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1.08.14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IPC分类号E02B1/00; E02B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洋潮起潮落的自然作用来推动江河下游入海口处的污水通过排污通道排入大海深处(潮水流动大的地方)的方法,在海、河交界处的适当地方建堤坝,在堤坝的一侧修建与河床相接的排污通道,在排污通道与堤坝相邻的一侧建有隔水墙,排污通道与堤坝的另一侧分别建有防洪河床,在堤坝上安装有进水装置,隔水墙上远离海的一端建有出水堤坝,出水堤坝上安装有出水装置,因为潮水起落时会产生有规律性的水流方向,所以堤坝和排污通道要根据潮水流动方向确定,这可从根本上解决存留在海边和江河下游内的污水,使海边和江河下游入海口处的水完全由清净的海水替换,将不会存留任何污染物和上游流下来的污水。
権利要求書
1、一种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河交界处的适 当地方建堤坝[5],在堤坝[5]的一侧修建与河床[1]相接的排污通道[9],在排 污通道[9]与堤坝[5]相邻的一侧建有隔水墙[4],排污通道[9]与堤坝[5]的另一 侧分别建有防洪河床[3],在堤坝[5]上安装有进水装置[6],隔水墙[4]上远离 大海[14]的一端建有出水堤坝[17],出水堤坝[17]上安装有出水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堤 坝[5]的高度、隔水墙[4]的高度与河底[2]的高度均与潮水的高位[11]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排 污通道[9]的体积(流量)须满足河水和污水加落潮时储水渠道[13]内流出的 水的总合体积(总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 水堤坝[17]的高度与防洪河床[3]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河道[1]内建有排沙墙[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储 水渠道[13]由堤坝[5]、河底[2]、防洪河床[3]、储水渠道河床[18]组成。
说明书
一种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方法,尤其是一种入海口处污水的排污方 法。
【背景技术】现在江、河中的污水排入大海时,由于海水、海浪和风的阻力, 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大海,使江河下游与大海的交接处,海边积存大量污水和 漂浮物,这会对环境和空气形成污染,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使人畜无法 接近,特别是夏天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气味更是使人无法忍受,即使上游 经过污水处理,下游入海口处也会由于海潮的冲击和海水的阻力,聚积在河 道下游和海边的水形成静止的死水,长时间也会产生污染和气味,而现有的 河道污水处理办法是在江河入海口处建筑河道堤坝来挡排水,这不会有实质 性的变化,因为只有落潮时才能运行排水,首先排出是混合的海水与污水, 顺海潮水流流向大海深处,最后排的才是河水与污水,这样河水不会完全排 出,所以长潮时河水与污水又顺长潮潮水反流回河床内,部分流向海边并聚 积在海边的浅水中。这样反复运行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对近海产生大面积污 染。
【发明内容】本发明完全克服了这种现象,是一种最理想的改造河道及海边 污水,污染物的方法。
一种治理入海口处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河交界处的适 当地方建堤坝,在堤坝的一侧修建与河床相接的排污通道,在排污通道与堤 坝相邻的一侧建有隔水墙,排污通道与堤坝的另一侧分别建有防洪河床,在 堤坝上安装有进水装置,隔水墙上远离海的一端建有出水堤坝,出水堤坝上 安装有出水装置,因为潮水起落时会产生有规律性的水流方向,所以堤坝和 排污通道要根据潮水流动方向确定。
为了使上游流下的河水和污水不会在河床内停留产生静水,堤坝的高 度、隔水墙的高度与河底的高度均与潮水的高位等高。
排污通道的体积(流量)必须满足河水和污水加落潮时储水渠道内流出 的水的总合体积(总流量)。
为防洪水设置了防洪河床,其高度满足洪水通过即可,出水堤坝的高度 与防洪河床的高度相同,沙石直接通过排沙墙的作用从排污通道排出。
本发明利用海洋潮起潮落的自然作用,在落潮时首先由储水渠道内净水 来推动江河下游入海口处的污水,通过排污通道排入大海深处(潮水流动大 的地方),最后流出的是净水。长潮时污水不再返回,从根本上解决了存留 在海边和江河下游内的污水污染问题,使海边和江河下游入海口处的水完全 由清净的海水替换,不存留任何污染物和上游流下来的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