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初沉池、中和池、絮凝池、膜池和清水池;初沉池中设置有刮泥机,中和池中设置有中和搅拌机和pH计,中和池顶部设置有碱加药装置;絮凝池中絮凝搅拌机,位于絮凝池顶部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器;膜池中设置有平板陶瓷膜和液位计,平板陶瓷膜通过第一管道与清水池连通,位于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自动阀和产水泵,清水池中设置有反洗泵和供水泵,反洗泵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自动阀左侧的第一管道上;本实用新型矿山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废水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依次顺序连接的初沉池、中和池、絮凝池、膜池和清水池;所述初沉池中设置有刮泥机,位于所述初沉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泵;所述中和池中设置有中和搅拌机和pH计,所述中和池顶部设置有碱加药装置,所述碱加药装置通过碱加药泵与中和池连通;所述絮凝池中絮凝搅拌机,位于絮凝池顶部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器,所述絮凝剂加药器通过絮凝剂加药泵与所述絮凝池连通,位于所述絮凝剂加药器中还分别设置有絮凝剂搅拌机和絮凝加药液位开关;所述膜池中设置有平板陶瓷膜和液位计,所述平板陶瓷膜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自动阀和产水泵,所述清水池中设置有反洗泵和供水泵,所述反洗泵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自动阀左侧的第一管道上,所述供水泵外接有第三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泥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加药装置中设置有碱加药液位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水 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中还设置有清水液位开关。
说明书
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容易造成下水管道堵塞,以及导致水环境严重污染;现有技术中的矿山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大型的沉淀池进行水中颗粒、矿渣沉淀来实现的,但是占地面积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并且沉淀池处理后的矿山污水仍然达不到生产用水要求,最终致使资源污染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矿山废水处理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依次顺序连接的初沉池、中和池、絮凝池、膜池和清水池;所述初沉池中设置有刮泥机,位于所述初沉池底部设置有污泥泵;所述中和池中设置有中和搅拌机和pH计,所述中和池顶部设置有碱加药装置,所述碱加药装置通过碱加药泵与中和池连通;所述絮凝池中絮凝搅拌机,位于絮凝池顶部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器,所述絮凝剂加药器通过絮凝剂加药泵与所述絮凝池连通,位于所述絮凝剂加药器中还分别设置有絮凝剂搅拌机和絮凝加药液位开关;所述膜池中设置有平板陶瓷膜和液位计,所述平板陶瓷膜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自动阀和产水泵,所述清水池中设置有反洗泵和供水泵,所述反洗泵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自动阀左侧的第一管道上,所述供水泵外接有第三管道。
作为优选,上述的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膜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泥泵。
作为优选,上述的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碱加药装置中设置有碱加药液位开关。
作为优选,上述的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清水池中还设置有清水液位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矿山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废水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较低,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
1)用平板陶瓷膜代替沉淀池,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利用平板陶瓷膜的拦截能力,使固液分离,出水稳定、清澈;
3)整个系统全自动运行,便于管理、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