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池

发布时间:2019-3-4 9:22: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6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IPC分类号C02F1/00; B01D53/78; B01D53/52; B01D53/5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除臭液储存箱、预备池和处理池;所述预备池设有集气罩和曝气装置;所述处理池设有填料区、喷洒装置和气流通道;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填料区的上方;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喷嘴与填料区之间;所述集气罩的出气口与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装置连通;所述预备池设有污水导入口和污水导出口;所述处理池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水导出口与入水口连通;该污水处理池能够将臭气和臭源同时处理,大大提高除臭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臭液储存箱、预备池和处理池;所述预备池设有集气罩和曝气装置;所述处理池设有填料区、喷洒装置和气流通道;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填料区的上方;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喷嘴与填料区之间;所述集气罩的出气口与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装置连通;所述预备池设有污水导入口和污水导出口;所述处理池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水导出口与入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液储存箱中填充有除臭液;所述除臭液中除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0.5-0.8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量为40-60m3/m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的高度为0.8-1.5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为0.3-0.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上还设有加压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的喷洒量为2-8L/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 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低于填料区的上表面。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除臭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气味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例如:氨(NH3)、膦(PH3)和硫化氢(H2S);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比如: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被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气味就消失,生物除臭工艺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现今的生物除臭设备中,对收集系统、臭气成分、浓度、风量的设定、生物除臭的动力学模型、生物处理装置均有相关的研究,但均偏向对气体的除臭及水体本身臭源的同时去除,未有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能够将臭气和臭源同时处理,大大提高除臭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除臭液储存箱、预备池和处理池;所述预备池设有集气罩和曝气装置;所述处理池设有填料区、喷洒装置和气流通道;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填料区的上方;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喷嘴与填料区之间;所述集气罩的出气口与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装置连通;所述预备池设有污水导入口和污水导出口;所述处理池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水导出口与入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除臭液储存箱中填充有除臭液;所述除臭液中除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0.5-0.8g/mL。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量为40-60m3/m2/h。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区的高度为0.8-1.5m。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为0.3-0.5m。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装置上还设有加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装置的喷洒量为2-8L/min。

  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低于填料区的上表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备池分离臭气和污水,并在处理池中对臭气和污水同时处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除臭更加彻底;

  2、本实用新型先以喷洒的方式与气流通道中的臭气接触并反应,落入填料区的除臭液与继续与污水反应,臭气及污染源被降解成无害物质溶解在水中排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