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01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IPC分类号C02F103/3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工艺。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由格栅集水池初步过滤后进入调节池;(2)通过加药箱向调节池内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至6.8-7.2;(3)通过微滤分离机去除废水中直径0.5μm以上的悬浮物,然后进入厌氧曝气池;(4)经过厌氧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推流式生物池;(5)废水由最后一子生物池进入好氧池,经过处理的废水向外排出。该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使用成本低,污泥排放量少,可生化性好,处理效果稳定。
权利要求书
1.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盐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成盐度在4%-6%之间的废水,废水由格栅集水池初步过滤后进入调节池,格栅集水池滤除废水中直径2mm以上的悬浮物;(2)通过加药箱向调节池内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至6.8-7.2;(3)通过微滤分离机去除废水中直径0.5μm以上的悬浮物,然后进入厌氧曝气池,厌氧曝气池内设有过滤用纤维球,废水在厌氧曝气池中停留时间是300-400分钟;(4)经过厌氧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推流式生物池,推流式生物池由4-8个前后依次连通的子生物池构成,每个子生物池内均设有半软性填料,第一个子生物池中连接增气泵和脉冲水箱,第一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在0.9-1.1lmg/L,第二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在0.65-0.75lmg/L,往后每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相对于前一个子生物池氧气溶解度降低0.08-0.12mg/L,脉冲水箱产生的间歇式冲击波推动推流式生物池内的水流动;(5)废水由最后一子生物池进入好氧池,好氧池中废水剩余的有机物97%以上为小分子状态物质,向好氧池内的废水补充氧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0.5-1mg/L,中度嗜盐菌将废水中部分小分子状态物质分解,经过处理的废水向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小
分子状态物质主要包括氨基酸和葡萄糖;中度嗜盐菌将废水中80%以上的小
分子状态物质分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推
流式生物池由6个前后依次连通的子生物池构成。
说明书
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产生的废水是高盐度废水,一般含盐量都在6%以上,废水中CODcr不小于7000mg/L,BOD5不小于3500mg/L,悬浮物大于500mg/L,水质不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出。现有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如下:含盐废水经过格栅集水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然后自流进入铁碳微电解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有机物,由废水提升泵进入斜管混凝池进行混凝,向斜管混凝池加入混凝剂;斜管混凝池出水进入第一好氧曝气池吸附和氧化去除有机物,活性污泥回流出水在第一沉池沉淀,活性污泥回流第一好氧曝气池;第一沉池出水进入厌氧池进行水解酸化,池中挂填料,经水解酸化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好氧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第二好氧池出水进入第二沉淀池,沉淀污泥部分回流到第二好氧池,第二沉池出水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向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进一步去除污染物,然后纳管排放。现有食品加工产生的废水工艺存在的不足是:1、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混凝剂,不仅使用成本高,而且产生了大量的污泥等物质,对环境产生影响;2、净水处的废水CODcr和盐度不稳定会影响处理的效果;3、处理工艺复杂,完成整个处理工艺所需的占地面积大,按100m3/d流量,其占地面积需要用到10m*43m。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工艺简单,可生化性好,使用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且污泥排放量少的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盐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成盐度在4%-6%之间的废水,废水由格栅集水池初步过滤后进入调节池,格栅集水池滤除废水中直径2mm以上的悬浮物;(2)通过加药箱向调节池内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至6.8-7.2;(3)通过微滤分离机去除废水中直径0.5μm以上的悬浮物,然后进入厌氧曝气池,厌氧曝气池内设有过滤用纤维球,废水在厌氧曝气池中停留时间是300-400分钟;(4)经过厌氧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推流式生物池,推流式生物池由4-8个前后依次连通的子生物池构成,每个子生物池内均设有半软性填料,第一个子生物池中连接增气泵和脉冲水箱,第一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在0.9-1.1lmg/L,第二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在0.65-0.75lmg/L,往后每个子生物池中的氧气溶解度相对于前一个子生物池氧气溶解度降低0.08-0.12mg/L,脉冲水箱产生的间歇式冲击波推动推流式生物池内的水流动;(5)废水由最后一子生物池进入好氧池,好氧池中废水剩余的有机物97%以上为小分子状态物质,向好氧池内的废水补充氧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0.5-1mg/L,中度嗜盐菌将废水中部分小分子状态物质分解,经过处理的废水向外排出。
作为优选,小分子状态物质主要包括氨基酸和葡萄糖;中度嗜盐菌将废水中80%以上的小分子状态物质分解。
作为优选,推流式生物池由6个前后依次连通的子生物池构成,使用效果最好,具体表现是CODcr去除率达到7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将含盐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成盐度在4%-6%之间的废水,混入生活污水不仅可以适当的降低废水的含盐量同时可以一并处理食品加工厂区内的生活污水,资源利用率高;格栅集水池滤除废水中直径2mm以上的悬浮物,防止后续泵、管路及阀门等部件的堵塞;通过加药箱向调节池内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至6.8-7.2,以便后续排出水符合PH值的要求;通过微滤分离机去除废水中直径0.5μm以上的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植物纤维和不明悬浮颗粒,废水在厌氧曝气池中停留时间是300-400分钟,废水在厌氧曝气池中溶解氧迅速减少,厌氧菌开始活跃,水中蛋白质、纤维、糖分等大分子物质在通过厌氧菌水解酸化后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成氨基酸、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为后期的好氧处理做好准备;推流式生物池中第一个子生物池内的好氧菌活性最高,将废水中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分解,通过脉冲水箱产生的间歇式冲击波推动废水流动,防止了不同子生物池之间的污水回流,由于每个子生物池内中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消耗了水中的氧气,水中的氧气逐个递减,厌氧菌与兼氧菌活性逐个增加,好氧菌的活性逐个递减,因而在推流式生物池中好氧菌的新陈代谢分解小分子有机物与厌氧菌的水解酸化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共同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废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更加充分,CODcr去除率达到了71%,推流式生物池减少了短时间内盐度变化对生物段的冲击,由于是其流动方式是通过间歇式进水,给予了推流式生物池内充分的混合时间,减小了盐度变化对处理稳定性的影响;废水由最后一子生物池进入好氧池,废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0.5-1mg/L,好氧菌开始活跃,中度嗜盐菌将废水中部分小分子状态物质分解,使水质达到直接向外排放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综上所述,该食品加工产生的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使用成本低,污泥排放量少,可生化性好,处理效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