭状,靠近进水口侧的前壁板口径大。

  本实用新型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到水处理池体中,经过磁性吸附墙的过水孔,使水中与磁粉混合的污染颗粒物被磁性吸附墙吸附,而去除污染颗粒的洁净水即通过,从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第一管道中排出(此时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而当处理完一定量的污水后,即开启第一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去除磁性吸附墙的吸力,此时,吸附在磁性吸附墙上与磁粉混合的污染颗粒物即下落,通过一定的进水,该些与磁粉混合的污染颗粒物即从第一管道前段、第三管道和第二管路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内河污水微磁化分离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简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