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2.07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46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左侧安装有污水入水管,所述沉淀池右侧顶端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右侧的沉淀池底部固定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下部和第二隔板上部重叠,且成形过水通道,第二隔板右侧形成出水槽,出水槽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通过第一水泵连通立体混合槽上部;输水管还连通有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连通有氯化钠溶解槽;立体混合槽连通蓄水池,蓄水池连通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电离氯化钠产生具有强灭菌作用的自由基Cl·,由于可以通过电离实时形成,且氯化钠常见廉价,无危险,因此节省了场地,同时通过立体混合槽等加快了灭菌过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左侧安装有污水入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右侧顶端固定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右侧的沉淀池(1)底部固定有第二隔板(4);第一隔板(3)下部和第二隔板(4)上部重叠,且成形过水通道(5),第二隔板(4)右侧形成出水槽(6),出水槽(6)连通有输水管(7),输水管(7)通过第一水泵(14)连通立体混合槽(8)上部;输水管(7)还连通有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9),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9)连通有氯化钠溶解槽(10);所述立体混合槽(8)包括外壳(81),外壳(81)外部固定有第一电机(82),第一电机(82)连接有转轴(83),转轴(83)上固定有双螺旋状搅拌柱(84),双螺旋状搅拌柱(84)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横向搅拌柱(85);外壳(81)底部通过连通管(11)连通有蓄水池(12),蓄水池(12)连通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钠溶解槽(10)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连接于螺旋搅拌叶(1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1)外部外凸成形有挡环(86),外壳(81)通过挡环(86)安装在安装架(87)上;所述外壳(81)顶部固定有挂耳(88)。
说明书
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区域生活废水快速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污水沉淀后过滤,然后再加入灭菌的化合物法,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盐、溴化物、碘化物等进行灭菌,而这些物质存在安全性差,运输和储存易造成泄漏和爆炸事故等问题,而且;另外多化学药剂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随着新农村和生态小区建设,在规划小区域污水循环利用时,需要建设社区或小区域污水的灭菌处理设备,用于将生活污水初净,灭菌转作绿化或浇灌用水;传统加药灭菌法,需建造庞大的处理设施、设备投资昂贵,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受限于占地空间和靠近人居,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社区或小区域污水的灭菌处理的废水快速灭菌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少,无需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补充,使用方便,通过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电离氯化钠产生具有强灭菌作用的自由基Cl·,由于可以通过电离实时形成,且氯化钠常见廉价,无危险,因此节省了场地,同时通过立体混合槽等加快了灭菌过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快速灭菌装置,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左侧安装有污水入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右侧顶端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右侧的沉淀池底部固定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下部和第二隔板上部重叠,且成形过水通道,第二隔板右侧形成出水槽,出水槽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通过第一水泵连通立体混合槽上部;输水管还连通有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连通有氯化钠溶解槽;所述立体混合槽包括外壳,外壳外部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双螺旋状搅拌柱,双螺旋状搅拌柱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固定有横向搅拌柱;外壳底部通过连通管连通有蓄水池,蓄水池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氯化钠溶解槽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连接于螺旋搅拌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壳外部外凸成形有挡环,外壳通过挡环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外壳顶部固定有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