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

发布时间:2019-3-5 20:35:3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2.13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B01D21/01; B01D21/08; B01D21/24; C02F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混凝反应池、磁粉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槽和磁泥分离器,沉淀槽下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混凝反应池下端连通;沉淀槽下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磁泥分离器进料口连接;磁泥分离器设置在磁粉混合池上方;磁粉混合池底面设有第一分隔板;絮凝反应池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二分隔板。本发明通过设计第一分隔板增加磁粉混合池中磁粉的混合效果,第一管道循环泵循环增加沉淀浓度、第二管道循环泵和磁泥分离器将沉淀中磁粉重新分离出来重复使用,第二分隔板将絮凝反应池下部高浓度絮凝混合液导入沉淀槽,解决了现有澄清池沉淀效果差及污泥和水排放量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包括混凝反应池(1)、磁粉混合池(2)、絮凝反应池(3)、沉淀槽(4)和磁泥分离器(5),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淀槽(4)下端通过第一管道(401)与混凝反应池(1)下端连通;所述沉淀槽(4)下端通过第二管道(402)与磁泥分离器(5)进料口连接;所述磁泥分离器(5)设置在磁粉混合池(2)上方;所述磁粉混合池(2)底面设有第一分隔板(201);所述絮凝反应池(3)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二分隔板(301);所述沉淀槽(4)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401)上安装有第一管道循环泵(6);所述第二管道(402)上安装有第二管道循环泵(7);所述第三管道(403)上安装有第三管道循环泵(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混合池(2)与絮凝反应池(3)下部设有第一通水口(202);所述第一分隔板(201)上端设置在第一通水口(202)上表面左侧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泥分离器(5)磁粉出口通过第一导管与磁粉混合池(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3)与沉淀槽(4)上部设有第二通水口(302);所述第二分隔板(301)下端设置在第二通水口(302)下表面左下部;所述絮凝反应池(3)上部固定有絮凝搅拌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池(1)上部固定有混凝搅拌器(10);所述混凝反应池(1)一侧面贯穿连通有进水管(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混合池(2)上部固定有磁粉混合搅拌器(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4)右上方设有出水堰(9);所述出水堰(9)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水管(901);所述沉淀槽(4)上部固定有刮泥器(13);所述沉淀槽(4)中部固定有斜板模块(14)。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

  背景技术

  沉淀法是一种传统的固液分离技术,沉淀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密度比水重的固体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从而与水分离。加载絮凝技术属于异相成核,即向水中投加高密度不溶颗粒介质,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性加快絮体形成,促其沉淀。加载絮凝技术逐步得到应用,其中主要种类:砂加载絮凝和磁加载混凝。

  磁加载混凝技术是基于磁分离技术开发的利用化学絮凝、高效磁聚结沉降和高梯度磁分离的技术原理,在磁种加载和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强化分离效果。具体是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助凝剂和磁种,使水中杂质絮凝并与磁种结合,产生高密度磁嵌合絮凝体,由于磁种的重力作用达到絮凝体高效沉降。

  现有在磁粉混合区内添加过程中通过磁粉混合搅拌器搅动混合,在未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絮凝反应池中,在絮凝反应池中上部的液体的絮凝物不多,下部的较多且混合均匀,上部的液体直接越过隔板进入沉淀池中,导致在沉淀池中效果不好,现有的沉淀池一般不进行循环将沉淀物浓度提高,导致排放的污泥量过大,整体沉淀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通过设计的混凝反应池、磁粉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槽、磁泥分离器、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一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循环泵和第三管道循环泵组合,第一分隔板增加磁粉混合池中磁粉的混合效果,第一管道循环泵循环增加沉淀浓度、第二管道循环泵和磁泥分离器将沉淀中磁粉重新分离出来重复使用,第二分隔板将絮凝反应池下部高浓度絮凝混合液导入沉淀槽,解决了现有澄清池沉淀效果差及污泥和水排放量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澄清池,包括混凝反应池、磁粉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槽和磁泥分离器,所述沉淀槽下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混凝反应池下端连通;所述沉淀槽下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磁泥分离器进料口连接;所述磁泥分离器设置在磁粉混合池上方;所述磁粉混合池底面设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絮凝反应池一相对内壁间固定有第二分隔板;所述沉淀槽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管道循环泵;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管道循环泵;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第三管道循环泵。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混合池与絮凝反应池下部设有第一通水口;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端设置在第一通水口上表面左侧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磁泥分离器磁粉出口通过第一导管与磁粉混合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槽上部设有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下端设置在第二通水口下表面左下部;所述絮凝反应池上部固定有絮凝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反应池上部固定有混凝搅拌器;所述混凝反应池一侧面贯穿连通有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混合池上部固定有磁粉混合搅拌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槽右上方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槽上部固定有刮泥器;所述沉淀槽中部固定有斜板模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的混凝反应池、磁粉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槽、磁泥分离器、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一管道循环泵、第二管道循环泵和第三管道循环泵组合,第一分隔板的阻隔作用有效的使磁粉混合搅拌器将其内部的混合体充分搅拌后才越过第一分隔板流入絮凝反应池中,增加了磁粉混合池中磁粉的混合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计的第二分隔板将絮凝反应池下部高浓度絮凝混合液导入沉淀槽,絮凝反应池中的液体在第一分隔板的隔板作用下,絮凝反应池底部快速搅拌混合的混合液体通过第一分隔板下端与沉淀槽间的通道和第一通水口进入沉淀槽中开始进行沉淀,加快沉淀槽中的絮凝沉淀。

  3、本发明通过第一管道循环泵循环和第一管道,将沉淀槽中的絮凝沉淀输送混合到混凝反应池中增加污泥的浓度,加快整体介质重力的混合沉降,增加沉淀物浓度,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循环泵和磁泥分离器将沉淀中磁粉重新分离出来重复使用,第三管道和第三管道循环方便沉淀槽清理排污。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