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装置

发布时间:2023-5-24 11:30: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10.04

申请日:2022.07.09

分类号:E02F3/88(2006.01)I;E02F3/92(2006.01)I;E02F5/28(2006.01)I;B63B35/00(2006.01)I;C02F11/00(2006.01)I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于船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清淤管内设置有螺旋提升杆,所述清淤管与所述螺旋提升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负压扇,所述清淤管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的端部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沉淀池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软管与所述清淤管相连通,所述支撑板上转动穿设有驱动杆,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提升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清淤管倾斜角度的第一控制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清淤设备成本的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船体(1)以及设置于船体(1)上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沉淀池(111),所述沉淀池(111)上固定连接有软管(1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清淤管(12),所述清淤管(12)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球形补偿器(16),所述球形补偿器(16)与所述清淤管(12)相连通,所述球形补偿器(16)与所述支撑板(11)铰接,所述清淤管(12)内设置有螺旋提升杆(13),所述清淤管(12)与所述螺旋提升杆(13)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13)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16)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负压扇(17),所述清淤管(12)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16)的端部与所述软管(112)远离所述沉淀池(1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软管(112)与所述清淤管(12)相连通,所述支撑板(11)上转动穿设有驱动杆(15),所述支撑板(1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提升杆(13)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杆(1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清淤管(12)倾斜角度的第一控制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锥齿轮(21)以及第二锥齿轮(22),所述球形补偿器(16)靠近所述驱动杆(15)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封闭板(23),所述封闭板(23)内转动穿设有从动轴(24),所述从动轴(24)一端穿入所述球形补偿器(16)内,所述从动轴(24)位于所述球形补偿器(16)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万向节(25),所述万向节(25)远离所述从动轴(24)的端部与所述螺旋提升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1)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5)位于所述球形补偿器(16)外的端部上,所述第二锥齿轮(22)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5)上,所述第一锥齿轮(2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3)包括驱动丝杆(31)与活动套筒(32),所述驱动丝杆(31)转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1)上,所述活动套筒(32)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清淤管(12)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33)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121),所述驱动丝杆(31)与所述活动套筒(3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杆(31)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蜗轮(34)以及蜗杆(35),所述蜗杆(35)转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1)上,所述蜗轮(34)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丝杆(31)靠近所述蜗杆(35)的端部上,所述蜗轮(34)与所述蜗杆(35)相互啮合,所述蜗杆(3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蜗杆(35)转动方向的第二控制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5)靠近所述驱动杆(15)的端部上滑动套设有控制管(36),所述第二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从动齿轮(41)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2),所述控制管(36)靠近所述驱动杆(15)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杆(43),所述从动杆(43)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1)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固定套设于所述从动杆(43)靠近所述控制管(36)的端部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均固定套设于所述从动杆(43)远离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的端部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沿所述驱动杆(15)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驱动杆(15)靠近所述从动杆(43)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4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1)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均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4)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5)位于所述控制管(36)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61),所述控制管(36)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361)滑移配合的限位槽(3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支撑架(45),所述支撑架(45)与所述支撑板(11)滑移配合,所述从动杆(43)穿入所述支撑架(45)并与所述支撑架(4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5)远离所述从动杆(43)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齿条(46),所述支撑板(11)上转动穿设有控制杆(47),所述控制杆(4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直齿轮(48),所述第一直齿轮(48)与所述齿条(46)相互啮合,所述控制杆(47)远离所述第一直齿轮(48)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手轮(4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管(12)内侧壁上转动穿设有往复丝杆(26),所述往复丝杆(26)上设置有清理板(27),所述清理板(27)与所述往复丝杆(26)螺纹配合,所述清理板(27)与所述清淤管(12)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往复丝杆(26)上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16)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271),所述螺旋提升杆(13)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272),所述第一皮带轮(271)以及第二皮带轮(272)上绕设有传动皮带(273)。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清淤工作中的设备成本,本申请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船体以及设置于船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清淤管,所述清淤管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球形补偿器,所述球形补偿器与所述清淤管相连通,所述球形补偿器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清淤管内设置有螺旋提升杆,所述清淤管与所述螺旋提升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负压扇,所述清淤管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的端部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沉淀池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软管与所述清淤管相连通,所述支撑板上转动穿设有驱动杆,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提升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清淤管倾斜角度的第一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置移动至需要清淤的河流中,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使得第一驱动组件运行,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螺旋提升杆转动,从而对河底淤泥进行清理,操作人员使用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清淤管的角度以及水中深度,通过使用一个电机可以同时控制螺旋提升杆转动以及清淤管的深度,降低了清淤工作中的设备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球形补偿器靠近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内转动穿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一端穿入所述球形补偿器内,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球形补偿器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远离所述从动轴的端部与所述螺旋提升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球形补偿器外的端部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从动轴转动,从动轴转动使得万向节转动,万向节转动使得螺旋提升杆转动,螺旋提升杆转动将河底淤泥通过软管吸入到沉淀池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丝杆与活动套筒,所述驱动丝杆转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活动套筒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清淤管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杆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驱动丝杆与所述活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活动套筒对清淤管进行牵引,从而对清淤管一端的角度以及深度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蜗轮以及蜗杆,所述蜗杆转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所述驱动丝杆靠近所述蜗杆的端部上,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蜗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蜗杆转动方向的第二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组件使得蜗杆转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使得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活动套筒对清淤管进行牵引,从而对清淤管一端的角度以及深度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蜗杆靠近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上滑动套设有控制管,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控制管靠近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从动杆靠近所述控制管的端部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均固定套设于所述从动杆远离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端部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沿所述驱动杆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从动杆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移动控制管,控制管移动使得从动杆移动,从动杆移动使得第一从动齿轮或者第二从动齿轮与驱动杆上的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从动杆转动使得蜗杆转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驱动丝杆跟随蜗轮转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活动套筒对清淤管进行牵引,由于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位于驱动杆两侧,当第一从动齿轮或者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时,从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从动杆转动方向改变时,活动套筒位移方向改变,从而可以实现控制清淤管的深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蜗杆位于所述控制管内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控制管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以及限位槽的设置可以使得控制管在移动时,也能够实现蜗杆跟随控制管转动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板滑移配合,所述从动杆穿入所述支撑架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从动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支撑板上转动穿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手轮,手轮转动使得控制杆转动,控制杆转动使得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使得齿条移动,齿条移动使得支撑架移动,支撑架移动使得从动杆移动,从动杆移动从而使得第一从动齿轮或者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由于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在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时转动方向不同,所以从动杆的转动方向也不同,驱动丝杆转动方向不同时,活动套筒运动方向改变,从而控制清淤管的升高与降低。

优选的,所述清淤管内侧壁上转动穿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与所述往复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清理板与所述清淤管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往复丝杆上靠近所述球形补偿器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螺旋提升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皮带轮上绕设有传动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螺旋提升杆转动时,螺旋提升杆转动使得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使得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清理板移动,对清淤管内侧壁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装置移动至需要清淤的河流中,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使得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使得第一驱动组件运行,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螺旋提升杆转动,从而对河底淤泥进行清理,操作人员使用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清淤管的角度以及水中深度,通过使用一个电机可以同时控制螺旋提升杆转动以及清淤管的深度,降低了清淤工作中的设备成本;

2.操作人员移动控制管,控制管移动使得从动杆移动,从动杆移动使得第一从动齿轮或者第二从动齿轮与驱动杆上的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从动杆转动使得蜗杆转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驱动丝杆跟随蜗轮转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活动套筒对清淤管进行牵引,由于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位于驱动杆两侧,当第一从动齿轮或者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时,从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从动杆转动方向改变时,活动套筒位移方向改变,从而可以实现控制清淤管的深度调节;

3.电机驱动螺旋提升杆转动时,螺旋提升杆转动使得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使得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清理板移动,对清淤管内侧壁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

(发明人:郑明贵;张莉;祝健;李佳;赵兴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