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6.05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11/00
摘要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包括带有内腔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一侧顶端设置进水口,相对一侧顶端设置出水口和回流口,所述的回流口经回流泵与所述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腔由挡板从左至右依次平行竖直设置形成颗粒污泥回收区;各个所述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均设有观察窗口和带有排泥阀的排泥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有效回收颗粒污泥的同时按照粒径分类收集;②维持厌氧环境,使厌氧菌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③能够根据工况和颗粒污泥特性调整回流量,灵活控制水流速度,提高收集和分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内腔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一侧顶端设置进水口,相对一侧顶端设置出水口和回流口,所述的回流口经回流泵与所述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腔由挡板从左至右依次平行竖直设置形成颗粒污泥回收区;各个所述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均设有观察窗口和带有排泥阀的排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为长方体构型,所述的装置本体的长:宽:高比例为4-6: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呈长方形,所述的挡板宽度等于所述的装置本体宽度,所述的挡板高度等于所述的装置本体高度的1/2-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间距及其数量根据颗粒污泥粒径筛分程度,同时结合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装置本体时的水平流速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底部呈四棱锥形,水平倾角α为45-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口由有机玻璃制成,设于所述的装置本体高度的1/2-2/3处。
说明书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废水处理领域的主流技术。其中,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运行费用低,处理能力高,能回收能源物质等优点,拥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然而,厌氧微生物的细胞产率相对较低,生物量不足已成为厌氧工艺工业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同时,在高效厌氧工艺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反应器构型所限,当反应器中污泥浓度过高或者水力冲击过大时,往往存在厌氧颗粒污泥流失现象。因此,很有必要收集流失的厌氧颗粒污泥。
此外,粒径是厌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物理参数。对于特定的工况,存在较优的颗粒粒径范围。当粒径过小时,颗粒污泥不易在反应器内持留;当粒径过大时,因传质限制导致生物活性降低,二者均会限制厌氧反应器除污潜力的发挥。因此,也很有必要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收集的同时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厌氧生物反应器流失颗粒污泥难收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流失厌氧颗粒污泥的高效收集和有效分类。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厌氧颗粒污泥隔板式分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内腔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一侧顶端设置进水口,相对一侧顶端设置出水口和回流口,所述的回流口经回流泵与所述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腔由挡板从左至右依次平行竖直设置形成颗粒污泥回收区;各个所述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均设有观察窗口和带有排泥阀的排泥口。
进一步,所述的装置本体为长方体构型,所述的装置本体的长:宽:高比例为4-6:1:3。
进一步,所述的挡板呈长方形,所述的挡板宽度等于所述的装置本体宽度,所述的挡板高度等于所述的装置本体高度的1/2-2/3。
进一步,所述的挡板间距及其数量根据颗粒污泥粒径筛分程度,同时结合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装置本体时的水平流速进行调整。
进一步,所述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底部呈四棱锥形,水平倾角α为45-60°。
进一步,所述的观察窗口由有机玻璃制成,设于所述的装置本体高度的1/2-2/3处。该收集装置的操作过程如下:连通厌氧反应器出水管和收集装置的进水口,使反应器出水进入装置本体的内腔,然后打开回流泵,进行较长时间的污泥收集过程;通过观察窗口确认污泥高度,一旦发现装置本体的颗粒污泥回收区填满,即可关闭进水口和回流泵,打开相应的排泥阀进行排泥分类回收;排泥结束后关闭排泥阀,继续重复上述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有效回收颗粒污泥的同时按照粒径分类收集;②维持厌氧环境,使厌氧菌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③能够根据工况和颗粒污泥特性调整回流量,灵活控制水流速度,提高收集和分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