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5.06
申请日:2021.12.28
分类号:C02F9/04(2006.01)I;C02F1/52(2006.01)I;B01F27/13(2022.01)I;B01F25/74(2022.01)I;B01D36/02(2006.01)I;B01D36/04(2006.01)I;B01D33/048(2006.01)I;
B01D33/46(2006.01)I;B01D33/50(2006.01)I;B01D33/76(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该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混凝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混凝组件包括混凝桶、搅拌管、第一电机、供液泵和混凝液箱,所述搅拌管上部与所述供液泵连通,所述供液泵与所述移动车体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供液泵与所述混凝液箱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外箱,所述输出管一端与所述外箱连通。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首选是便于将污水处理设备运输到污水地点,第一时间实施对污水的处理,也实现了将混凝液更加均匀的喷晒在污水内部,更加均匀把污水与混凝也的混合,缩短了污水的混凝时间,整体上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100);混凝组件(200),所述混凝组件(200)包括混凝桶(210)、搅拌管(220)、第一电机(230)、供液泵(240)和混凝液箱(250),所述搅拌管(220)间隔开设有喷液孔(221),所述混凝桶(210)底部设置有输出管(211),所述输出管(211)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12),所述混凝桶(210)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00)上部,所述第一电机(230)与所述混凝桶(2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30)输出端转动贯穿所述混凝桶(210)底部与所述搅拌管(2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管(220)上部与所述混凝桶(210)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管(220)上部与所述供液泵(240)连通,所述供液泵(240)与所述移动车体(100)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供液泵(240)与所述混凝液箱(250)底部连通;过滤组件(300),所述过滤组件(300)包括过滤网(310)和外箱(320),所述外箱(320)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100)上部,所述过滤网(310)设置在所述外箱(320)内部,所述输出管(211)一端与所述外箱(320)连通;除泥组件(400),所述除泥组件(400)包括第二电机(410)、驱动辊(420)、导向辊(430)、除泥辊(440)、收集箱(450)、软质刮板(460)和转动辊(470),所述驱动辊(420)、所述导向辊(430)和所述转动辊(470)两侧均与所述外箱(32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470)位于所述外箱(320)内侧底部,所述驱动辊(420)和所述导向辊(430)均位于所述外箱(320)内侧上部,所述过滤网(310)分别传动套接在所述驱动辊(420)、所述导向辊(430)和所述转动辊(470)外侧,所述收集箱(450)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320)内部,采用的是螺栓连接方式,所述软质刮板(460)一侧与所述收集箱(450)上部固定连接,采用的是螺栓连接方式,所述软质刮板(460)刮取端靠近所述过滤网(310)一侧,所述除泥辊(440)两侧分别转动贯穿所述收集箱(450)和外箱(320),所述除泥辊(440)外侧靠近所述过滤网(310)一侧,所述第二电机(410)与所述外箱(320)外部固定连接,采用的是螺栓连接方式,所述第二电机(410)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420)一侧固定连接,采用的是螺栓连接方式,所述驱动辊(420)与所述除泥辊(440)传动连接,所述收集箱(450)一侧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00)包括车架(110)和万向轮(120),所述混凝桶(210)、所述搅拌管(220)、所述第一电机(230)、所述供液泵(240)、所述混凝液箱(250)和所述外箱(320)均设置在所述车架(110)上方,所述万向轮(120)设置在所述车架(1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0)上部设置有支撑架(111),所述混凝桶(210)底部与所述支撑架(1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管(220)设置有搅拌叶(222),所述搅拌叶(222)间隔设置在搅拌管(220)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泵(240)设置有供液管(241),一个所述供液管(241)一端与所述混凝液箱(250)连通,所述供液管(241)另一端与所述供液泵(240)输入端连通,另一个所述供液管(241)一端与所述供液泵(240)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液管(241)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管(220)一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供液管(241)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42),所述第二电磁阀(242)与所述混凝桶(210)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桶(210)、所述搅拌管(220)和所述第一电机(230)位于所述外箱(320)两侧均设置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管(220)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供液管(241)相匹配的连接套(223),所述连接套(223)与所述搅拌管(220)一侧连通,所述连接套(223)与一个所述供液管(241)连通,所述连接套(223)与所述供液管(241)一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液箱(250)一侧上部设置有注液管(251),所述注液管(251)一侧与所述混凝液箱(25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320)底部分别设置有料斗(321)和排放管(322),所述料斗(321)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110)内部,所述排放管(322)一侧与所述料斗(321)底部连通,所述排放管(322)另一侧与所述车架(1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箱(320)底部与所述料斗(321)连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实现便于污水处理设备的移动,提高了移动的便利性,便于将污水处理设备运输到污水地点,实施第一时间对污水进行处理,并且利用将液体混凝剂均匀的投放到预处理后的污水内部,从而减少了混凝时间,最终提高了污水混凝效率,实现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混凝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混凝组件包括混凝桶、搅拌管、第一电机、供液泵和混凝液箱,所述搅拌管间隔开设有喷液孔,所述混凝桶底部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混凝桶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混凝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所述混凝桶底部与所述搅拌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管上部与所述混凝桶上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管上部与所述供液泵连通,所述供液泵与所述移动车体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供液泵与所述混凝液箱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外箱,所述外箱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上部,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外箱内部,所述输出管一端与所述外箱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便于将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运输,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移动便利性,在混凝液箱的使用下,将混凝液注入到混凝液箱的内部,便于供液泵的抽取,供液泵与混凝液箱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将混凝液输送到搅拌管的内部,搅拌管的管壁设置有喷液孔,进而实现混凝液从喷液孔的内部喷出,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管的一侧固定连接,因此实现了第一电机输出端带动了搅拌管的转动,实现了一边对污水进行搅拌,一边将混凝液喷晒在污水的内部,可以让混凝液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污水的内部,分布的均与即可以实现缩短污水的混凝时间,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首选是便于将污水处理设备运输到污水地点,第一时间实施对污水的处理,也实现了将混凝液更加均匀的喷晒在污水内部,更加均匀把污水与混凝也的混合,缩短了污水的混凝时间,整体上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体化移动式智能快速污水处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车体包括车架和万向轮,所述混凝桶、所述搅拌管、所述第一电机、所述供液泵、所述混凝液箱和所述外箱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方,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上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混凝桶底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管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间隔设置在搅拌管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液泵设置有供液管,一个所述供液管一端与所述混凝液箱连通,所述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供液泵输入端连通,另一个所述供液管一端与所述供液泵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管一侧转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一个所述供液管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混凝桶外壁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凝桶、所述搅拌管和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外箱两侧均设置有两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管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供液管相匹配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搅拌管一侧连通,所述连接套与一个所述供液管连通,所述连接套与所述供液管一端转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凝液箱一侧上部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一侧与所述混凝液箱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箱底部分别设置有料斗和排放管,所述料斗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内部,所述排放管一侧与所述料斗底部连通,所述排放管另一侧与所述车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箱底部与所述料斗连通。
污水处理设备在实施对污水混凝之后,需要对混凝后的污水进行过滤,将混凝物滤出,因此需要配合着滤网的使用,可是经常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定期的对滤网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在清洗和更换时,需要将相关的部件拆除后,才便于将滤网取出进行清洗和更换,不仅耽误时间,还需要将污水处理设备停机才便于取出滤网,因此存在滤网清洗和更换不便,导致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除泥组件,所述除泥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辊、导向辊、除泥辊、收集箱、软质刮板和转动辊,所述驱动辊、所述导向辊和所述转动辊两侧均与所述外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位于所述外箱内侧底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导向辊均位于所述外箱内侧上部,所述过滤网分别传动套接在所述驱动辊、所述导向辊和所述转动辊外侧,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内部,所述软质刮板一侧与所述收集箱上部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刮板刮取端靠近所述过滤网一侧,所述除泥辊两侧分别转动贯穿所述收集箱和外箱,所述除泥辊外侧靠近所述过滤网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外箱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辊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辊与所述除泥辊传动连接,所述收集箱一侧与外部连通;
过滤网分别传动套接在驱动辊、导向辊和转动辊的外部,混凝后的污水在输出管的配合使用下,输送到外箱的内部,经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混凝物会粘附在过滤网的内表面,第二电机输出端带动驱动辊的转动,驱动辊带动过滤网的转动,过滤网转动带动了混凝物的转动,将混凝物传输到收集箱的上方,过滤网的持续转动,配合着软质刮板的使用,将过滤网内表面的混凝物刮下,刮下的混凝物掉落在收集箱的内部,并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转动带动除泥辊的转动,除泥辊实施对过滤网进行除泥,除泥辊设置在收集箱的内部,除泥辊除下的混凝物落在收集箱内部,由收集箱内部导出,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滤网的转动,也实现了对滤网的除泥处理,从而减少了过滤网的更换和清洗次数,减少了停机更换和清洗的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辊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除泥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辊上部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两侧与所述外箱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张紧辊与所述过滤网贴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箱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收集箱倾斜端与外部连通,所述转动辊中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转动辊外周侧均匀开设有漏液孔。
污水混凝之后,需要对混凝后的污水进行过滤,而过滤出来的混凝物会进行堆积,需要及时的将混凝物导出,而经常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不便于及时将混凝物进行导出,会出现混凝物堆积,降低滤网的过滤效率,同时需要将污水处理设备停机,配合工人将混凝物导出,耽误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泥组件,所述导泥组件包括螺旋绞龙、导泥管、过滤箱、水箱、水泵和冲水头,所述螺旋绞龙倾斜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部底部,所述螺旋绞龙一侧与所述收集箱转动连接,所述螺旋绞龙另一侧与所述导泥管转动连接,所述导泥管一端贯穿所述外箱一侧与所述收集箱一侧连通,所述螺旋绞龙与所述除泥辊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箱和所述水泵均与所述移动车体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泥管底部与所述过滤箱连通,所述过滤箱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体内部,所述水泵进水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出水端与所述冲水头连通,所述冲水头设置在所述外箱内侧上部,所述冲水头冲水端靠近所述过滤网上部,所述冲水头位于所述收集箱上方;
软质刮板和除泥辊实施对过滤网进行除泥处理,会有部分混凝物被挤压到过滤网的内部,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输送到冲水头的内部,冲水头将水冲向过滤网的上部,实施对过滤网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进入到收集箱的内部,连通收集箱内部的混凝物一并被螺旋绞龙导出,第二电机输出端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带动除泥辊转动,除泥辊带动螺旋绞龙转动,实施对混凝物导出到导泥管的内部,导泥管将混凝物和水导入到过滤箱内部,实施对冲洗过滤网后的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到水箱的内部,实现了冲洗过滤网的水的循环在利用,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过滤的冲洗,并实现了冲洗水的循环再利用,也实现了对混凝物的导出,减少了污水处理设备停机的次数和时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泥辊一侧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外箱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螺旋绞龙设置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箱设置有挡流板和滤芯,所述挡流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箱内部,所述滤芯两侧固定插接在所述过滤箱内部。
(发明人:吴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