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高氯离子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7-3 15:47: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9.13

申请日:2022.06.14

分类号:C02F9/08(2006.01)I;C02F101/12(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工业废水注入第一级反应池,加入高效吸附剂到废水中并搅拌,进行第一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放入超声波设备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重复吸附处理和超声波处理两次,最终的溶液进入回用水池,残留的吸附剂吸附残渣通入沉渣池,采用压滤机除去水分,自然晾干制得吸附剂污泥渣。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处理配合高效吸附剂使用,进一步提升了高效吸附剂对氯离子的吸附效果和吸附速度,含氯离子废水不需加温,常温下即可高效吸附,从而降低了反应条件,在大批量处理的场合下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废水处理成本。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工业废水注入第一级反应池,加入高效吸附剂到废水中并搅拌,进行第一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放入超声波设备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S2、将一次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通入第一斜管沉淀池,沉淀完毕后进行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第二级反应池;S3、向第二级反应池内加入高效吸附剂并搅拌,进行第二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再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S4、将二次超声波处理后的处理溶液,通入第二斜管沉淀池,然后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第三级反应池;S5、向第三级反应池内加入高效吸附剂并搅拌,进行第三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进行三次超声波处理;S6、将三次超声波处理后的处理溶液,通入第三斜管沉淀池,然后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回用水池;S7、将第一斜管沉淀池、第二斜管沉淀池和第三斜管沉淀池中残留的高效吸附剂吸附残渣通入沉渣池,采用压滤机除去水分,自然晾干制得吸附剂污泥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吸附剂为氧化物改性的粉煤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改性的粉煤灰中用于改性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钙或氢氧化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3、S5中使用硫酸调pH值至4-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超声波处理、二次超声波处理和三次超声波处理均采用10-200kHz的超声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超声波处理、二次超声波处理和三次超声波处理均持续5-30min,并在超声波处理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水池连通至冷却水罐和生产车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吸附处理、第二级吸附处理和第三级吸附处理中加入的高效吸附剂为5-30g/L。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式如下:向吸附剂中加入10-20%的氧化物,混合均匀后投入高温炉中在1000℃煅烧3-6小时,然后取出物料自然冷却,粉碎后得到成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已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吸附剂来吸附氯离子处理废水时,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高氯离子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工业废水注入第一级反应池,加入高效吸附剂到废水中并搅拌,进行第一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放入超声波设备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

S2、将一次超声波处理后的溶液通入第一斜管沉淀池,沉淀完毕后进行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第二级反应池;

S3、向第二级反应池内加入高效吸附剂并搅拌,进行第二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再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

S4、将二次超声波处理后的处理溶液,通入第二斜管沉淀池,然后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第三级反应池;

S5、向第三级反应池内加入高效吸附剂并搅拌,进行第三级吸附处理,然后用硫酸调pH值,进行三次超声波处理;

S6、将三次超声波处理后的处理溶液,通入第三斜管沉淀池,然后机械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回用水池;

S7、将第一斜管沉淀池、第二斜管沉淀池和第三斜管沉淀池中残留的高效吸附剂吸附残渣通入沉渣池,采用压滤机除去水分,自然晾干制得吸附剂污泥渣。

优选的,所述高效吸附剂为氧化物改性的粉煤灰。

优选的,所述氧化物改性的粉煤灰中用于改性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钙或氢氧化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S3、S5中使用硫酸调pH值至4-6。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超声波处理、二次超声波处理和三次超声波处理均采用10-200kHz的超声波。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超声波处理、二次超声波处理和三次超声波处理均持续5-30min,并在超声波处理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回用水池连通至冷却水罐和生产车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吸附处理、第二级吸附处理和第三级吸附处理中加入的高效吸附剂为5-30g/L。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式如下:向某物质(即工业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物混合均匀后投入高温炉中在1000℃煅烧3-6小时,然后取出物料自然冷却,粉碎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改性后的高效吸附剂含有多孔玻璃体、多孔炭粒,呈多孔性蜂窝状组织,比表面积较大,同时还具有活性基团,吸附活性高,因此改性高效吸附剂处理废水的机理主要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及沉淀。

关于物理吸附,超声波在水中产生的高频震动会引发大量气泡,产生空穴效应,使得水体中的粒子在微观尺度运动频率大大增加,提升了废水中氯离子和其他污染物成分和高效吸附剂中具有吸附效果的颗粒接触的概率,同时超声波产生的空泡会提升离子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吸附。

关于化学吸附,高效吸附剂存在大量铝、铁、硅等活性点,对水中多数带负电的胶体微粒能进行强有力的吸附,产生絮凝作用,从而形成大量絮凝体;与此同时,超声波在水中产生的空泡在破裂时产生的局部高温会让水分解出大量具有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这些羟基自由基与含有金属正离子的絮凝体结合,进一步形成多核结构,使其具备更强的负离子吸附能力,并促使其沉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具有一定吸附功能的粉煤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物并采用高温煅烧改性,提高吸附剂的活性,废水中再采用超声波处理,进一步提升了吸附剂对氯离子的吸附效果和吸附速度;

2、本发明的工艺中,含氯离子废水不需加温,常温下即可高效吸附,从而降低了反应条件,在大批量处理的场合下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废水处理成本;

3、采用三级吸附处理和超声波处理,可以充分吸收废水中的氯离子以及其他污染物成分,使得废水达到回用的水质要求;

4、本发明中处理完毕的废水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水和车间冲洗水,实现了废水的再利用,零排放;而吸附处理后剩余的吸附剂污泥渣则相当于200号水泥的强度,可用来制作广场砖、路沿石、涵管等建筑材料,从而变废为宝,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循环利用。

(发明人:庄宪军;郭光玉;金勇;周远平;梁永新;章小玲)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