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工艺

发布时间:2024-5-14 9:38: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3.14

申请日:2022.10.19

分类号:C02F3/02(2006.01)I;C02F11/06(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芬顿铁泥投加到生化单元内,与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混合;S2:所述生化单元采用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工序循环周期运行,多次重复步骤S1,并确保单周期内进水反应工序中生化单元内BOD增加量不低于50mg/L,且排水工序时的排水的BOD含量低于5mg/L。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解决芬顿氧化单元中产生的芬顿铁泥的去向问题,又能够实现缩短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启动时间的目的,从而降低废物处理成本和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芬顿铁泥投加到生化单元内,与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混合;S2:所述生化单元采用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工序循环周期运行,多次重复步骤S1,并确保单周期内进水反应工序中生化单元内BOD增加量不低于50mg/L,且排水工序时的排水的BOD含量低于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芬顿铁泥的单次用量为生化单元有效容积的0.005-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进水反应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30min7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进水反应工序包括进水、搅拌和曝气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进水、搅拌和曝气三个步骤的重复次序任意组合,每个步骤的重复次数不超过4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沉淀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从3090min逐渐缩短到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水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0min18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水工序中的排水高度在所述生化单元的4060%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1000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其中,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有机负荷控制在0.020.8kgBOD/(kgMLSS·d)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解决芬顿氧化单元中产生的芬顿铁泥的去向问题,又能够实现缩短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启动时间的目的,从而降低废物处理成本和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加芬顿铁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芬顿铁泥投加到生化单元内,与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混合;

S2:所述生化单元采用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工序循环周期运行,多次重复步骤S1,并确保单周期内进水反应工序中生化单元内BOD增加量不低于50mg/L,且排水工序时的排水的BOD含量低于5mg/L

本发明中,在生化单元内,投入生化单元的芬顿铁泥在与絮体污泥接触后能够促进污泥团聚,形成颗粒污泥。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思路完成的:芬顿氧化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的二价亚铁离子随着处理的进行会不断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并且该三价铁离子在随后的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大量铁泥。芬顿铁泥的成分为,金属离子(铁离子为主)氢氧化物,还有被包裹的有机质。而在研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为了实现快速造粒,需要投加金属阳离子、混凝剂和惰性载体用于促进污泥团聚,同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有机负荷需要生化阶段进水中有足够的有机质。因此,想到通过投加芬顿铁泥来提供金属阳离子、混凝剂和惰性载体用于促进污泥团聚,并且利用其中包裹的有机物来提高有机负荷,从而实现废物再利用,解决芬顿氧化单元中产生的芬顿铁泥难以排放的问题,同时省去了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启动阶段进行药剂投加的环节。

本发明中,步骤S2中的“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工序”为“生物选择压”机制。“单周期内进水反应工序中生化单元内BOD增加量不低于50mg/L,且排水工序时的排水的BOD含量低于5mg/L”为“基质丰富/匮乏”机制。本发明使用两种机制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步骤S2中的“多次重复步骤S1”即在生化单元运行过程中多次向生化单元内投加芬顿污泥,与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混合,创建一个长效促进机制,实现本发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稳定运行。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芬顿铁泥的单次用量为生化单元有效容积的0.005-0.05%。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进水反应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30min720min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进水反应工序包括进水、搅拌和曝气步骤。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进水、搅拌和曝气三个步骤的重复次序任意组合,每个步骤的重复次数不超过4次。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沉淀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从3090min逐渐缩短到35min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排水工序的持续时间范围为0min180min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排水工序中的排水高度在所述生化单元的4060%处。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生化单元内的絮体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10000mg/L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有机负荷控制在0.020.8kgBOD/(kgMLSS·d)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方法既可以解决芬顿氧化单元中产生的芬顿铁泥的排放问题,又能够使得废物得到再利用,同时省去了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启动阶段进行药剂投加的环节,有效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稳定运行,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

(发明人:高永青;张树军;李军;郭焘;刘文龙;赵志宏;鲍方博;苏雪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