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

发布时间:2023-2-10 10:08:3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1.04

申请日:2020.07.02

分类号:C02F1/00(2006.01)I;B01J19/24(2006.01)I;B01J10/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包括外筒、内筒、空气提升管、填料,外筒内设内筒,内筒内设空气提升管,外筒内分布有填料,利用气体、水流两种流体作为混合动力,无需配置机械搅拌装置,设备内部三重运动叠加,污水与药剂混合更加充分,水处理效果明显提高,相比其他反应器,节省能量,维护量小,混合反应更加充分;污水处理方法利用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相比传统反应器处理相同量的污水,本方法药剂消耗量小。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内筒(2)、空气提升管(3)、填料(7),所述外筒(1)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与圆柱形相通的倒锥体,所述外筒(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相连的对称位置分别设有进水口(6),水流在重力或水泵压力下从所述进水口(6)呈180°方向沿切线进入所述外筒(1)的底部,所述外筒(1)顶部一侧设有出水堰(4),所述出水堰(4)与出水管(5)连接;所述内筒(2)为圆柱形通孔,所述内筒(2)设于所述外筒(1)内部,所述内筒(2)的中轴线与所述外筒(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空气提升管(3)设于所述内筒(2)的中轴线位置,所述空气提升管(3)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垂直延伸至所述内筒(2)内部;所述外筒(1)内充填有填料(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上方还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提升管(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筒(2)的中部或中上部,所述空气提升管(3)的下端为气管分支,所述气管分支的尾端为一段向上的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是材质为惰性材料的球体颗粒,比重接近于1g/cm3,球体直径为15-20mm,所述填料(7)的充填量为所述外筒(1)容积的15%-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可设渐缩管,所述渐缩管内的水流由大径段向小径段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上部与下部也可以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与所述外筒(1)通过连接杆(8)连接,所述连接杆(8)通过凹槽(9)和T型连接件(10)固定;所述凹槽(9)包括一号凹槽(901)和二号凹槽(902),所述T型连接件(10)包括一号T型连接件(101)和二号T型连接件(102);所述一号凹槽(901)设于所述外筒(1)的内壁,所述二号凹槽(902)设于所述内筒(2)的外壁,所述一号凹槽(901)和所述二号凹槽(902)位置相对、数量相同;所述外筒的筒体顶部的一号凹槽两侧设有螺孔,所述内筒的筒体顶部的二号凹槽两侧设有螺孔,所述连接杆(8)一端插入所述一号凹槽(901)内,另一端插入所述二号凹槽(902)内,所述一号T型连接件(101)与所述一号凹槽(901)相适配,所述二号T型连接件(102)与所述二号凹槽(902)相适配;所述一号T型连接件(101)插入一号凹槽(901)的连接杆上方,二号T型连接件(102)插入二号凹槽(902)的连接杆上方,所述一号T型连接件(101)和所述二号T型连接件(102)通过螺纹连接将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固定在凹槽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凹槽(901)在外筒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一号凹槽(901)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连接杆(8)的数量为偶数个。

9.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包括以下步骤:S1:空气提升管(3)与风机连接,气体从空气提升管(3)进入内筒(2);S2:将加入药剂的污水引入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分两股从进水口呈180°方向沿切线进入外筒(1)的底部,旋转上升;污水与内筒(2)内部气体提升造成的导流混合反应;填料(7)在水中自由流动,改变水流方向;污水在水流、气流和填料(7)的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至水面;S3:污水进入外筒(1)的出水堰(4),流出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2种或2种以上;可根据混合液体的性质调整填料7填充量和空气提升量;所述污水与药剂可分别添加入所述外筒(1)底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利用气体、水流两种流体作为混合动力,旨在解决混合反应不充分、机械转动设备易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包括外筒、内筒、空气提升管、填料,

外筒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与圆柱形相通的倒锥体,外筒为一体成型结构;上部与下部相连的对称位置分别设有进水口,水流在重力或水泵压力下从进水口呈180°方向沿切线进入外筒的底部,外筒顶部一侧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出水管连接;

内筒为圆柱形通孔,内筒设于所述外筒内部,内筒的中轴线与外筒的中轴线重合;

空气提升管设于内筒的中轴线位置,空气提升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垂直延伸至内筒内;

外筒内充填有填料。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外筒上方还设有筒盖,筒盖上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空气提升管的下端延伸至内筒的中部或中上部,空气提升管的下端为气管分支,气管分支的尾端为一段向上的直管。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填料是材质为惰性材料的球体颗粒,比重接近于1g/cm3,球体直径为15-20mm,填料的充填量为外筒容积的15%-20%。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进水口可设渐缩管,渐缩管内的水流由大径段向小径段流动。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外筒的上部与下部也可以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内筒与外筒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通过凹槽和T型连接件固定;凹槽包括一号凹槽和二号凹槽,T型连接件包括一号T型连接件和二号T型连接件;一号凹槽设于外筒的内壁,二号凹槽设于内筒的外壁,一号凹槽和二号凹槽位置相对、数量相同;外筒的筒体顶部的一号凹槽两侧设有螺孔,内筒的筒体顶部的二号凹槽两侧设有螺孔,连接杆一端插入一号凹槽内,另一端插入二号凹槽内,一号T型连接件与一号凹槽相适配,二号T型连接件与二号凹槽相适配;一号T型连接件插入一号凹槽的连接杆上方,二号T型连接件插入二号凹槽的连接杆上方,一号T型连接件和所述二号T型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将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凹槽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一号凹槽在外筒内壁上均匀分布,一号凹槽的数量为偶数个,连接杆的数量为偶数个。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空气提升管与风机连接,气体从空气提升管进入内筒;

S2:将加入药剂的污水引入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分两股从进水口呈180°方向沿切线进入外筒的底部,旋转上升;污水与内筒内部气体提升造成的导流混合反应;填料在水中自由流动,改变水流方向;污水在水流、气流和填料的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至水面;

S3:污水进入外筒的出水堰,流出气水双重流体动力混合反应器。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药剂为2种或2种以上;可根据混合液体的性质调整填料填充量和空气提升量;所述污水与药剂可分别添加入所述外筒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气体、水流两种流体作为混合动力,无需配置机械搅拌装置,设备内部三重运动叠加,污水与药剂混合更加充分,水处理效果明显提高。相比其他反应器,节省能量,维护量小,混合反应更加充分。

(发明人:余承烈;高国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