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1-28 9:32: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191129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混泥土池,所述混泥土池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管,且曝气管的进气端贯穿混泥土池的内前壁并延伸至混泥土池的外侧,所述混泥土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火山岩流离球,所述混泥土池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台和沉淀池。该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连通管和沉淀池,便于上层处理后的水漫入沉淀池中沉淀,通过设置抽泥泵和回流管,便于将沉淀池中的污泥和微生物混合物抽回混泥土层中继续分解,通过设置出泥阀和出泥管,便于在多次分解后,将污废水中少量不能分解的污泥排出。

10.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混泥土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泥土池(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管(3),且曝气管(3)的进气端贯穿混泥土池(1)的内前壁并延伸至混泥土池(1)的外侧,所述混泥土池(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料支架(4),所述填料支架(4)的上表面设置有火山岩流离球(5),所述混泥土池(1)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台(6)和沉淀池(7),所述混泥土池(1)和沉淀池(7)通过连通管(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泥土池(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9),且进水管(9)的出水端贯穿混泥土池(1)的左侧面并延伸至混泥土池(1)的左内壁,所述混泥土池(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泥管(10),且出泥管(10)的进料端贯穿混泥土池(1)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混泥土池(1)的内底壁,所述沉淀池(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1),且出水管(11)的进水端贯穿沉淀池(7)的右侧面并延伸至沉淀池(7)的右侧壁,所述出泥管(10)远离混泥土池(1)的一端设置有出泥阀(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泥泵(12),所述沉淀池(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泥管(13),且漏泥管(13)的另一端与抽泥泵(12)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泥泵(12)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4),且回流管(14)的另一端贯穿混泥土池(1)的右侧壁并延伸至混泥土池(1)的右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泥管(13)的表面设置有漏泥阀(16),所述回流管(14)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填料支架(4)由若干横向和纵向的不锈钢方钢组成,且填料支架(4)的横向和纵向的不锈钢方钢间间隙小于火山岩流离球(5)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9)的高度高于连通管(8)的高度,所述连通管(8)的高度要高于出水管(11)的高度。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污废水越来越多,肆意的排放严重影响了环境,因此需要对污废水进行处理,目前的环保设备处理污水通过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生化池、沉淀池等装置来降低污废水中的BOD和COD含量,从而达到排放的标准,该方式处理起来的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混泥土池,所述混泥土池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管,且曝气管的进气端贯穿混泥土池的内前壁并延伸至混泥土池的外侧,所述混泥土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火山岩流离球,所述混泥土池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平台和沉淀池,所述混泥土池和沉淀池通过连通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混泥土池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出水端贯穿混泥土池的左侧面并延伸至混泥土池的左内壁,所述混泥土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泥管,且出泥管的进料端贯穿混泥土池的下表面并延伸至混泥土池的内底壁,所述沉淀池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进水端贯穿沉淀池的右侧面并延伸至沉淀池的右侧壁,所述出泥管远离混泥土池的一端设置有出泥阀。

优选的,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泥泵,所述沉淀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泥管,且漏泥管的另一端与抽泥泵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泥泵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另一端贯穿混泥土池的右侧壁并延伸至混泥土池的右内壁。

优选的,所述漏泥管的表面设置有漏泥阀,所述回流管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填料支架由若干横向和纵向的不锈钢方钢组成,且填料支架的横向和纵向的不锈钢方钢间间隙小于火山岩流离球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高度高于连通管的高度,所述连通管的高度要高于出水管的高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连通管和沉淀池,便于上层处理后的水漫入沉淀池中沉淀,通过设置抽泥泵和回流管,便于将沉淀池中的污泥和微生物混合物抽回混泥土层中继续分解,通过设置出泥阀和出泥管,便于在多次分解后,将污废水中少量不能分解的污泥排出。

2.该用于污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和曝气管,使微生物充分的获得氧气,加快好氧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加快污废水的分解,通过设置火山岩流离球,污废水在流动中与火山岩流离球接触,由于球体外流速快,球体内流速慢,污水中的漂浮物集中在流速慢的地方产生流离现象,且火山岩流离球在运行过程中是以好氧、兼氧、厌氧状的多变环境发生,使多种微生物协同分解,从而降低污废水中COD和BOD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明人 (谭国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