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1997.04.25
公开(公告)日1997.11.12
IPC分类号A01K61/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水处理装置,本装置由高密高产养殖池(塘)、池(塘)底部的多孔管网、水泵及其吸水管、压力管、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净化水管、排污管组成。其优点在于池(塘)水得到及时有效地净化,池(塘)有害物质能及时排除,因此为池(塘)高密高产水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净化后的含充足溶解氧的优质水,流回到池(塘)中循环使用,从而有利于水产、鱼类的生长又节约了用水,便于普遍推广。
翻译権利要求書
1、一种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水处理装置,它主要由不透水的 高密高产养殖池(1)、多孔管网主管(2)、多孔管网支管(3) 、吸水管(4)、水泵(5)、压力管(6)、高效多功能-耐久 净水装置(7)、净化水管(8)和排污管(9)组成,其特征在 于高密高产养殖池(1)底部设置有多孔管网主管(2)及多孔管 网支管(3),多孔管网主管(2)通过吸水管(4)与水泵(5) 连接,水泵(5)通过压力管(6)与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 (7)连接,净化水管(8)从净水装置(7)伸入养殖池中,净 水装置(7)的一侧还设有排污管(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多 功能-耐久净水装置(7)由外壳(731),水力驱动充氧器 (707),气浮室(709)、沉砂室(713)、悬浮坭渣室 (715),滤层(737)和气水反冲管路构成,其中的水力驱 动充氧器(707)一端与压力管(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 阀(708)和冲洗阀(724)连接,进水阀(708)伸入气 浮室(709)内,气浮室设有排浮渣槽(710),排浮渣管 (711),气浮排坭管(712)和沉砂室(713),在沉砂 室(713)中设有隔板(738)和配水落水管(714),配 水落水管(714)与配置在悬浮坭渣室(715)底部的配水总 管(716)连接;其中的滤层(737)依次由砂层(718), 小石子层(719)和石子层(720)组成,设在滤层(737) 底部的冲洗总管(721),冲洗支管(735)构成气水反冲管 路,排污收集管(725)通过冲洗排污竖管(726)与排污管 (9)连接,而冲洗总管(721)分别与从冲洗阀(724)伸 出的竖管和清水排出管(722)连接,通过净化水管(8)与养 殖池(1)连通;在滤层(737)与外壳(731)之间设有局 部的连通槽(717),设在滤层(737)下方的悬浮坭渣室 (715)的底部装有排砂管(732),排坭管(733),它 们分别与排污管(9)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密水产养 殖池(1)的深度H为1-4米,面积S为0.1-2000平方 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每小时 的设计水量(Q1)为池总水量(Q2)的0.2-5倍,扬程为1 0-50米。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管网主 管(2)的设计流量(Q3)等于水泵(5)的设计流量(Q1), 流速V1等于每秒1-5米。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多孔管网 主管(2)连接的多孔管网支管(3)的设计间距为a1=20- 1000毫米,其数量为n2;其流量为Q4=Q1/n2,、流速V3 为每秒1-5米;均布于多孔管网支管(3)的孔直径为d1=1 -300毫米,孔内设计流速V2为每秒2-10米。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是高效多功 能-耐久净水装置(7)的设计流量Q5等于水泵(5)的设计流 量Q1。
说明书
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塘)水处理装置,特别 涉及一种新型的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于一体的高密高产养殖池 (塘)水质处理及池(塘)水循环使用的装置。
现有水产养殖池(塘)的水处理,一般采用曝气法,即表面曝 气法或池(塘)底微孔管曝气法,来供给水中生物生长所需的氧量; 而积聚于池底和池(塘)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水中生物的排泄物等) ,则等待年末干塘后再清除出池(塘)外。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 第一,靠自然或人工的气水接触方法,其供氧量是有限的;第二, 池(塘)水中的耗氧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清除,不仅会造 成水体大量缺氧,还会因此而影响水中生物生长,甚至造成水中生 物大量死亡。故现有的水产养殖池(塘)产量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 如鲫鱼年亩产量一般在一吨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池(塘)水产产量超过 每亩10吨,又能为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塘)提供足够溶解氧, 以利于水中生物正常生长,并及时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如水中生 物的排泄等),特提出一种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塘)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塘)水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水处理装置,它主要由不透水的高密 高产养殖池(1)、多孔管网主管(2)、多孔管网支管(3)、吸 水管(4)、水泵(5)、压力管(6)、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 装置(7)、净化水管(8)和排污管(9)组成,其特征在于高 密高产养殖池(1)底部设置有多孔管网主管(2)及多孔管网支 管(3),多孔管网主管(2)通过吸水管(4)与水泵(5)连 接,水泵(5)通过压力管(6)与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7) 连接,净化水管(8)从净水装置(7)伸入养殖池中,净水装置 (7)的一侧还设有排污管(9)。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7)由 外壳(731),水力驱动充氧器(707),气浮室(709)、 沉砂室(713)、悬浮坭渣室(715),滤层(737)和气 水反冲管路构成,其中的水力驱动充氧器(707)一端与压力管 (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进水阀(708)和冲洗阀(724) 连接,进水阀(708)伸入气浮室(709)内,气浮室设有排 浮渣槽(710),排浮渣管(711),气浮排坭管(712) 和沉砂室(713),在沉砂室(713)中设有隔板(738) 和配水落水管(714),配水落水管(714)与配置在悬浮坭 渣室(715)底部的配水总管(716)连接;其中的滤层(737) 依次由砂层(718),小石子层(719)和石子层(720) 组成,设在滤层(737)底部的冲洗总管(721),冲洗支管 (735)构成气水反冲管路,排污收集管(725)通过冲洗排 污竖管(726)与排污管(9)连接,而冲洗总管(721)分 别与从冲洗阀(724)伸出的竖管和清水排出管(722)连接, 通过净化水管(8)与养殖池(1)连通;在滤层(737)与外 壳(731)之间设有局部的连通槽(717),设在滤层(737) 下方的悬浮坭渣室(715)的底部装有排砂管(732),排坭 管(733),它们分别与排污管(9)连接。高密水产养殖池(1) 的深H为1-4米,面积S为0.1-2000平方米(其中0.1系 指养鱼缸)。水泵每小时的设计水量(Q1)为池总水量(Q2) 的0.2-5倍,扬程为10-50米。多孔管网主管(2)的设 计流量(Q3)等于水泵(5)的设计流量(Q1),流V1等于 每秒1-5米。多孔管网主管(2)连接的多孔管网支管(3)的 设计间距为a1=20-1000毫米,其数量为n2;其流量为Q4 =Q1/n2,流速V3为每秒1-5米;均布于多孔管网支管(3)的 孔直径为d1=1-300毫米,孔内设计流速V2为每秒2-10 米。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7)的设计流量Q5等于水泵(5) 的设计流量Q1。
其中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已在中国专利ZL95211208.6 中公开,并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这类产品。其设计流量Q5(米3 /时)=Q1,Q1为水泵的流量。
这种新型的高密高产水产养殖池(塘)水处理装置,具有下列 特点:
(1)池(塘)底部设有多孔管网;
(2)其水质净化、增氧是利用高效多功能-耐久净水装置来 进行的;
(3)增氧(每升含氧量5.5豪克/升以上),净化后的水 回流至池(塘)循环使用;
(4)被分离出来的有害物质(如水中生物的排泄物等),则 被排放到池外,作肥料或作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