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处理用纳米级稀土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9-6-30 10:29: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9.04.16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01/20; C02F101/22; C02F103/16

  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纳米级稀土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絮凝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配絮凝剂主要由纳米级稀土元素钐(Sm)与聚氯化铝铁(PFAC)、聚硫酸铁(PFS)、聚磷硫酸铁(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将Sm(OH)3与PFAC、PFS和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按照配方比例,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流化床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90‑100℃,直至水分降低至0.5%,包装即得本发明复配絮凝剂。本发明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为对象,采用复配技术,使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得到提高,达到增效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纳米级钐与聚氯化铝铁(PFAC)、聚硫酸铁(PFS)、聚磷硫酸铁(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稀土是由硝酸钐溶液用氨水缓慢调节pH至10以上,使形成的氢氧化钐形成纳米级颗粒,过滤后,与PFAC和PFS混合,所述氢氧化钐的重量比为5-10%,PFAC的重量比为55-70%,所述PFS或者PPFS的重量比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絮凝剂主要由纳米级Sm(OH)3氢氧化钐与PFAC和PPFS组成,所述氢氧化钐的重量比为5-10%,PFAC的重量比为55-70%,所述PPFS的重量比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絮凝剂主要由氢氧化钐与PFAC、PFS、PPFS三种组成,所述氢氧化钐的重量比为5-10%,PFAC的重量比为35-50%,所述PFS的重量比为10-20%,所述PPFS的比例为30-50%。

  5.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的复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制备的纳米级氢氧化钐与PFAC、PFS和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按照配方比例,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2)将上述复配的絮凝剂加入流化床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90-100℃,直至水分降低至0.5%;

  3)包装即得复配絮凝剂。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用纳米级稀土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废水中已经形成了微小颗粒悬浮物,这些悬浮物由于颗粒小而难以形成沉淀,或者沉淀需要相当长时间,需要借助其它药剂的配合,形成大颗粒而达到沉淀目的的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反渗透膜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生物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因其去除效率高、设备成本低、药剂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虽然方法比较传统,但国内80%的废水处理厂家仍然采用该方法处理电镀废水。然而,采用传统的化学沉淀法难以满足新的废水排放标准。必须对传统的化学沉淀法进行创新,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各种无机、有机絮凝剂进行复配,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通过对实际废水的处理确定了能有效除去重金属的复合絮凝剂的复配比和复配关系,其复配的絮凝剂对颗粒物的去除率达到了98%。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复配的絮凝剂,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经过两步絮凝法,对电镀废水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废水中Cu2+和Ni2+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二的排放标准。

  然而,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采用现有的铝盐、铁盐进行简单的复配,难以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对于电镀废水来说,其中的重金属指标必须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三的排放标准。因此,如何在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废水的絮凝效果,减少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是目前废水处理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尤其是电镀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以纳米级稀土及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为对象,采用复配技术,使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得到提高,达到增效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效效果如下: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该复配絮凝剂由纳米级氢氧化钐Sm(OH)3与聚氯化铝铁(PFAC)、聚硫酸铁(PFS)、聚磷硫酸铁(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所述的纳米级氢氧化钐的制备如下:将硝酸钐溶解在自来水中,配成10-20%浓度,在上述溶液中滴加10-25%的氨水,直至溶液的pH值升高到10以上为止。搅拌半小时后,待氢氧化钐形成颗粒,在离心机中进行过滤,形成纳米级氢氧化钐颗粒。

  所述复配絮凝剂主要由Sm(OH)3与PFAC和PFS组成,所述Sm(OH)3与重量比为5-10%,PPFAC的重量比为55-70%,所述PFS的重量比为30-40%。

  所述复配絮凝剂主要由Sm(OH)3与PFAC和PPFS组成,所述Sm(OH)3与重量比为5-10%,PFAC的重量比为55-70%,所述PPFS的重量比为30-40%。

  所述复配絮凝剂主要由Sm(OH)3与PFAC、PFS、PPFS三种组成,所述Sm(OH)3与重量比为5-10%,PFAC的重量比为35-50%,所述PFS的重量比为10-20%,所述PPFS的比例为30-50%。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复配絮凝剂的复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制备的纳米级氢氧化钐与PFAC、PFS和PPFS中的两种或三种按照配方比例,加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2)将上述复配的絮凝剂加入流化床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90-100℃,直至水分降低至0.5%;

  3)包装即得复配絮凝剂。

  所述PFAC的制备方法是:主要是以FeCl3.6H2O和AlCl3.6H2O为原料,控制Al和Fe的摩尔比为5:5,并分别配成15%的溶液,加热至回流,然后缓缓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控制pH为10-11,反应2小时,过滤,100℃干燥24小时,即得PFAC成品。

  所述PPFS的制备方法是:以固体PFS与一定配比的Na3PO4.12H2O一起研磨,研磨均匀后置于坩埚中,放入高温炉中,在150-160℃下反应一定2-2.5小时,得到PPFS絮凝剂。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絮凝剂,具有用量少、废水中残留颗粒物浓度低、絮状物易于沉淀的特点。采用上述复合絮凝剂配方处理电镀废水,其出水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所规定的标三排放要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