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过滤装置

发布时间:2021-5-25 9:30:1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191219 

公开(公告)日 20210205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滤池、过滤挡板及滤箱,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过滤挡板设置于所述滤池内,并位于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的连通处;所述滤池及所述滤箱中皆设有生物填料,污水进入所述滤池并被生物填料净化后,通过所述过滤挡板的过滤并进入所述滤箱内,在被所述滤箱内的生物填料再次净化后流出,以进行循环利用。 

111.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滤池、过滤挡板及滤箱,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过滤挡板设置于所述滤池内,位于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的连通处,所述滤池及所述滤箱中皆设有生物填料; 

污水进入所述滤池并被生物填料净化后,通过所述过滤挡板的过滤并进入所述滤箱内,在被所述滤箱内的生物填料再次净化后流出,以进行循环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挡板与所述滤池侧壁连接,并围成进水空间,所述进水空间与所述滤箱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大小为0°-4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箱还包括分水盘及出水板,所述分水盘及所述出水板位于所述滤箱内,将所述滤箱分割为分水腔、过滤腔及出水腔; 

所述分水腔与所述进水空间连通,生物填料位于所述过滤腔内,净化后的污水从所述出水腔内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箱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滤箱内,并与所述滤箱的内壁连接,以支撑所述分水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滤箱内壁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池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滤池分割为进水腔及爆气腔;所述生物填料位于所述进水腔内,所述爆气腔内设置有气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池还包括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爆气腔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池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滤箱上开设有出水口,污水从所述入水口进入所述滤池,并在通过所述过滤挡板后进入所述滤箱,最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池包括滤池底板、第一滤池侧板、第二滤池侧板、第三滤池侧板及第四滤池侧板,所述第一滤池侧板、第二滤池侧板、第三滤池侧板及第四滤池侧板围设于所述滤池底板,以形成一侧开口的箱体; 

所述滤箱包括滤箱底板、第一滤箱侧板、第二滤箱侧板、第三滤箱侧板、第四滤箱侧板,所述第一滤箱侧板、第二滤箱侧板、第三滤箱侧板、第四滤箱侧板围设于所述滤池底板,以形成一侧开口的箱体; 

所述第二滤池侧板与所述第二滤箱侧板通过管道连通。 


说明书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循环的利用被污染的水资源,是防止污水排放、节省水资源的一种方式。而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中,去除各种水溶性有害物质,特别是去除对养殖生物有强烈毒性的氨氮,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目前控制循环用水中氨氮浓度的方式是利用湿式生物球过滤器或自动雨淋式生物过滤器,这两中方法过滤后,会存在污水中的水溶性有害物质过滤不彻底的情况。即,现有的过滤器对污水中的水溶性有害物质过滤的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过滤器对循环用水中水溶性有害物质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滤池、过滤挡板及滤箱,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过滤挡板设置于所述滤池内,并位于所述滤池与所述滤箱的连通处;所述滤池及所述滤箱中皆设有生物填料,污水进入所述滤池并被生物填料净化后,通过所述过滤挡板的过滤并进入所述滤箱内,在被所述滤箱内的生物填料再次净化后流出,以进行循环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滤池、过滤挡板及滤箱的依次过滤,可避免污水过滤效果不佳,导致无法重复使用的情况。 

(发明人:林茂寒;胡佳庆;杨伟利 )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