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2.17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IPC分类号C02F1/32; C02F1/50; C02F1/02; B01F7/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收集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水管贯穿收集池并在其末端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收集池相连通;所述收集池上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消毒装置包括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所述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均呈连续的“S”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一级管道的外壁设有换热片;所述二级管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外壁设有紫外线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消毒剂和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该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成本低,消毒效率高,消毒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收集池(2)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水管(1)贯穿收集池(2)并在其末端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管(11);所述回水管(11)与收集池(2)相连通;所述收集池(2)上还设有排液口(15);所述消毒装置包括一级管道(4)和二级管道(5);所述一级管道(4)和二级管道(5)均呈连续的“S”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一级管道(4)的外壁设有换热片(7);所述二级管道(5)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外壁设有紫外线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管道(4)和二级管道(5)“S”形的管状结构的水平管道内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均设有绞龙叶片(13);所述转动轴的外端两侧均设有传动齿轮(9);相邻的所述转动轴之间的传动齿轮(9)通过链条(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两侧的链条(10)呈交错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传动齿轮(9)的外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绞龙叶片(13);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进水管驱动电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管道(4)上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加药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8)呈螺旋结构缠绕于二级管道(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11)与收集池(2)相连通处设有叶片(12)。
说明书
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
目前辐射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功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光照射流水,使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从而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体,达到消毒杀菌和净化的目的。紫外线杀菌速度快,效果好,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属于国际上新一代的消毒技术。
但是现有的消毒工艺往往较为单一,同时结构体积较为庞大,处理工艺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其特点是结合消毒剂和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该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消毒效率高,消毒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污水消毒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收集池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水管贯穿收集池并在其末端与所述消毒装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消毒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收集池相连通;所述收集池上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消毒装置包括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所述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均呈连续的“S”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一级管道的外壁设有换热片;所述二级管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其外壁设有紫外线灯。
作为优化,所述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S”形的管状结构的水平管道内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均设有绞龙叶片;所述转动轴的外端两侧均设有传动齿轮;相邻的所述转动轴之间的传动齿轮通过链条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转动轴两侧的链条呈交错状排列。
作为优化,任一所述传动齿轮的外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绞龙叶片;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进水管驱动电机。
作为优化,所述一级管道上设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加药口。
作为优化,所述紫外线灯呈螺旋结构缠绕于二级管道上。
作为优化,所述回水管与收集池相连通处设有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因此通过换热片对传送管体进行局部加热,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消毒效果达到最佳,并通过结构优化,使得液体回流到收集池内部,继续存在一个热交换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同时分别在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和设有加药口和紫外线灯,并在管体内部设置绞龙叶片,在传送液体输送的同时,提高了液体和药物的混合效率,极大提升了消毒效果。(发明人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