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5.25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IPC分类号B24B55/08; 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包括机体、循环池和抛光装置,机体上形成有抛光腔,所述抛光装置设置在抛光腔中,所述抛光腔中还设置有污水导流板,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污水收集槽,所述污水收集槽与抛光腔导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桶,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收集管与污水收集槽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桶中设置若干层有用于吸附或过滤抛光杂质的过滤层,所述污水处理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施加压力通过过滤层的压力阀,所述循环池外置于机体设置,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排液管与循环池连接。其结构简单,可以对抛光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并进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效益。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包括机体、循环池和抛光装置,所述机体上形成有抛光腔,所述抛光装置设置在抛光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腔中还设置有污水导流板,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污水收集槽,所述污水收集槽与抛光腔导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桶,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收集管与污水收集槽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桶中设置若干层有用于吸附或过滤抛光杂质的过滤层,所述污水处理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施加压力通过过滤层的压力阀,所述循环池外置于机体设置,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排液管与循环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过滤层设置在筒体中,所述压力阀设置于桶盖上,所述桶盖通过锁紧机构与桶体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杆和锁槽,所述锁槽设置在桶盖上,所述锁杆一端与桶体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在锁杆卡入锁槽时抵触在桶盖上并将桶盖压紧在桶体上的旋紧件,所述旋紧件与锁杆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机架、抛光轮、转动轴和驱动件,所述机架设置在抛光腔中,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抛光轮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其中一侧壁上摆动设置有摆动杆,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杆一端与连接架铰接,另一端穿出摆动槽设置,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摆动杆在摆动槽中摆动的推顶机构,所述摆动杆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轮,所述抛光轮通过抛光带与调节轮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使调节轮靠近或远离抛光轮的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筒以及调距杆,所述滑移筒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移筒包括开口端和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由开口端可转动的插设在滑移筒中,所述调距杆转动设置在滑移筒中,所述调距杆一端设置有转动扳手,另一端由调节端穿入滑移筒设置并与调节杆螺纹配合,所述滑移筒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调节杆抵压在滑移筒中的锁紧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机构包括顶杆和推顶座,所述推顶座设置在连接架侧壁上并靠近摆动槽设置,所述顶杆穿过推顶座设置并抵触在摆动杆侧壁上,所述顶杆与推顶座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于抛光轮下方位置转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抛光带套设自从动轮、抛光轮以及调节轮外形成从动轮、抛光轮以及调节轮的传动连接。
说明书
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抛光机是常用的抛光加工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有机架、抛光轮和用于驱动抛光轮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装设在机架上,但是现有的抛光机在使用后会产生带有大量抛光废料的污水,这些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抛光废料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现有的抛光机难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净化,而污水也一般也就是排放入收集池中进行集中处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其结构简单,可以对抛光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并进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包括机体、循环池和抛光装置,所述机体上形成有抛光腔,所述抛光装置设置在抛光腔中,所述抛光腔中还设置有污水导流板,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污水收集槽,所述污水收集槽与抛光腔导通,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桶,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收集管与污水收集槽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桶中设置若干层有用于吸附或过滤抛光杂质的过滤层,所述污水处理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施加压力通过过滤层的压力阀,所述循环池外置于机体设置,所述污水处理桶通过排液管与循环池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抛光过程中收集污水,污水通过污水导流板流入污水收集槽,完成对污水的收集,同时污水导流板可以起到防止溅射的作用,避免污水溅出机体,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设置污水处理桶,通过收集管接收污水,收集管上可以设置吸水泵,将污水吸入桶体,再通过压力阀,使得污水通过多层设置的过滤层,完成对污水中金属颗粒以及其他杂质的过滤,这里桶盖上还可以设置有压力检测表,在桶体中压力升到一定程度时,压力检测表发出警报,并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设备自动关闭,提醒工人将内部过滤物取出,作为优选桶盖上还设置有用程序控制开闭的导气管,导气管在污水进入桶体时关闭,在导气管开启同时限制污水进入桶体,使得压缩机压缩的压缩空气进入,加速液体的排放,同时可以加速过滤物的滤干,获得更为干燥的过滤物,这样可以获得能够重复使用的清水,排至循环池进行后续使用,同时通过压力阀使得净化更加快速,提高使用效率,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处理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桶体中,所述压力阀设置于桶盖上,所述桶盖通过锁紧机构与桶体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杆和锁槽,所述锁槽设置在桶盖上,所述锁杆一端与桶体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在锁杆卡入锁槽时抵触在桶盖上并将桶盖压紧在桶体上的旋紧件,所述旋紧件与锁杆螺纹配合。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种锁紧结构,在需要锁紧时,将锁杆翻转进入锁槽,旋紧旋紧件,旋紧件抵压在锁槽周向的外壁上,从而将桶盖压紧在桶体上,在需要松开时,反向松开旋紧件,旋紧件不再抵压桶盖,使得锁杆可以从锁槽中翻出,从而使得桶盖不再受抵压,可以掀起,这种结构简单,同时密闭效果好,保证压力阀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机架、抛光轮、转动轴和驱动件,所述机架设置在抛光腔中,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抛光轮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其中一侧壁上摆动设置有摆动杆,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杆一端与连接架铰接,另一端穿出摆动槽设置,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摆动杆在摆动槽中摆动的推顶机构,所述摆动杆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轮,所述抛光轮通过抛光带与调节轮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使调节轮靠近或远离抛光轮的调节机构。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调节杆可以调节调节轮与抛光轮的间距,使得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可以适配不同长度的抛光带,同时可以通过使调节轮靠近或远离抛光轮实现抛光带的紧张或者放松,提高具有污水处理装置的湿式除尘抛光设备的使用精度以及抛光效果,同时摆动设置摆动杆,摆动杆上转动设置调节轮,在摆动杆摆动时,调节轮同步运动,从而形成抛光带在抛光轮上位置的滑移,从而增加抛光面积,并能对大物件进行更大面积的抛光,同时对侧面辅助抛光,减少大物件的移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筒以及调距杆,所述滑移筒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移筒包括开口端和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由开口端可转动的插设在滑移筒中,所述调距杆转动设置在滑移筒中,所述调距杆一端设置有转动扳手,另一端由调节端穿入滑移筒设置并与调节杆螺纹配合,所述滑移筒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调节杆抵压在滑移筒中的锁紧螺钉。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种调节结构,在锁紧螺钉松动后,调节杆即可在滑移筒中滑移,再通过转动调距杆,由于调节杆与调距杆螺纹配合,实现调节杆在滑移筒中的前后滑移,从而使调节轮靠近或远离抛光轮,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同时结构稳定,操作便捷,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顶机构包括顶杆和推顶座,所述推顶座设置在连接架侧壁上并靠近摆动槽设置,所述顶杆穿过推顶座设置并抵触在摆动杆侧壁上,所述顶杆与推顶座螺纹配合。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动顶杆,顶杆在推顶座中前进或者后退,从而带动摆动杆在摆动槽中摆动来回,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同时调节方便,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于抛光轮下方位置转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抛光带套设自从动轮、抛光轮以及调节轮外形成从动轮、抛光轮以及调节轮的传动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从动轮,同时从动轮设置在抛光轮的下方,而调节轮设置在于抛光轮近乎同一水平高度上,抛光带单独套设在抛光轮与调节轮上时,可以形成弧形的抛光面,抛光带套设在从动轮、抛光轮以及调节轮外时,可以形成竖直平齐的抛光面,使得抛光机具有更大的适配范围,提高抛光设备的使用效果与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