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多层污泥低温干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9-4-8 14:28: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干燥机构,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输送待处理污泥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送入热风、实现污泥干化的送风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仓,以及至少两块干燥盘,多块所述干燥盘由上至下按序交错设置于所述干燥仓内部,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之间存在间隙,每块所述干燥盘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一等值夹角,且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的倾斜方向相反,每块所述干燥盘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待处理污泥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污泥自身的重力,并以此为动力完成了污泥的落料,节约了污泥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动力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干燥机构,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输送待处理污泥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送入热风、辅助实现污泥干化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仓(4),以及至少两块干燥盘(5),多块所述干燥盘(5)由上至下按序交错设置于所述干燥仓(4)内部,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5)之间存在间隙,每块所述干燥盘(5)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一等值夹角,且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5)的倾斜方向相反,每块所述干燥盘(5)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待处理污泥穿过的通孔(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4)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开设于所述干燥仓(4)顶部中心偏左或中心偏右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料口(3)开设于所述干燥仓(4)顶部中心偏左的位置时,所述干燥仓(4)内最上方的干燥盘(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顺时针夹角;当所述进料口(3)开设于所述干燥仓(4)顶部中心偏右的位置时,所述干燥仓(4)内最上方的干燥盘(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逆时针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4)的底部开设有一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开设于所述干燥仓(4)顶部中心偏左或中心偏右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4)的底部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3°,所述干燥仓(4)底部向所述出料口(12)方向倾斜,所述出料口(12)与储料仓(1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污泥 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4)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设备维护时使用的人孔(11),以及用于实现空气流通的进风口(9)及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设置于所述进风口(9)的上方;所述进风口(9)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干燥盘(5)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匹配对应,每个所述进风口(9)均固定设置于与其相对应的干燥盘(5)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干燥盘(5)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一等值夹角,所述等值夹角的范围为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盘(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待处理污泥穿过的通孔(51),所述通孔(51)的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干燥仓(4)内干燥盘(5)上通孔(51)的孔径,沿其所属的干燥盘(5)在所述干燥仓(4)内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3)相匹配,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一进料仓(1)及与所述进料仓(1)相匹配的污泥成型机(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一热泵(7)及送风阀门(8),所述热泵(7)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10)借助管道(6)相连通,所述热泵(7)的出风口与每个所述进风口(9)借助管道(6)相连通,所述送风阀门(8)设置于所述热泵(7)与所述进风口(9)之间。

  说明书

  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重力、节约处理过程中能耗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属于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量也不断增加。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为了进行污泥的固液分离,必须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目前常见的脱水方式有机械脱水和干化脱水,一般而言,机械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最低只能到60%,而干化脱水污泥的含水率则可以达到10%,由于两者间的显著差异,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干化的方式进行污泥脱水。又由于高温干化易产生臭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在保证干化效果的同时克服上述污染问题,低温干化成为业内的主流。

  目前污泥低温干化设备的传送都是采用皮带传送或犁耙翻动,这种传送方式不仅需要消耗较大的动力,而且在经过长期使用后,传送装置还很容易出现损耗、故障等问题,设备的维护成本也十分高昂。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较大程度地节约污泥低温干化所需要的能耗、尽可能地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的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就成为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利用重力、节约处理过程中能耗的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多层污泥低温干化装置,包括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干燥机构,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输送待处理污泥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干燥机构内送入热风、实现污泥干化的送风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仓,以及至少两块干燥盘,多块所述干燥盘由上至下按序交错设置于所述干燥仓内部,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之间存在间隙,每块所述干燥盘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一等值夹角,且相邻两块所述干燥盘的倾斜方向相反,每块所述干燥盘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待处理污泥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干燥仓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干燥仓顶部中心偏左或中心偏右的位置。

  优选地,当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干燥仓顶部中心偏左的位置时,所述干燥仓内最上方的干燥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顺时针夹角;当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干燥仓顶部中心偏右的位置时,所述干燥仓内最上方的干燥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逆时针夹角。

  优选地,所述干燥仓的底部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干燥仓顶部中心偏左或中心偏右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干燥仓的底部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3°,所述干燥仓底部向所述出料口方向倾斜,所述出料口与储料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干燥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用于设备维护时使用的人孔,以及用于实现空气流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进风口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干燥盘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匹配对应,每个所述进风口均固定设置于与其相对应的干燥盘下方。

  优选地,每块所述干燥盘与水平面之间均存在一等值夹角,所述等值夹角的范围为2~4°。

  优选地,所述干燥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待处理污泥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干燥仓内干燥盘上通孔的孔径,沿其所属的干燥盘在所述干燥仓内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递减。

  优选地,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进料口相匹配,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一进料仓及与所述进料仓相匹配的污泥成型机。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一热泵及送风阀门,所述热泵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借助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泵的出风口与每个所述进风口借助管道相连通,所述送风阀门设置于所述加热泵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污泥自身的重力,并以此为动力完成了污泥的落料,节约了污泥处理过程中大量的动力成本。这样的结构设置也使得整个设备不再需要采用皮带传送或犁耙翻动的方式输送污泥,既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且缩短了后续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干化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多层干燥盘交错排放,并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装置内部的通风效果也有相应的结构保证,上述结构设置充分地保证了污泥的干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装置整体的干化效率。除上述节能、高效等效果外,本实用新型结构明晰,使用者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组装、改造而获得,装置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为其后续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基础。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良好、节能效果优异,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