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11.15
申请日:2022.08.23
分类号:C02F1/7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及工艺,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氧化反应器;所述氧化反应器内部安装有升降架,且升降架上部设有前后移动架,前后移动架上部安装有曝气管件,且曝气管件上连接有进气软管,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升降架、前后移动架和导轨的配合,提高了曝气管件上曝气头的曝气效果,并且通过空气压缩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曝气管件、氧化反应器的配合,使得工艺流程更加简便、对荧光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更加彻底,解决了现有的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在使用时,曝气管件曝气效果较差,并且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的处理方法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对荧光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反应器(1);所述氧化反应器(1)内部安装有升降架(6),且升降架(6)上部设有前后移动架(7),前后移动架(7)上部安装有曝气管件(9),且曝气管件(9)上连接有进气软管(901);所述进气软管(901)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2)出气口连接,且臭氧发生器(2)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制氧机(3)出氧口连接,制氧机(3)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4)出气口连接;所述氧化反应器(1)顶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尾气分解装置(5),氧化反应器(1)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1)左端面上部设有荧光废水进口(101),且氧化反应器(1)右端面下部设有荧光废水出口(102);所述氧化反应器(1)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口(103),且氧化反应器(1)左右两端面位于矩形通口(103)外部均安装有一个密封壳罩(104),左侧一个密封壳罩(104)内部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1)内部后侧面呈左右对称状安装有两根导轨(106),且两根导轨(106)前端面均开设有波浪形凹凸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2)上呈对称状设有冷却水进水管(201)和冷却水出水管(202),且冷却水进水管(201)和冷却水出水管(202)分别与外部冷却水循环机的进出水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6)四个边角处均滑动连接有一根竖向导杆(601),且四根竖向导杆(601)固定连接在氧化反应器(1)内部,所述升降架(6)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带动板(602),且带动板(602)为匚字形结构,带动板(602)右端面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架(7)上呈左右对称状滑动连接有两根横向导杆(701),且两根横向导杆(701)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升降架(6)上端面,每根横向导杆(701)外部位于前后移动架(7)前侧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前后移动架(7)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安装有两个滚轮(702),且两个滚轮(702)分别与两根导轨(106)前端面开设的波浪形凹凸槽滚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01)、转动轴(802)、链轮(803)和驱动柱(804),所述驱动电机(801)安装在右侧一个密封壳罩(104)右端面,且驱动电机(801)的转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802)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转动轴(802)转动连接在右侧一个密封壳罩(104)上,并且两根转动轴(802)贯穿密封壳罩(104)右端面;每根所述转动轴(802)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链轮(803),且两个链轮(803)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链条左侧设有驱动柱(804),且驱动柱(804)与带动板(602)上的条形通口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件(9)上部呈均匀状设有曝气头,进气软管(901)外部设有配重块(902),且进气软管(901)与导向轮(105)滑动连接,并且进气软管(901)贯穿左侧一个密封壳罩(104)左端面下部。
9.如权利要求1-8所述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通过荧光废水进口(101)将荧光废水加入到氧化反应器(1)内部,然后空气经空气压缩机(4)压缩后送入臭氧发生器(2);2)、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2)产生臭氧气体;臭氧发生器(2)产生臭氧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外部冷却水循环机排出的冷却水冷却,保持放电区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3)、然后,臭氧气体经过阀门、流量、压力、温度监测后再经进气软管(901)进入到曝气管件(9)内部,然后通过曝气头进行曝气;4)、然后臭氧气体与氧化反应器(1)内部的荧光废水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后,然后臭氧尾气通过管道进入到尾气分解装置(5)内,然后通过尾气分解装置(5)将未溶解的臭氧气体转化为氧气后排入大气,至此,完成处理工艺的处理步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及工艺,其通过驱动机构、升降架、前后移动架和导轨的配合,能够在曝气管件曝气过程中,带着曝气管件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和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曝气管件上曝气头的曝气效果,并且通过空气压缩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曝气管件、氧化反应器的配合,使得工艺流程更加简便、运行条件要求较低、对荧光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更加彻底,从而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发生几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及工艺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氧化反应器;所述氧化反应器内部安装有升降架,且升降架上部设有前后移动架,前后移动架上部安装有曝气管件,且曝气管件上连接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另一端与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连接,且臭氧发生器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制氧机出氧口连接,制氧机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出气口连接;所述氧化反应器顶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尾气分解装置,氧化反应器右侧安装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反应器左端面上部设有荧光废水进口,且氧化反应器右端面下部设有荧光废水出口;所述氧化反应器左右两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通口,且氧化反应器左右两端面位于矩形通口外部均安装有一个密封壳罩,左侧一个密封壳罩内部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反应器内部后侧面呈左右对称状安装有两根导轨,且两根导轨前端面均开设有波浪形凹凸槽。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上呈对称状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且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分别与外部冷却水循环机的进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四个边角处均滑动连接有一根竖向导杆,且四根竖向导杆固定连接在氧化反应器内部,所述升降架右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带动板,且带动板为匚字形结构,带动板右端面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移动架上呈左右对称状滑动连接有两根横向导杆,且两根横向导杆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升降架上端面,每根横向导杆外部位于前后移动架前侧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前后移动架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安装有两个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与两根导轨前端面开设的波浪形凹凸槽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链轮和驱动柱,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右侧一个密封壳罩右端面,且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右侧一个密封壳罩上,并且两根转动轴贯穿密封壳罩右端面;每根所述转动轴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链轮,且两个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链条左侧设有驱动柱,且驱动柱与带动板上的条形通口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件上部呈均匀状设有曝气头,进气软管外部设有配重块,且进气软管与导向轮滑动连接,并且进气软管贯穿左侧一个密封壳罩左端面下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氧化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荧光废水进口将荧光废水加入到氧化反应器内部,然后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送入臭氧发生器;然后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气体;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而放出的热量通过外部冷却水循环机排出的冷却水冷却,保持放电区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然后,臭氧气体经过阀门、流量、压力、温度监测后再经进气软管进入到曝气管件内部,然后通过曝气头进行曝气;然后臭氧气体与氧化反应器内部的荧光废水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后,然后臭氧尾气通过管道进入到尾气分解装置内,然后通过尾气分解装置将未溶解的臭氧气体转化为氧气后排入大气,至此,完成处理工艺的处理步骤。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升降架、前后移动架和导轨的配合,能够在曝气管件曝气过程中,将驱动电机启动,然后通过蜗杆、蜗轮、下部一根转动轴、下部的链轮、链条带着驱动柱旋转,然后通过驱动柱带着带动板、升降架、前后移动架和曝气管件上下往复移动,然后再通过滚轮、导轨和横向导杆外部弹簧的配合作用下,迫使前后移动架带着曝气管件再进行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曝气管件上曝气头的曝气效果。
2.本发明通过空气压缩机、制氧机、臭氧发生器、曝气管件、氧化反应器的配合,能够将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进入制氧机生成90%以上的氧气,送入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然后,臭氧气体经过阀门、流量、压力、温度监测后再经进气软管进入到曝气管件内部,然后通过曝气头进行曝气,使臭氧气体与氧化反应器内部的荧光废水进行混合,使得工艺流程更加简便、运行条件要求较低、对荧光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处理更加彻底,从而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发生几率。
3.本发明通过臭氧发生器的设置,由于臭氧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从而使得本处理荧光废水的装置不产生二次污染;其次,采用臭氧氧化荧光废水,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COD,从而无需额外投加药剂,并且对废水色度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使得维护更加简便。
(发明人:孙江东;刘江海;徐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