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9.23
申请日:2022.06.28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02F1/52(2006.01)N;C02F1/56(2006.01)N;C02F1/28(2006.01)N;C02F103/34(2006.01)N
摘要
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是依次在焦化废水中添加无机混凝调节剂,再加入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各种有机物进行吸附,最后加入助凝剂辅助沉淀。本发明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对于不同来源的焦化废水具有能有效提高废水中COD、色度及SS的处理效果,方法稳定性优异,适用性强,通过本发明方法,不同来源的焦化废水中COD含量从原来的200‑250mg/L降低至49.9‑52.9mg/L,色度从原来的100‑206倍降低至10‑12倍,SS从原来的60‑150mg/L降低至8.4‑16.3mg/L。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依次在焦化废水中添加无机混凝调节剂,再加入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各种有机物进行吸附,最后加入助凝剂辅助沉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混凝调节剂优选为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碳,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调节剂、吸附剂和助凝剂的用量比为1.2-1.5mL:0.15-0.18g:1.5-2mL,其中助凝剂的质量浓度为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硫酸铁的密度为1.45-1.55mg/L,聚合氯化铝的密度为1.12-1.15mg/L,无机混凝调节剂用量为0.8-1.5mL/L废水,废水中COD的浓度为200-250mg/L。
5.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无机混凝调节剂加入生化处理过的焦化废水中,并通过搅拌混合后,其中无机调节剂为聚合硫酸铁溶液或聚合氯化铝溶液,其密度分别为1.45-1.55mg/L和1.12-1.15mg/L,无机混凝调节剂与废水的比例为0.8-1.5mL/L,废水中COD浓度为200-250mg/L;(2)再依次向废水中加入活性碳和有机助凝剂,并通过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有机助凝剂为质量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无机混凝调节剂、活性碳和有机助凝剂的用量比为1.2-1.5mL:0.15-0.18g:2mL;(3)将处理后的焦化废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沉降1-2h,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适用于更多不同性质的废水结构的处理。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依次在焦化废水中添加无机混凝调节剂,再加入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的COD和各种有机物进行吸附,最后加入助凝剂辅助沉淀。
进一步,上述无机混凝调节剂优选为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碳,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中通过选择更适合的混凝剂作为调节剂在第一步加入,通过首先形成矾花,絮凝焦化废水中的部分物质,改变焦化废水的理化性质,创造出更适合活性碳吸附COD及显色有机物的环境,进一步促进活性碳的吸附,在吸附的同时,矾花也在逐步形成,最后加入助凝剂进一步促进矾花沉淀并将活性碳进行包裹,有利于后期固液分离。
进一步,上述混凝调节剂、吸附剂和助凝剂的用量比为1.2-1.5mL:0.15-0.18g:1.5-2mL,其中助凝剂的质量浓度为1‰。
进一步,上述聚合硫酸铁的密度为1.45-1.55mg/L,聚合氯化铝的密度为1.12-1.15mg/L,无机混凝调节剂用量为0.8-1.5mL/L焦化废水,焦化废水中COD的浓度为200-250mg/L。
进一步,焦化废水的色度≤150倍,悬浮物SS浓度≤200mg/L。
进一步,上述使用的活性炭比表面积≥1000m2/g,粒度≥150目,对亚甲基蓝吸附量≥100mg/g。
最具体的,一种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无机混凝调节剂加入生化处理过的焦化废水中,并通过搅拌混合后,其中无机调节剂为聚合硫酸铁溶液或聚合氯化铝溶液,其密度分别为1.45-1.55mg/L和1.12-1.15mg/L,无机混凝调节剂与废水的比例为0.8-1.5mL/L,废水中COD浓度为200-250mg/L;
(2)再依次向废水中加入活性碳和有机助凝剂,并通过搅拌混合均匀,所述有机助凝剂为质量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无机混凝调节剂、活性碳和有机助凝剂的用量比为1.2-1.5mL:0.15-0.18g:2mL;
(3)将处理后的焦化废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沉降1-2h,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对于不同来源的焦化废水具有能有效提高废水中COD、色度及SS的处理效果,方法稳定性优异,适用性强,通过本发明方法,不同来源的焦化废水中COD含量从原来的200-250mg/L降低至49.9-52.9mg/L,色度从原来的100-206倍降低至10-12倍,SS从原来的60-150mg/L降低至8.4-16.3mg/L。
(发明人:赵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