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2.06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IPC分类号F28D2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热水调节箱,其中,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接,其特征在于:废水存储池子内设螺旋状存储池热交换管,存储池热交换管、一级热交换箱和二级热交换箱的进水端分别连通净水引入管;所述一级热交换箱的内部横向设置上下两排一级热交换箱内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左端相互连通,并最终连接一级热交换箱进液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右端直接连接二级热交换箱。该系统设置了三处对废水进行热交换的结构,对经过热交换的废水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其剩余热量,最后将废水排出,这不仅增加了废水的热转化速率,还增加了热转化率,避免废水中残留过多热量,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热水调节箱,其中,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接,其特征在于:废水存储池子内设螺旋状存储池热交换管,存储池热交换管、一级热交换箱和二级热交换箱的进水端分别连通净水引入管,其出水端连接净水排出管,净水排出管的末端连接带有热水排出管的热水调节箱;所述一级热交换箱的内部横向设置上下两排一级热交换箱内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左端相互连通,并最终连接一级热交换箱进液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右端直接连接二级热交换箱;在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外周包裹着外管,外管与一级热交换箱内管之间形成空腔,外管的两端通过连通管连接,并分别连接一级热交换箱净水进管和一级热交换箱净水出管;所述二级热交换箱内设热交换网,热交换网的前侧上方设置二级热交换箱净水出管,热交换网的后侧下方设置二级热交换箱净水进管;在二级热交换箱的右侧设置排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废水存储池子和一级热交换箱之间的连接管上以及二级热交换箱和废水净化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网包括两侧的竖直侧通水管,以及侧通水管之间的网状交换管。
说明书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属于废水再利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染整工艺中,多次需要使用高温溶液,这些液体大多含有重金属的姑娘其他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因此这些溶液不能直接回收利用,人们会对其进行净化后排除。然而,这些沸水中含有大量热量,直接排放会导致这部分余热的浪费,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废水的预热可以节省能源。目前,已有的废水余热回收系统都是一次性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沸水中依然会存在大量热量,这些系统的热转化率不高,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从而解决现有废水余热回收设备存在的热转化效率不高,以及余热浪费过多的问题。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热水调节箱,其中,废水存储池子、一级热交换箱、二级热交换箱、废水净化装置通过管道顺次连接,其特征在于:废水存储池子内设螺旋状存储池热交换管,存储池热交换管、一级热交换箱和二级热交换箱的进水端分别连通净水引入管,其出水端连接净水排出管,净水排出管的末端连接带有热水排出管的热水调节箱;所述一级热交换箱的内部横向设置上下两排一级热交换箱内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左端相互连通,并最终连接一级热交换箱进液管,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右端直接连接二级热交换箱;在一级热交换箱内管的外周包裹着外管,外管与一级热交换箱内管之间形成空腔,外管的两端通过连通管连接,并分别连接一级热交换箱净水进管和一级热交换箱净水出管;所述二级热交换箱内设热交换网,热交换网的前侧上方设置二级热交换箱净水出管,热交换网的后侧下方设置二级热交换箱净水进管;在二级热交换箱的右侧设置排液管。
作为优选方案,在废水存储池子和一级热交换箱之间的连接管上以及二级热交换箱和废水净化装置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水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交换网包括两侧的竖直侧通水管,以及侧通水管之间的网状交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设置了三处对废水进行热交换的结构,对经过热交换的废水重复利用,充分利用其剩余热量,最后将废水排出,这不仅增加了废水的热转化速率,还增加了热转化率,避免废水中残留过多热量,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