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带有反冲排污技术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2-25 8:57: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28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罐、砂滤罐、出水井和反冲排污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罐内设有初沉池、生化池和清水池,生化池包括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其特征是:反冲排污系统包括反冲排污管道,反冲排污管道与设置于砂滤罐上的第二出液管连接,还连接初沉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其特点是设置反冲排污装置,能够将去除设备内沉积的污泥,避免污物长期积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1)、一体化污水处理罐(2)、砂滤罐(3)、出水井(4)和反冲排污系统;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罐(2)内设有初沉池(23)、生化池(24)和清水池(25),所述生化池(24)包括一级生化池(243)和二级生化池(244);其特征是:所述反冲排污系统包括反冲排污管道(13),反冲排污管道(13)与设置于砂滤罐(3)上的第二出液管(33)连接,还连接初沉池(23)、一级生化池(243)和二级生化池(2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反冲排污管道(13)与初沉池(23)连接处设有第一排污泵(14),所述反冲排污管道(13)与一级生化池(243)连接处设有第二排污泵(15),所述反冲排污管道(13)与二级生化池(244)连接处设有第三排污泵(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反冲排污管道(13)与调节池(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 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1)的进水侧还设有格栅井(5),所述格栅井(5)中倾斜设置有格栅(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第一提升泵(8);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罐(2)内设有初沉池(23)、生化池(24)和清水池(25),所述生化池(24)中设有生物转筒反应器,所述清水池(25)内设有第二提升泵(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生物转筒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筒(242)和驱动装置(11),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电机(111)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112)、从动链轮(114)和传动链(113),所述主动链轮(112)固定在电机(111)上,所述从动链轮(114)固定在生物转筒(2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在电机(111)上,所述齿条环绕在生物转筒(242)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生物转筒(242)包括第一生物转筒(245)和第二生物转筒(246),所述第一生物转筒(245)上设有第一转轴(247),所述第二生物转筒(246)上设有第二转轴(248),所述第一转轴(247)和第二转轴(248)通过联轴器(249)连接,所述第一生物转筒(245)和第二生物转筒(246)内均设有组合填料(2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生化池(24)包括一级生化池(243)和二级生化池(244),所述一级生化池(243)和二级生化池(244)之间通过设置于第一生物转筒(245)和第二生物转筒(246)之间的隔板(28)分隔,所述隔板(28)高度小于转筒的转轴到生化池(24)底部的距离。

  说明书

  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是现有污水处理装置之一,传统的生物转盘是从生物滤池演变而来的,主要是由多个相互间间距较小的转动圆盘固定在横轴上所构成的,通过这些圆盘的连续转动,使生长在盘片上的生物膜交替地与污水和大气相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盘片上,在好氧微生物(即生物膜)的作用下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针对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公告号:CN203256025U,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转盘,包括设有支架法兰的固定支架,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污水槽,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盘片,在盘片中心设有带从动轮的转盘轴,在污水槽外部设有电机,减速机,减速机通过主动轮、传动链与转盘轴的从动轮带动转盘轴转动,盘片是由n个角度为360°/n(n为偶数)的扇形片体组合而成的整圆体,扇形片体包括盘片边、连接盘片边与中心的盘片支撑件和供生物膜生长的网状结构,盘片支撑件与盘片边的连接处设有盘片固定件,在盘片支撑件的中部设有固定孔。

  然而,该装置的生物盘片不具备反冲排污系统,使用时,装置内的污物会沉积,长时间使用后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点是设置反冲排污装置,能够将去除设备内沉积的污泥,避免污物长期积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反冲排污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罐、砂滤罐、出水井和反冲排污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罐内设有初沉池、生化池和清水池,生化池包括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其特征是:反冲排污系统包括反冲排污管道,反冲排污管道与设置于砂滤罐上的第二出液管连接,还连接初沉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反冲排污系统,能够去除初沉池、生化池和清水池中的污泥,避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过高,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反冲排污管道与初沉池连接处设有第一排污泵,反冲排污管道与一级生化池连接处设有第二排污泵,反冲排污管道与二级生化池连接处设有第三排污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初沉池、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对应设置排污泵,能够提高污泥排出的效率。

  优选的,反冲排污管道与调节池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反冲排污管道中,为冲刷污泥而引入的水进入调节池中,能够稀释调节池中的原水,使原水浓度降低,避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过高。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进水侧还设有格栅井,所述格栅井中倾斜设置有格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格栅井,并在格栅井中设置过滤格栅,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去除粗粒、不溶性COD和SS。

  优选的,所述初沉池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溢流管,所述初沉池内还设有内隔板,内隔板一端位于进水口所在侧面,另一端位于溢流管所在侧面,所述内隔板设置于进水口和溢流管之间;所述内隔板上开设有过流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隔板分割初沉池的进水口和溢流管,使进入初沉池的液体能够充分沉淀。

  优选的,所述生物转筒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筒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电机上,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在生物转筒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链传动的方式实现电机和生物转筒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够避免打滑,使生物转筒和电机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在电机上,所述齿条环绕在生物转筒外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齿轮传动,使电机和生物转筒间的动力传递更加平稳,减少附加动载荷、振动、冲击和噪声。

  优选的,所述生物转筒包括第一生物转筒和第二生物转筒,所述第一生物转筒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生物转筒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生物转筒和第二生物转筒内均设有组合填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级生物转筒,能够对污水进行分级净化处理,使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分解更为彻底。

  优选的,所述生化池包括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之间通过设置于第一生物转筒和第二生物转筒之间的隔板分隔,所述隔板高度小于转筒的转轴到生化池底部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生化池分隔为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将一级净化处理和二级净化处理的液体隔开,避免液体合流,影响分级净化的效果,隔板高度较低,当生物转筒转动时,会带动一级生化池中的液体产生旋流,使生化池中的上清液越过隔板,进入二级的生化池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反冲排污系统,能够去除初沉池、生化池和清水池中的污泥,避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过高,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2)设置排污泵,能够提高污泥排出的效率;3)使反冲排污管道中,为冲刷污泥而引入的水进入调节池中,能够稀释调节池中的原水,使原水浓度降低,避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负荷过高;4)结构简单,由于生物转筒为立体空间结构,在同样空间内生物膜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形成了面积巨大的生物膜,整体挂膜性能好;5)转筒的灵活性较好,能够容纳更多的组合填料,具有更多的高活性微生物,处理更多污水;6)处理单位污水占用更小空间,占地面积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