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1.08.07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IPC分类号C02F9/14; A23L1/33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解决目前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生化难度大、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该处理方法有以下步骤,对海带消化处理前所产生的海带预处理废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对海带消化处理后收取清胶液时剩余的漂浮渣液进行单独分离、过滤,得到的胶液回生产工序;对上述生化处理后的水体与收取清胶液进行后续加工所产生的废水综合后进行物化处理。其具有生化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可增加经济效益、投资少等特点。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方法,有以下步骤:
a、对海带消化处理前所产生的海带预处理废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即对海 带预处理废水进行曝气增氧生化后,再用气浮方式进行渣水分离,分离后得到 的水体进入步骤c;
b、对海带消化处理后收取清胶液时剩余的漂浮渣液进行单独处理;所述漂 浮渣液进行单独处理是这样实现的,或用漂浮渣液生产肥料;或用绞笼式过滤 机过滤、其渣类干化处理胶液回收利用;或外运填埋;或对上述漂浮渣液加入 絮凝剂进行化学絮凝后,经渗滤机进行粗分离,后经精过滤得到的胶液进入海 藻胶生产中的钙化工序。
c、对上述步骤a生物化学处理后的水体与上述收取清胶液进行后续加工所 产生的废水综合后的水体,采用气浮方式进行渣水分离,分离出的水液进行过 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生物化学 处理是这样实现的,在进行曝气增氧生化前,进行海带预处理废水的水质改善 处理,该水质改善处理是在水质改善处理池的待处理废水中投放一种天然石料 烂泥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漂浮 渣液进行单独处理是,对上述漂浮渣液加入絮凝剂进行化学絮凝后,经渗滤机 进行粗分离,后经精过滤得到的胶液进入海藻胶生产中的钙化工序;所述渗滤 机采用下述结构,其有一可运转的外裹滤网布筒状体,筒状体的内腔有一固定 的待滤渣液输送管,待滤渣液输送管有进液端和出液端,筒状体的内腔壁上固 有若干随筒状体运转,并垂直于筒状体的内腔中心轴线的环形或接近环形直导 流板,直导流板将筒状体的内腔分隔成若干腔室,所有腔室由直导流板上开设 的通道口依次接通,所有腔室排列依次为若干过滤腔室、若干渗滤腔室、若干 排渣腔室,所有过滤腔室构成过滤段、所有渗滤腔室构成渗滤段、所有排渣腔 室构成排渣段,上述出液端输出的渣液,主要喷射于过滤段的过滤腔室内,上 述排渣段有排渣口。
说明书
一种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加工业的污水处理,特别与该加工业的污水处理方法有关。
(二)背景技术
现有以海带为主要原料生产海藻酸钠、碘、醇的加工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 中废水排放的情况如下:
1、海带预处理废水
主要指海带消化处理前海带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海带洗涤水。 如以干海带为生产原料必须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水做为提取碘醇的生产原料进 入碘醇生产车间,一般不外排;已经浸泡好的海带进入洗涤工序,该工序产生 大量的洗涤水外排,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30%左右。其主要由微小海带皮、泥 沙、糖胶、醇、甲醛、多糖类胶体、盐分等组成,有机负荷较高,PH值为中性。
2、漂浮渣液
海带经消化处理进入漂浮工序。经漂浮收取清胶液后,剩余弱碱性漂浮渣 液外排,排放渣液量约占总排放量的12%左右。其主要由未完全消化的海带块、 海带纤维、糖胶、海藻酸钠胶液等组成,有机负荷高,其中悬浮物(SS)约占 排放量的95%以上,PH值为8左右。
3、钙析废水
上述收取的清胶液进入钙析工序,进行钙化处理后产生大量的含钙废水, 约占总排放量的40%左右,主要成份有Ca2+、Mg2+、Cl0-、钙化胶颗粒等,PH值 为8-9。
4、脱钙废水
钙析胶进入脱钙工序产生含酸废水,其PH值在2左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 量的3-5%。
5、压榨水 脱钙后的海藻酸经压榨脱水工序排放压榨水,其PH值为2左右,带有少许 海藻胶颗粒,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5%左右。上述3、4、5所述废水可称 谓2中所述收取清胶液对其进行后续加工所产生的废水。
目前,海藻加工企业对上述污水的治理大多采用钙析漂浮渣、沉降固液 分离、综合污水进行曝气生化处理工艺。由于其把前述几种废水集中后处理, 这种集中后的综合水体盐分含量较高,成分复杂,有机负荷波动大,不利于 微生物的生长,必然影响到综合污水进行曝气生化处理的效果,使污水处理 效果不甚理想。另外,由于上述2中的漂浮渣液直接排入到待处理废水中, 其不仅浪费了漂浮渣液中含有的大量胶液,还会对污水处理带来极大不利影 响;其还具有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等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化处理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的问 题,提供一种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任务是在解决上述任务的基础上,从漂浮渣液中回收 胶液,增加经济效益。
为实现发明任务一,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海藻加工业污水处理方法,有以下步骤:
a、对海带消化处理前所产生的海带预处理废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即 对海带预处理废水进行曝气增氧生化后,再用气浮方式进行渣水分离,分离 后得到的水体进入步骤c
b、对海带消化处理后收取清胶液时剩余的漂浮渣液进行单独 处理;所述漂浮渣液单独处理是这样实现的,或用漂浮渣液生产肥 料;或用绞笼式过滤机过滤、其渣类干化处理胶液回收利用;或外 运填埋;或对上述漂浮渣液加入絮凝剂进行化学絮凝后,经渗滤机 进行粗分离,后经精过滤得到的胶液进入海藻胶生产中的钙化工 序。
c、对上述步骤a生物化学处理后的水体与上述收取清胶液进行 后续加工所产生的废水综合后的水体,采用气浮方式进行渣水分离, 分离出的水液进行过滤处理。
本发明对约占总排放量30%左右的海带预处理废水单独进行生 化处理,由于其水质稳定、可生化性较强的特点,在此对其进行生 化处理,克服了现有技术将该部分废水与后续诸多废水综合后进行 生化处理难度大、很难实现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将不 便生化的占总排放量60%左右较大量的后续废水一同进行生化处理 所带来的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对占总排放量30%左右的海带预 处理水进行单独生化处理,除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外,还可大大减少 运行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a的生物化学处理是这样 实现的,在进行曝气增氧生化前,进行海带预处理废水的水质改善 处理,该水质改善处理是在水质改善处理池的待处理废水中投放的 一种天然石料烂泥石。天然石料烂泥石,质地较软,多呈灰色、兰 绿色、棕褐色,在浸泡过程中不会出现疏松、风化现象,其主要含 有量SiO2、Al2O3、Fe2O3、NaO等多种氧化物(百分含量计),Co、Zn、 Sr、Zr、Rb、Ba等十几种元素(PPM级计),经实践证明,运用烂泥 石在对废水上述水质进行改善处理,将使待处理废水水质得到明显 的改善,如水体由浑浊变清、悬浮物增加等,有利于曝气增氧生化。 该烂泥石在我国分布较广,如东北地区、河北、陕西、山东、江苏 等地均有分布。
为实现本发明任务二,在发明任务一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上 述步骤b的漂浮渣液进行单独处理是,对上述漂浮渣液加入絮凝 剂进行化学絮凝后,经渗滤机进行粗分离,后经精过滤得到的胶液 进入海藻胶生产中的钙化工序;该渗滤机采用下述结构,其有一可运 转的外裹滤网布筒状体,筒状体的内腔有一固定的待滤渣液输送管, 待滤渣液输送管有进液端和出液端,筒状体的内腔壁上固有若干随筒 状体运转,并垂直于筒状体的内腔中心轴线的环形或接近环形直导流 板,直导流板将筒状体的内腔分隔成若干腔室,所有腔室由直导流板 上开设的通道口依次接通,所有腔室排列依次为若干过滤腔室,若干 渗滤腔室、若干排渣腔室,所有过滤腔室构成过滤段,所有渗滤腔室 构成渗滤段,所有排渣腔室构成排渣段,上述出液端输出的渣液主要 喷射于过滤段的过滤腔室内,上述排渣段有排渣口。由于该过程使用 的渗滤机具有过滤效果好、可连续化不间断进行的特点,具有较高的 生产效率,能将漂浮渣液中含有的胶液进行较为彻底的回收利用,如 以每吨海带计(冲稀倍数为120倍计)可产生18m3漂浮渣液,经过 前述过滤可得胶液15m3左右,该胶液的胶固含量为1.5‰以上,得成 品海藻酸钠约22公斤左右,以日产1吨海藻酸钠计,每日可回收100 公斤左右的海藻胶成品,能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克服了现 有技术中将漂浮渣液排入到后序,与其它废水综合一同处理所带来的 难度大,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还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以日产一吨海藻酸钠 计,总投资约70万元左右,总装机容量约40KW,综合污水处理费用 (包括电费、人工费、维护费等)每M30.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