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固化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3-10-13 10:21: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公布日:2022.04.15

申请日:2021.12.21

分类号:C02F3/30(2006.01)I;C02F7/00(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8(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调节池、反硝化池、曝气池和膜池;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曝气池和膜池由前至后依次连通;所述曝气池内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固化微生物载体,每个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内部设置了曝气管,能够将游离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使微生物与所处理废水隔开,且在一定空间内高度富集,从而使微生物既能有效地处理废水,又能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活性并能重复利用的技术,相比于传统工艺固化微生物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有较好的污泥过程减量的作用,微生物重复利用的效果,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大大减少。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反硝化池(2)、曝气池(3)和膜池(4);所述调节池(1)、反硝化池(2)、曝气池(3)和膜池(4)由前至后依次连通;所述膜池(4)内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固化微生物载体(41),每个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41)内部都设置了曝气管,每个所述曝气管都与外接气泵连接,膜池(4)的底部还设置了平板膜(42),所述膜池(4)的后端通过输送泵(43)与净水回收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41)放置在透水的筒体内,所述筒体沉浸在曝气池(3)的液面下方,且所述筒体为直径10cm,长35cm的圆筒,且所述筒体的表面均匀分布网孔,网孔直径5mm;所述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41)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球体,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41)直径在0.3-0.7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反硝化池(2)、曝气池(3)和膜池(4)之间都通过通过水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2)和曝气池(3)内均设有多个弹性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41)在膜池(4)内的投加含量在6kg/m3以上。

6.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提供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固化微生物载体(41)按照设定量投加进膜池(4)培养,维持培养池内溶解氧为3-5mg/L,停留时间为5小时的固定培养方式,然后将微生物液送入回流至反硝化池(2),然后开始正常进水;步骤2,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送入调节池(1)内,进行水量调节,然后将调节池(1)内的污水定量送入反硝化池(2);步骤3,进入反硝化池(2)的混合液与微生物混合后,经厌氧池停留时间3.78—5.86小时后,将混合液泵入曝气池(3);步骤4,混合液在曝气池(3)内充分反应2.5—3.8小时,然后将混合液泵入膜池(4);步骤5,膜池(4)过滤处理5小时后达标排放。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4)内的固化微生物载体(41)在总水量占比为6kg/m3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2)内的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在107个/ml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能够将游离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使微生物与所处理废水隔开,且在一定空间内高度富集,从而使微生物既能有效地处理废水,又能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活性并能重复利用的技术,相比于传统工艺固化微生物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有较好的污泥过程减量的作用,微生物重复利用的效果,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大大减少。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调节池、反硝化池、曝气池和膜池;

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曝气池和膜池由前至后依次连通;

所述膜池内均匀的设置了多个固化微生物载体,每个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内部都设置了曝气管,每个所述曝气管都与外接气泵连接,膜池的底部还设置了平板膜,所述膜池的后端通过输送泵与净水回收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放置在透水的筒体内,所述筒体沉浸在曝气池的液面下方,且所述筒体为直径10cm,长35cm的圆筒,且所述筒体的表面均匀分布网孔,网孔直径5mm;

所述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球体,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直径在0.3-0.7cm之间;

所述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球体,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直径在0.3-0.7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曝气池和膜池之间都通过通过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池和曝气池内均设有多个弹性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微生物载体在膜池内的投加含量在6kg/m3以上。

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方法,这种保存方法需提供一种固化微生物的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固化微生物载体按照设定量投加进膜池培养,维持培养池内溶解氧为3-5mg/L,停留时间为5小时的固定培养方式,然后将微生物液送入回流至反硝化池,然后开始正常进水;

步骤2,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送入调节池内,进行水量调节,然后将调节池内的污水定量送入反硝化池;

步骤3,进入反硝化池的混合液与微生物混合后,经厌氧池停留时间3.78—5.86小时后,将混合液泵入曝气池;

步骤4,混合液在曝气池内充分反应2.5—3.8小时,然后将混合液泵入膜池;

步骤5,膜池过滤处理5小时后达标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膜池内的固化微生物载体在总水量占比为6kg/m3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池内的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在107个/ml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经过合适的固化微生物,以膜池作为微生物培养池,维持膜池溶解氧量为3-5mg/L,停留时间为5小时的固定培养方式,保持平板膜回流到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大于107个/ml,以保证系统的处理能力,生物处理系统中增设载体,以保证微生物不再维持悬浮状态,一方面可以减少流失,另一方面可以保持生化池中微生物总量;

2、将固化菌剂固定在膜池中的能较好的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采用100%回流,以保证系统中的微生物能得到很好的补充,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微生物载体,以更好的固定微生物,在固化微生物菌剂抑制活性污泥形成菌胶团的情况下能更好的吸附在载体上,增强脱氮效果。

(发明人:陈美香;周纳;张莉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