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改进污泥螺旋输送技术

发布时间:2019-4-6 13:47: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3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IPC分类号B65G33/34; B65G33/14; B65G33/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包括U型槽和设置在U型槽内的螺旋叶片,还包括封闭在U型槽上部的顶盖,所述螺旋叶片左端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电机,螺旋叶片右端与第二连接轴连接,通过第二转动轴与轴承套设连接在U型槽右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叶片右端与第二连接轴连接,通过第二转动轴与轴承套设连接在U型槽右壁上,使螺旋叶片不易变形或已变形的螺旋叶片不易发生跳动,从而改善污泥易堆积,较难输送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包括U型槽(1)和设置在U型槽(1)内的螺旋叶片(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在U型槽(1)上部的顶盖(2),所述U型槽(1)左端外壁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与螺旋叶片(3)左端通过第一转动轴(4)连接,螺旋叶片(3)右端与第二转动轴(5)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5)与固定连接在U型槽(1)右壁上的轴承(16)套设连接,所述U型槽(1)右端上侧开有进料口(7),U型槽(1)左端下侧开口设有一个缓料箱(8),所述缓料箱(8)下端开有排料口(9),所述U型槽(1)下端连接有支架(13),支架(13)下端连接有底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为可开合结构,顶盖(2)一侧下端与U型槽(1)通过液压合页(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料箱(8)外壁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下端设有第二电机支架(18),所述第二电机(10)与设置在缓料箱(8)内的第三转动轴(11)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11)上连接有刮料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12)有两块,且两块刮料板(12)拼接为S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1)下端连接有3~5个支架(13),每个所述支架(13)下端均连接有底座(15),每个所述支架(13)与底座(15)之间均设有减震器(14)。

  说明书

  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全国各地城镇广泛建立各种大、小型污水处理厂,相应地,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沉积急据增加,需要处理的污泥量越来越多,处理的速度也需加快,污泥浓缩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很大隐患,因此对污泥的处理十分重要。否则,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又将成为一种难已处置的重大污染源。

  目前,在处理污泥过程中,由于污泥含水量高、粘性强、易缠绕的特点,目前所用的污泥无轴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刚度较弱,在制造、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变形后的螺旋叶片在自转过程中容易发生跳动,造成污泥堆积在底部无法输送。目前所用的污泥无轴螺旋输送机在排料口处也会发生污泥堵塞,且在工作时震动较大,会有很大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污泥螺旋输送机的螺旋叶片发生变形跳动,从而使污泥易堆积,较难输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污泥螺旋输送装置,包括U型槽和设置在U型槽内的螺旋叶片,还包括封闭在U型槽上部的顶盖,所述U型槽左端外壁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螺旋叶片左端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螺旋叶片右端与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固定连接在U型槽右壁上的轴承套设连接,所述U型槽右端上侧开有进料口,U型槽左端下侧开口设有一个缓料箱,所述缓料箱下端开有排料口,所述U型槽下端连接有支架,支架下端连接有底座。

  工作原理: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由于螺旋叶片右端与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固定连接在U型槽右壁上的轴承套设连接,第二转动轴跟随螺旋叶片在轴承内壁转动,同时可以使螺旋叶片不易变形或已变形的螺旋叶片不易发生跳动,从而改善污泥易堆积,较难输送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为可开合结构,顶盖一侧下端与U型槽通过液压合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料箱外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设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缓料箱内的第三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连接有刮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板有两块,且两块刮料板拼接为S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下端连接有3~5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下端均连接有底座,每个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均设有减震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螺旋叶片右端与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固定连接在U型槽右壁上的轴承套设连接,可以使螺旋叶片不易变形或已变形的螺旋叶片不易发生跳动,从而达到改善污泥易堆积,较难输送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顶盖设置为可开合结构,顶盖一侧下端与U型槽通过液压合页连接,可以达到在污泥堵塞时,可打开顶盖通过人工清理污泥,也可以在螺旋叶片损坏时更方便修理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槽左端下侧开口设有一个缓料箱,且缓料箱外壁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外表面连接有刮料板,可以达到改善污泥在排料口堵塞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块刮料板,且两块刮料板拼接为S型结构,达到改善污泥在排料口堵塞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和底座之间设有减震器,可以达到改善输送机在工作过程中震动较强,噪音较大的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