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4-3-3 8:18: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15

申请日:2021.12.15

分类号:C02F3/02(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均安装有若干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均填充有填料,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后端均固定有侧挡板,侧挡板上开设有出水孔,侧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膜。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对于污水的处理往往由于填料与污水不能充分接触,以及对污水仅仅进行一次处理,导致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同时不能实现多个装置同时处理,导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等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顶部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箱体(2)位于第一箱体(1)和第三箱体(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内均安装有若干第一承载板(8)和第二承载板(9),第一承载板(8)和第二承载板(9)自上而下交替设置,第一承载板(8)和第二承载板(9)均呈倾斜设置,第一承载板(8)与第二承载板(9)的较低的一端均开设有开孔,第一承载板(8)较低的一端与第二承载板(9)的较高的一端位于同一侧,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内均填充有填料(11),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后端均固定有侧挡板(12),侧挡板(12)上开设有出水孔,侧挡板(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固定有通气管(5),通气管(5)的顶端呈弯曲状且端口内部安装有防虫网(4),第一箱体(1)的前端顶部固定有挡土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远离第二箱体(2)的一侧顶端设有前置进水管(7),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靠近第三箱体(3)的一侧顶端均设有前置出水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靠近第一箱体(1)的一侧顶端设有后置进水管(16),第三箱体(3)远离第二箱体(2)的一侧顶端设有后置出水管(17),后置出水管(17)上安装有拍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前置出水管(14)与第二箱体(2)的后置进水管(16)相连接,第二箱体(2)的前置出水管(14)与第三箱体(3)的后置进水管(16)相连接,前置出水管(14)和后置进水管(16)上均设置有可曲挠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靠近第一箱体(1)的一侧顶端均设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位于后置进水管(16)的上方,且连接板(13)通过合页铰链连接在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上,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均设置有与连接板(13)相适配的连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底端均贯穿设有曝气管(10),第三箱体(3)的底端后侧设有曝气引出管(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端部均安装有开合门(19),开合门(19)上设置有凹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对于污水的处理往往由于填料与污水不能充分接触,以及对污水仅仅进行一次处理,导致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佳,同时不能实现多个装置同时处理,导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协同式联合作用小型污废水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顶部均设有若干通孔,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均安装有若干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自上而下交替设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均呈倾斜设置,倾斜的坡度为‰,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的较低的一端均开设有开孔,第一承载板的较低端与第二承载板的较高端位于同一侧,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内均填充有填料,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后端均固定有侧挡板,侧挡板上开设有出水孔,侧挡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生物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顶端呈弯曲状且端口内部安装有防虫网,第一箱体的前端顶部固定有挡土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远离第二箱体的一侧顶端设有前置进水管,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靠近第三箱体的一侧顶端均设有前置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顶端设有后置进水管,第三箱体远离第二箱体的一侧顶端设有后置出水管,后置出水管上安装有拍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前置出水管与第二箱体的后置进水管相连接,第二箱体的前置出水管与第三箱体的后置进水管相连接,前置出水管和后置进水管上均设置有可曲挠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顶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后置进水管的上方,且连接板通过合页铰链连接在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上,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底端均贯穿设有曝气管,第三箱体的底端后侧设有曝气引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端部均安装有开合门,开合门上设置有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安装简便、节省工时、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接触反应充分,不积气等特点。

通过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均设置在填料内,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自上而下交替设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均呈倾斜设置,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的较低的一端均开设有开孔,第一承载板的较低端与第二承载板的较高端位于同一侧,使得从通孔流入的污水依次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流动,并通过开孔向下流动,使得污水充分接触箱体内的填料,极大的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通过前置出水管和后置进水管上均设置有可曲挠接头,便于水管的连接,使得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实现连接,可根据需要处理的污水量,来设置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个数,并将若干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与第一箱体相连接,对污水进行高效的处理,节约污水处理时间。

生物膜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设置填料和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双重处理,可对污水进行充分的净化处理,保证了污水处理的高效性。

(发明人:卞志强;李坤;孙云利;李瑞;彭珊珊)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